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好的关系,都有点冷淡

成年人社交,讲究“界限感”。

我给你看相册里的照片,你不可以左右划;

我坐在你旁边聊微信,你不可以侧目偷看;

我朋友圈发什么,你不喜欢也不能瞎评论。

“有点见外”的关系,相处才不费力。

从前交朋友,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

但自从开始用社交软件,网友和真实朋友的界限模糊起来,便渐渐忘了怎么相处。

以为在朋友圈点个赞,便是“参与过对方的生活”;

在微信里秒回、说声晚安,便是增进友谊的一大步。

心理学有个理论,叫“交往适度”。

指的是交往中需要把握一个度,超出了就会适得其反。

如果谁找你帮忙,你都有空;

无论多大错道歉,你都原谅;

多么不满意的时候,你都宽容。

后果就是,没人会尊重你的时间、照顾你的情绪、拿你当回事。

时间长了,两人越来越没有共同话题,开始渐行渐远。

人和人最舒服的状态就是保持距离,哪怕是最亲密的人。有一则研究很有趣,它是这么说的:

人与人之间存在或远或近的距离。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为人际交往划分了四种距离。(1)公众距离:3.7米~7.6米。顾名思义,无关系或许不认识的人之间的距离,例如公共场合中无关系人之间的距离。(2)社交距离:1.2米~3.7米。公事上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3)个人距离:46厘米~122厘米。人与人之间的独处空间。(4)亲密距离:15厘米~44厘米。即亲密关系可以是零距离,但更多的时候仍是亲密有间。15厘米~44厘米,可挽臂执手,可促膝谈心。于异性,限于恋人、夫妻等之间;于同性,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心理舒适区。

意思是当有人闯入我们的心理舒适区;

人们会本能地后退,与之保持一定距离,来守卫这块领土。

突如其来的“友谊”,只会让对方感到害怕和措手不及。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被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又会感觉寒冷。

我们都维持着既定的规则,在合适的距离里,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

所谓舒服的感情,是你聊起任何话题,对方都能聊得下去。

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成年人要做的只有两件事:

守住自己的界限,不侵犯他人的界限。

相处中的距离感,不只是尊重对方,也是珍视自己。

人与人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

“适时的冷淡,是为了保持长久热情。”

这种“有点距离”的关系,相处起来才不费力。

话说多了,超过了该有的界限,就会给对方带来负担,自己也很不舒服。

相处中的距离感,不只是尊重对方,也是珍视自己。

若不能很好的把握这个度,就很难维系这段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霍尔   爱德华   促膝谈心   关系   友谊   美文   界限   社交   冷淡   成年人   心理学   亲密   舒适   距离   话题   心理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