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工具》:想要高效写作,你需要掌握这50个工具

01、

这段时间我挺沮丧的。

写作陷入了困境,忙活了半天写出一篇文章,发到平台上,推荐量不高,阅读量更是少得可怜。

是啊,新媒体时代,人人皆可创作,大家都在争抢着在平台上发表作品,如果内容不吸引人,自然就没有了阅读量。

得到的正向反馈微乎其微,这让坐在电脑面前抓耳挠腮的我一度颓废想放弃。

我想,也许我是没有写作的天赋,而且我也没有像这些有天赋的人一样,被生活痛苦捶打过。

真正的写作者,也许应该是像余秀华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饱受折磨,拥有着敏感细腻的心思,在痛苦中被千锤百炼,才能写下广受赞誉的文章。

越这样想,越让我觉得,写作,好像已经变成一次漫长的折磨,让人不但毫无兴奋,反而觉得是被推搡着进行着苦力劳动。

我的脑海里甚至浮现出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写作是个轻松活,不过是端坐在打字机前,然后割破血管。”而我感觉自己已经放干了最后一滴血。

正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看到了一本书,书中这样说道:

“如果你想要成为作家,那让我来告诉你一个秘密:作家的痛苦被世人放大,它是被设下的骗局,是认知的扭曲,是自我应验的预言,是放弃写作的绝佳借口。”

原来呀,写作并不是一项特殊的才能,它只是实现写作者目的的一项技能,远没有人们夸大的那么难。

就像手工艺人运用工具,就可以制作出种种精妙绝伦的手工制品一样,写作者们在熟练掌握了写作技巧后,也能轻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写作工具》:想要高效写作,你需要掌握这50个工具

02、

从接触写作以来,我看过很多关于写作方面的书籍,其中不乏有关于写作手法、修辞技巧等内容,也有告诉你怎样快速写文的技巧性书籍。

而这本书,却是一本把写作当成木工活,把自己当作工具箱的书籍,甚至它的名字就叫做《写作工具》。

作者罗伊•彼得•克拉克曾经培养出两位普利策奖获奖作家,培养的杰出作者更是不计其数,他在世界上最杰出的新闻学院之一的波音特学院任教超过三十年,并被认为是新闻媒体界最有影响力的写作指导教师之一。

围绕阅读、写作及语言方面,精通写作的他一共出版了十九本书,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界限,影响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在《写作工具》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五十个写作工具。

这些工具,有许多是为人所知的,也有许多新的思维方式,它们存在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都能随手借出一个写作工具,而且,这些写作工具一经借出,无须归还。

同时,它会在使用过程中,让我们能通过反复打磨和传授,来提升写作技能。

这些工具,从大量优秀的写作著作中来,从200多位作者中来,从作者本人和职业作家、编辑的对话中来,更是从写作教师的实践中得来。

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这是作者编写这本书初心。

同时,他也提醒我们,“人生太短,而要学习的写作技能太多”,所以,沉下心来,一周学习一个写作工具,掌握好这50个工具后,我们的作品必然会更加完善。

让我们一起走进《写作工具》这本书,来了解作者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写作工具吧。

《写作工具》:想要高效写作,你需要掌握这50个工具

03、

《写作工具》全文分为四部分:

1、夯实写作基础:词、句、段落的表意策略

2、实现特殊效果:简洁、清晰、富有创意和有说服力的写作要领

3、分享高效模板:组织、构建故事及报告的方法

4、养成有益习惯:高效写作生活的日常惯例

这些写作工具从讨论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到探讨如何寻找作者的使命和目的,带领我们从微观迈向理论的层面。

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写出一篇叫好又叫座的文章呢?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写作,是坐在书桌前下笔如有神,一篇作品一气呵成。

但其实,从产生念头到把思想从头脑中抓取出来形成文字,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是自由随性的,它叫做初稿。

你可能在写出初稿时会很沮丧,心底不停地冒出来声音问自己:“这写的到底是什么呀?”“真是没眼看。”

但是,真的没关系。

在写初稿的时候,一定要克制自我批评,哪怕初稿的最终归宿是垃圾桶,也要先把它写出来再说。

朱自清的处女作《别》,全文仅七千多字。他在初秋开始创作,完成初稿,却到十月初才定稿。

他用认真谨慎的态度对待这篇小说,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取出来看一遍并修改,再隔一段时间,又拿出来修改,这样循环往复。

这也是《写作工具》这本书中提到的另一个工具:写完之后,做修改时要加强自我批评。

对自己的作品要有勇气大刀阔斧地进行删减。

鲁迅先生有一次给北大学生讲课时,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删”字,并且对学生说:“你们问我写文章有什么秘诀,我也说不出,要说经验,略有一点,这个‘删’字就是从我的经验中归纳出来的。”

《写作工具》:想要高效写作,你需要掌握这50个工具

因为,有活力的作品,一定简洁明了。

书中给出了删减文章的几个参考原则:

1. 先把冗长的句子删去:把句子中多余的没有作用的修饰词、副词先删掉。

2. 修剪过大的枝干:

01.删除任何会模糊文章焦点的段落;

02.删除说服力弱的引语、轶事和场景,凸显说服力最强的论据;

03.删掉你写来讨好严苛老师或编辑而非普通读者的段落;

04.删除工作不要请他人代劳,你自己最了解你的作品。拿不准的地方先做好标记,之后再决定是要否将它们删除。

3. 删减时瞄准的目标:

01.起强化而不是修饰作用的副词;

02.重复显而易见的内容的介词短语;

03.修饰动词的短语;

04.从生动的动词转换成的抽象名词;

05.表意重复的词语。

一篇初稿按照这几个原则反复修改后,才能观点更明确、叙述更简洁。

写在最后:

正如作家戴夫•巴里所说:“在我认识的还在世的人当中, 罗伊•彼得•克拉克最懂得写作。”

作者把这50个高效写作工具通过文件借给我们,并且不用归还,让我们把写作通过不断磨砺、提高,变成大众技能,让写作不再是一次漫长的折磨而是能凭借工具轻松完成的手工活。

同时,这些工具,作者还给搭配了磨刀石。

在每章的最后,作者还安排了几道问题和相关练习,全书超过了200题,我们可以将题目和练习浏览一遍,并加以自己的思考,我们就大有可能从中找到成为一名作者的各种途径。

让我们跟着作者的节奏,每周学习使用一个新的写作工具,沉下心来,用一年时间,你必然会把自己打造成写作高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高效   罗伊   克拉克   彼得   工具   目的   初稿   说服力   美文   段落   句子   技能   作家   作者   作品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