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皆有度,过犹不及,做人做事要力求中庸,达到动态平衡

“过犹不及”是《论语》里的一个名言。

这里所谓的“过”,不是“过错”的过,而是“过分”的过。过分了就难免偏差。而“不及”是有些人懒得用心,对一个问题,想“大概就是这样”,觉得“差不多了”就停下来,这就是“不及”的。不及是不够标准,过则是超过了标准,两者都是偏差。

万事皆有度,过犹不及,做人做事要力求中庸,达到动态平衡

孔子认为,超过了标准与不够标准,两样都是毛病。做人做事,稍有不慎,便会“过”或者“不及”。做得恰到好处,符合中庸之道,才是对的。

有一则寓言,名叫《豪猪的哲学》,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寓言说: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了尖利的刺,在寒冷的冬天里相聚在一起取暖。但靠得太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身体;靠得太远了,又感觉不到暖和。经过多次磨合后才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

万事皆有度,过犹不及,做人做事要力求中庸,达到动态平衡

所以与人相处,也要学学豪猪的哲学,要有个度。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也就是所谓“过犹不及”。

为什么两个人很亲密也不是相处的最佳状态呢?孔子的学生曾子对这个问题进行过阐述,他说,与人过分亲昵就会相互轻视,过分庄重就没有亲切感,因此君子的亲昵到足以快乐交往的程度就行,君子的庄重到足以成礼的程度就行。

曾子的解说非常精彩,待人处事,每个人都应该尽量把握好这个“度”。这是提升自我修养的需要,也是过好日子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万事皆有度,过犹不及,做人做事要力求中庸,达到动态平衡

做人做事,要不冒进,也不退缩。不固执己见,也不随波逐流。不朝三暮四,也不一条道走到黑。不患得患失,也不撞了南墙不回头。既要有原则性,也要有灵活性。

总之,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学会一分为二,提倡谨言慎行,力求中庸之道,达到动态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过犹不及   论语   孔子   豪猪   动态平衡   中庸之道   尖利   中庸   亲昵   庄重   偏差   美文   寓言   君子   万事   亲密   过分   程度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