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有了钱,一切就都会好起来吗?

最近,在网上瞧见这么句话——

“我上班就是为了赚钱,别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

有没有发现,现在很多人普遍对于工作本身没多大热情,大多数人上班都是抱有这样的想法——

“等赚够了钱,再去尽情挥霍,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究竟何时才是“赚够了”呢?在没有赚够之前,难道我们只能对生活抱着忍受的态度吗?

让自己变得很有钱,之后打算什么事情都不做尽情游玩,这真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吗?

首先,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惬意。大多数人在尽情游玩了三五天后,随之而来的是漫长的无聊和不知所措。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在休了一小段长假之后,突然想回去上上学,上上班,做点什么。

人归根到底还是一种渴求意义的动物。

自古说,“仓廪实而知礼节”。

我已经能想到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生活理念了——

用自己前半生的死去活来,去换得后半生的百无聊赖。”

在知乎上面看到这样一个话题“贫穷有多可怕?”

下面有超过上千条的回答,每一个回答无不例外阐述着作者所经历的贫穷人生以及对贫穷的理解,认真看完每一个故事心里都有一种透不过气的压抑感。

可怕的并不是在生活中所经历的苦难以及贫穷本身,可怕的是贫穷给精神世界和内心带来的摧残。

很多人会给贫穷,设想很有说服力的“理由”,比如:

你穷,是因为你太懒了,而别人很勤奋。

你穷,是因为你智商和能力都不行。

你穷,是因为你没有关系,家庭背景又不好。

......

人都倾向于把成功归结于主观因素,把失败归结于客观因素。从来没有人会觉得自己穷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没掌握方法。

我一位朋友,有次住进了小宾馆,醒来发现床单上有血。他扯下床单,床垫上也有血。深浅层叠、新旧不一的血。他顿时就想吐。

后来回想起那个令人作呕的早晨,他最气的却不是宾馆,而是他自己。气自己没钱、没出息,所以只能住小宾馆。

甚至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自己正在这么想:你买到的包用了两次就脱线?那你不该抱怨,你应该攒钱去买LV。

你排队住进了公租房,发现墙体有裂纹?你不该抱怨,谁叫你没钱付首付,你甚至该庆幸占了便宜。

但包不应该背两次就脱线,人住的房子不该墙上有裂纹,这是明白浅显的道理。这是穷人、富人都不应该承受的东西。它跟钱没关系。就像酒店就应该换床单,应该清洁马桶盖,这和每晚多少钱无关。

而那位朋友想的却是,如果我有钱了……

“如果我有钱了……” 有时无非是一种自我安慰。朋友圈转了无数条“123456789月,请对我好一点。”微博转发了无数条“转走这条锦鲤,心想事成。”

我们总是祈祷命运能对我们好一点,这没什么不好的。但是想要更好的生活,只是心怀希望就够了吗?

真的有钱了之后,你会看到富人也如此脆弱。富而不知道自我保护,有钱之后,得到的更多,能失去的也更多。

去捍卫那些真正重要和不可被剥夺的东西,永远比挣钱更难。也不是挣钱能替代的。

你一无所知,无能为力,其实也没有勇气。最后所有的气愤,都找到了一个最好的逃避方法:等我有了钱。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如果你想成为福布斯排行榜上排名前列的大富豪,基本是需要几代传承才能做到的,亦或就是能力或者运气突破天际。

可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一般的有钱人,过上舒爽的小日子,只要脑子不错、执行力不错,是有方法论的。

是的,其实这世界大多数人抓到的都是一副烂牌,谁也没比谁好到哪里去

可这也不妨碍这其中的很多人依靠自身能力,白手起家就改变命运。

世界每发生一次改变,我们能走的路就分叉出一条,然而大部分人都走在预设的路上。退一步,慢下来。想想自己此刻的生活方式和努力方式,真的能到达自己的happy ending 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福布斯   方法论   仓廪   裂纹   生活方式   床单   美文   富人   贫穷   可怕   有钱   因素   宾馆   能力   发现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