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动不动就让人走出舒适圈的人,是有毛病吗?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待在舒适圈里是什么感受?

那些动不动就让人走出舒适圈的人,是有毛病吗?

编辑

评论区总有人会跳出来喊:

你为什么不走出舒适圈去尝试改变?

年轻人啊,你不跳出舒适圈,这辈子都会碌碌无为!

现在的生活一成不变,跳出舒适圈才能成功!

近几年非常流行跳出舒适圈。很多人认为,如果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人会变得颓废,不知上进,最终被社会和时代所抛弃。

所谓舒适圈,指的是“在某个区域内,一个人表现出舒服、放松、稳定、有安全感的心理状态,能够用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去处理各种情况。”

也就是说,在舒适圈里的人,应该是如鱼得水的。

“你的舒适圈,正在毁掉你!”“舒适圈里,除了舒适一无所有”“跳出舒适圈,遇见更好的自己!”……仿佛你不跳出舒适圈,就是贪图享乐、不求上进的废材青年。

可我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才建立的摇摇欲坠的舒适圈,跳出去找虐吗?

那些动不动就让人走出舒适圈的人,是有毛病吗?

编辑

盲目相信舒适圈理论,贸然做出改变,只会让自己陷入原地踏步、甚至大不如前的尴尬境地。跳出舒适圈却跌得鼻青脸肿的人,绝不在少数。

其实,走出舒适圈这个说法不完全错。

如果你的境况是一种暂时性的舒适,那你的确不应该躺着享受。因为你并没有东西来保证你高枕无忧,一直舒适。准确地说,其实这个不叫舒适圈,因为或许你的表面虽慵懒无忧,但你的内心可能并不是在一个舒适的状态。

真正意义上的舒适是心平气静,无忧衣食,对自己的生活能很好地驾驭,云淡风轻。喜自己所喜,乐自己所乐。

这样的舒适圈,为何要走出去?

上班路上挤2小时地铁,下班赶末班车,在老板面前装孙子。上个月好不容易混了个中层,可以坐公司的班车了。这时候,你出现在眼前,告诉我:你要走出舒适圈。

我何曾舒适过,你善良点不好吗?

那些动不动就让人走出舒适圈的人,是有毛病吗?

编辑

林语堂说:“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贵豪华,贵简洁,不贵富丽,贵高雅,不贵昂贵,贵合适。”

不少人追求在不擅长、不合适的领域获得成就感,他们以为战胜这种不适就能走向更高阶的成功,以为吃苦才是人生的唯一方向,而忘记了合适才最重要。

大多数人想跳出舒适圈,并不是出于对自己现状的清醒认知。纯粹是被满天飞的鸡汤文洗脑,眼看着别人都跳出去了,自己也不能落后,便硬着头皮跳。或许有些人的确是害怕跟不上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但要警惕,哪些焦虑是被强加的。

自从有了互联网,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分享自己的日常,也能够窥见别人的人生。在这个虚构的世界里,月薪两三万、豪宅豪车、全球旅行等高配变成了标配。

如果,目前的生活无法让我们赶上这场“标配”比拼,我们害怕被抛弃,焦虑由此而生。那些我们本不需要的高配,通过“标配化”变成必需品,实则是落入了焦虑圈套。

很多时候,盲目追求改变,忽略自己的优势,以短板对撞他人的长处,强行破圈,换来的只有水土不服。

秦昊说:如果你在跳出舒适圈之后,观众还是更喜欢你之前的样子,你为什么还要跳呢?就像赵本山,你干嘛非让他演陈道明的角色呢?

为了改变而改变,就失去了改变的意义。做出改变之前,盲目自信自己有能力应对任何陌生环境、陌生人、陌生情况。

对风险估计不足,却只想着进一步就能得到海阔天空,暂时把车贷房贷和奶粉钱撇到一边。饱受折磨时,又把“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死人的”奉为圭臬。到头来才发现,这句话不过是领导让员工老老实实996的漂亮说辞,自己不过是在瞎折腾。

失败时还要安慰自己,好歹积累了经验。但先前领域所积累的经验,难道是一文不值的吗?

正如作家蔡澜所说:“把自己已经取得成绩和生活习惯妖魔化,真的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如果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生活争取了一颗糖,那就该让闪光点继续发光发亮,而不是强行吃苦,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盲目跳出舒适圈,意味着舍弃积累已久的成绩,一张白纸地去面临陌生环境带来的不适感和新的挑战。

但在这条不确定的路上,你能走多久,又能走多远,都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无声告白》中写到: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鸡汤文勾勒出再宏伟的蓝图,也抵不过自己认可的价值。搞清楚这些问题,再决定要不要、有没有必要跳出舒适圈。

因为,回头路真的不好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富丽   奉为圭臬   宏伟   舒适   无忧   鸡汤   美文   上进   焦虑   盲目   毛病   好不容易   舒服   害怕   陌生   路上   编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