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行动,不止是煮妇先行


小时候,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吃完饭,某个盘子里还有一小口菜,妈妈总是要连菜带汤一起吃完,然后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叨咕:只剩这一口了,倒掉浪费,留着占地方,我吃了吧。
长大后,妈妈帮我带小孩,吃完饭,还是跟以前一样,剩下的菜汤,她照样吃完。刚开始,我说:剩下的都是油汤,扔了吧,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也不差这口吃的,都说隔夜菜不好,扔了算了。但妈妈不听,依然坚持把剩的吃完。
时间一长,我也就作罢。
后来孩子上学,妈妈回了老家,我自己开始操心一日三餐。有时候把握不好量,菜炒多了,剩一小口也舍不得倒掉,又重新添饭就着菜吃完,结果每次计划只吃一小碗,最后干掉一大盘。


家庭主妇做饭,曾有人笑侃:做饭两个小时,吃完二十分钟。这说的是,做饭其实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做的那人独自在厨房煎炒烹炸忙碌,吃完后的剩余,觉得扔掉就是浪费自己的劳动成果。
而在饭店吃饭,大家反应完全不一样。朋友聚餐,都是熟人还好些,可以放开了吃。酒席可不一样,十几、几十桌菜,是餐厅隔夜做好的,等到吃饭时,上桌的菜大多是凉的,看着颜色不错,吃着口味欠缺。大家不怎么动筷,最后剩下的全部倒掉,真的非常可惜。就像这句话说的:
倒掉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在清.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光盘”行动,不止是煮妇先行

图片来自网络

粥饭是粮食,丝缕是衣物。意思就是衣食来之不易,应当常常想到物力的艰难,要加以珍惜。


到过寺院过堂的人都知道,用斋期间全场止语端坐,想吃多少就向行堂义工打手势。斋饭吃完后,碗里还剩一些,要用馒头或水,就着全部吃干净。有时不小心要多了,也是要全部吃完的,总之就是不能让碗里留一粒米饭。

“光盘”行动,不止是煮妇先行

图片来自网络


在寺院我们能做到,为什么在饭店做不到?究其原因,可能还是与环境有关。一群认识不认识的人在一起吃饭,最后剩下的,都是不会主动去打包的,因为觉得放不开,更多的是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大家吃剩的,为什么我来打包带回家?我家就缺这口吃食?
所以,公共场合吃饭,最好还是看人数点菜,各自点一道自己爱吃的,所谓“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就是依据多少人点多少吃的,不够再加都行。一道菜没戳几筷子,剩一大盘,老板看到就会犯嘀咕,今天做的是不合顾客口味呢还是没做好?厨师会想:老板会不会扣工钱?无心之中还会引发矛盾。


我们小时候都背过唐代李绅那首《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代代相传告诉孩子们的理解,就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地,不要浪费粮食,所以要把碗里的全部吃干净。小孩子特听话,基本上都能照做,饭粒不小心掉桌上,甚至地板上,都会麻溜儿的捡起来直接吃了。

“光盘”行动,不止是煮妇先行

图片来自网络


只是等到孩子慢慢长大,见多了浪费例子,他们也渐渐放松了自己。曾在学校食堂看到有大盘的饭菜倒掉,宿舍夜宵觉得不合口味时也是大部分倒掉。生活老师、宿管阿姨都会提醒学生吃多少打多少,不要浪费,这方面还是要加大管理力度。


老一辈的人都是极其节约的。我家80多岁的老舅妈,每餐不留一点剩菜剩饭,有多少人吃饭,尽量做这些人的分量,可能是常年做饭,这个量把握得很好。最后剩一点汤汤水水,她和老舅一定全部吃完。
并且经常告诫我们:现在的好生活来之不易,你们要珍惜,以前常说浪费粮食遭天谴,谁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还遇到吃不上饭的时期,所以你们要学会节俭,大道理咱也不会讲,反正就是为自己和后代积累福报吧。
是啊,也许浪费一粒米一棵菜你觉得不在意无所谓,但它们是和无数粒米,无数颗菜一起被粮农、菜农种出来的,他们的辛苦劳作被浪费,就如同你辛苦做出的策划、设计被人一次次不屑一顾、唾弃。
节约粮食不是一句空谈,需要我们长期努力坚持,还需要我们互相监督提醒。
“光盘”不仅从煮妇开始,还要普及到我们身边每个人。
(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斋期   小口   都会   剩饭   寺院   来之不易   美文   大盘   口味   节约   粮食   辛苦   不好   光盘   妈妈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