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的人,终究趴在地上吃玻璃碴子

最近反复被问到一个问题:“从这次疫情来看,什么样的人才最受欢迎?”


其实在我看来,现在受欢迎的人才和平时受欢迎的没两样儿,只不过平时风平浪静,那些不受欢迎的埋起来了看不到,而现在大浪淘沙,都暴露出来了而已。


简单总结,无外乎两个词:好使,耐磨。


好使,可以理解为基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耐磨,说的就是精神或者心理层面的了,用时下流行的词,叫做拒绝玻璃心。


对于初入职场,没经验的人来讲,企业要的并不是你现在的票面价值,而是你未来的价值。因为老实讲,就凭你在学校学的那点儿东西,票面价值并不高。那未来的价值是怎么实现的?


只有通过不断的犯错、反思、复盘、总结才能获得提升和进化。就像我最近在带读的《原则》书里讲的:“痛苦+反思=进步”。而如果你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也不能反思自己的不对,那又何来的进步?


而对于有经验的职场老鸟来讲,也早就没什么所谓的“一招鲜”了,你的经验再厉害,也不一定适用了,所以答案还是突破。连 CEO 都直播带货了,你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玻璃心”的人,如果不改变,终究会趴地上吃玻璃碴子。


心理学家伊莱恩·N·阿伦说:每个人都有高度敏感的时候,随着年龄的渐长,每个人都会变得越来越敏感。


每个人都有着脆弱敏感的一面,在成长的过程中或许都有过玻璃心。


严重的玻璃心却会对自己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对人际关系非常敏感,总是害怕被拒绝,过度自卑;


不顺和委屈都习惯埋在心里面,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总想讨好别人,担心做错事情被人看不起或者不认可。


那么究竟什么导致了“玻璃心”,这是性格使然吗?


越自卑的人,自尊心越强。且能力和自尊需求成反比,能力越低,越执着于别人的认可。


董明珠曾说过:“职场上,最降低工作效率的事,不是刷淘宝、也不是聊微信,而是玻璃心。”


所以,现在很多公司在招人的时候,都有明确要求应聘者不能玻璃心,因为这样的人往往很敏感、说不得、自我修复能力差,既耽误自己工作又影响团队合作。


其实,我们很多人或许都曾这样过,觉得自己的工作很委屈,上班的每一天都在想辞职。


也许是因为事多钱少,也许是因为太辛苦,也或许是因为领导太严苛。


玻璃心的人一般会选择立刻辞职,之后不断地换工作,但也有更多的人是选择了“熬过去”,因为他们明白,世界上没有一份工作是十全十美的。


有句话说:“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这是一种自虐式的玻璃心。”


记得刘若英曾经在一个访谈节目里被问到,为什么她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温和淡定、不急不躁?


刘若英说:“那是因为我知道,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成长就是把玻璃心打磨成钻石心的过程。但是,跟一个“玻璃心”的人说:“你不要那么敏感嘛!有什么大不了的!要自信一点!”就跟对一个抑郁症的人说:“要开心一点哦!”是同样的废话。


也有的人以为,年轻人嘛,打击两下就不玻璃了。其实,这对于本来就低自尊的人来讲,很可能让他们要么逃避,要么破罐破摔。


因为“玻璃心”的人复原力比较差,他们通常不是被失败打倒的,而是被失败后的”自我攻击“打倒的。


治愈“玻璃心”不能靠“以毒攻毒”,还是得回到根儿上,既然是因为“缺爱”造成的,就要用“爱”去解决。先接纳,再改变。


唯有改变自己,磨练自己,才能拥有强大的内心。


世界上,没有人是生来强大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曾脆弱过。


不同的是,受挫时,有些人只会垂头丧气、自哀自怜;而有些人,则会收起玻璃心,越挫越勇,在不断修复自己的过程中,变得愈加自信和优秀。


比尔·盖茨说过这么一句扎心的话,我很认同: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做出来的成绩,然后再去强调你的感受。


但同时,我也想说,其实,我们都有“玻璃心”的时候,只不过程度不一而已。所以,如果你身边有“玻璃心”的人,请不要轻易放弃他们,更不要随便伤害别人的自尊。


正如日本自闭症儿童东田直树在他的书《我想飞进天空》中所说:“真正的慈悲在于推己及人,不去伤害别人的自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阿伦   自闭症   破罐破摔   盖茨   玻璃心   票面   好使   耐磨   美文   自卑   委屈   脆弱   地上   敏感   玻璃   价值   经验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