你再不跳出来,你就错过了!

我们大多以第一视角(我)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我们经历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焦虑抑郁,快乐幸福 。

我们身在其中,心在其中,乐在其中,痛也在其中 。快乐来临时我们沉浸其中,难以意识到灾祸可能正悄悄靠近,乐极可以生悲。痛苦来临时,我们深陷其中,越发痛苦,难以意识到黎明正慢慢显现,摆脱痛苦的契机或许与我们只有一步之遥。

人为什么会堕落?往往是因为陷在一个狭窄的角落里,心不明,眼不亮,不能抵挡近在眼前的诱惑,也看不到自己为自己绑上的条条枷锁。佛教说无明是罪恶的根源,基督教说堕落的人生活在黑暗中,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相反,一个人若是经常跳出来看一看人生的全景,真正看清事物的大小和价值的主次就不太会被那些渺小的事物和次要的价值绊倒了。

我们是在生活,可我们不能困于生活啊。

很多人都说要活在当下,可“当下”是什么?是现在?是要你享受现在不考虑未来?

生活是一个平面,过去,现在,未来都在这个平面上,所以三者也就没有本质区别。

我们的一切都依存在这个平面上,只有我们的意识可以跳出这个平面,总览全局。

人的根本限制就在于人不得不有一个肉身凡体,它被欲望所支配,被有限的智力所指引和蒙蔽,为生存而受苦。可是如果我们总是坐在肉身凡体这口井里,我们也就不能明白它是一个根本限制。

所以,智慧就好像某种分身术,要把一个精神性的自我从这个肉体的自我中分离出来,让它站在高处和远处,以便看清这个在生活中挣扎的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可能的出路。

诚然,我们以第一视角生活更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可我们时常困于生活,也时常意识不到。那么,该如何?

这里提供一种思维亦是一个视角:将自己正在经历的事想象成是自己的一个故事,自己是主角,而你看着自己经历这一切,前 中 后 ,就像你在读自己的故事一样,你对自己的想法,对自己周围环境的看法,对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对自己心理的描述等都是你对自己故事的客观理解。

你可以是你自己的读者,也可以是自己的旁观者,如果你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自己,你就会对你自己的问题有更多的了解,不需要评判,只是去看就好。

有时候你觉得你懂了很多道理,这些道理也能运用到别人身上,可以解释别人,可是一到自己身上就不行了,不通,不明。只是因为你是别人的旁观者,你是别人故事的读者,所以你更能看清别人。

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所以,不妨以看故事的心态(或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自己,或许就会发现问题所在。

试着用这种思维看一看自己,养成一个思维习惯,你会受益终身的。我也正在受益,希望你不要错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无明   基督教   全景   肉身   旁观者   美文   视角   平面   事物   道理   思维   身上   痛苦   意识   故事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