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舍弃的时候,要当机立断——只有放下,才会自在

人生在世,对于财富、功名以及爱情等等美好的东西,能够获得和拥有自然是好事。但无论何时,都不能心有执念,一味贪求。如果要求必须舍弃和放下的时候,一定要当机立断,不能优柔寡断,不能藕断丝连。只有彻底放下,一个人才会身心自在。

一个卖瓷碗的老人挑着扁担在路上走着,突然一个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但是老人头也不回地继续向前走。

路人看到觉得很奇怪,便问:“为什么你的碗摔碎了你却不看一下呢?”老人答到:“我再怎么回头看,碗还是碎的。"

这个老人的生活态度值得后辈学习。过去的事情就应该放下,未来的生活才会没有负担。

必须舍弃的时候,要当机立断——只有放下,才会自在

其实,现实生活中像这样通透豁达的老人很多。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子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

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子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在这个故事里,无论丢不丢这只鞋子,对这个老人自身而言,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但对于捡到鞋子的人而言,却有着实实在在的价值。

可以说,这个老人也是一个睿智的老人。因为他善于放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必须舍弃的时候,要当机立断——只有放下,才会自在

成语“壮士断腕”原意是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后来用作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这对于一个人的为人处事还是很有教益的。

当然,知道当断则断的道理是一回事,能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当断则断又是一回事。

就拿生老病死来说当一个老年人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时候,将死未死,度日如年,其实这样的时候,对于他自己,对于亲人们,都是无能为力、非常痛苦的。但目前中国还不允许“安乐死”。就是“临终不插管俱乐部”,也让人不好评说。

“临终不插管俱乐部”成立的初衷与目的就是让死亡留下最后的尊严,希望人们在意识清醒时在网上签署“生前预嘱”,把死亡的权利还给本人。这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然而这种想法在中国,却因为国人孝道观念的根深蒂固,很难推行下去。

必须舍弃的时候,要当机立断——只有放下,才会自在

所以时下在中国城乡各地,银发浪潮汹涌澎湃,不少老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悲剧总在上演,令人感叹唏嘘。

多年以前,有一位老人,健健康康地活到了93岁。但由于身体机能自然老化,在上厕所的时候,没有站稳,跌了一跤,当时也没有什么大碍,只是几天后引发了感冒。家人们就安排医生给他打吊针。但他明确且坚定地表示拒绝。

他认为自己活得93岁已经非常幸福了。顺其自然最好,不愿医疗折腾。随后,在不长的时间内,老人交代好后事,溘然长逝。

必须舍弃的时候,要当机立断——只有放下,才会自在

如今,他的一个儿子,也80岁了。下肢失去了运动功能,常年卧床。已经四、五年过去了,也没有什么别的毛病,卧床的痛苦日甚一日。吵的老伴苦不堪言,吵得3个儿女毫无办法,吵得楼上楼下烦躁不安。

相比之下,这位老人就不比他的老父亲果断勇敢。当然,我在这里绝对无意对这位老人有什么非议。他并没有任何错,他自己也不是要特意如此的,他的痛苦的命运也是值得深深同情的。我举这个例子只是意在说明一个道理:能不能决断,其实结果是大不一样的。

必须舍弃的时候,要当机立断——只有放下,才会自在

还有一位老人,得了不治之症。就告诫儿子说:人生要顺其自然,如果生命垂危,不要插管。

病重的时候,儿子嘱托医生给他插管,他拼尽最后的力气来拒绝。这种勇气,也是远在“壮士断腕”之上了。

人生不易。时不时地就会碰到两难的抉择。小编以为:在必须舍弃的时候,一定要当机立断——只有放下,才会自在。不知朋友们是否赞同,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溘然长逝   自在   蝮蛇   当机立断   壮士   俱乐部   临终   美文   中国   顺其自然   鞋子   善于   道理   儿子   痛苦   老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