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必要让中小学教师人人都搞教科研

现在教师评职称的一个硬指标就是需要有“论文”,论文的内容当然应该是“教科研”的成果。

“教科研”全称应该是教育科学研究,应该是教育研究机构的主要工作,是教育科研人员的主要任务。学校不是科研机构,教师也不是科研人员,因此没有必要要求教师全员进行教科研。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教育教学的实践。如果人人参与教科研,这和当年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有什么区别。全民大炼钢铁,炼出来的不是钢,也不是铁,而是一堆废渣。

引用毛主席的一句话:“学生以学为主”,那么教师就应该以教为主。教育、引导学生为主,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是我们作教师的应尽的职责。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包括自主学习和互相学习,既要学习传统思想、方法,也要学习新教育理念,学习不是在搞科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努力去实践,在实践中检验一些新的教育理论和新的教育观念,为新理论和新观念提供第一手材料,实践的过程不是科研的全部;在这个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修正完善我们的教育行为。这才是我们大多数教师应该尽到的职责。

提出人人参与教科研,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且不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生活在校园中的老师们的圈子有多大,能够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能有多少。固然现在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抄来抄去,能有多少是科研成果。所谓的科研成果充其量也就是各种资料的重新组合,绝大多数的只能算作经验总结。与其劳民伤财地做一些无用功,倒不如踏踏实实做好应该做好的教育教学工作。

人人参与教科研,多少带有一些功利性。谁都知道,教师最为关心的莫过于职称的评定。为了顺利过关,似乎必须有科研论文或是发表,或是获奖,于是就有了人人参与教科研的理论基础。如果我们的职称评定工作真正与教育教学能力与效果挂钩,摒弃那些无用的论文,让教师真正踏下心来,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工作,我们的事业,不就会和谐,顺利地发展了吗!

提出没有必要人人参与教科研,并不反对个别有精力,有能力的同志进行教科研工作。任何一个领域都应该是金字塔式的结构,绝大多数人在作基础性的工作,少数人从事高精尖的工作。教科研就属于学校中的塔尖,属于龙头。如果都是塔尖,都是龙头,那么塔也就不成其为塔,龙也不成其为龙了。金字形的塔最坚实,这样从事高精尖的科研工作才有坚实的基础。有头、有尾有身子的龙才是活生生的龙。这样才能真正出成果。反之人人参与反倒成为了空中楼阁,没有根基了。鼓励少数人的创造性,保护多数人的积极性;鼓励多数人的创新精神,保护少数人的创新成果。这才是求真务实之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教科研   高精尖   塔尖   美文   金字   科研成果   少数人   坚实   全民   中小学教师   龙头   职责   精力   科研   教师   论文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