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作文:种梨买菜卖鞋垫——读《聊斋志异》故事《种梨》


读书★作文:种梨买菜卖鞋垫——读《聊斋志异》故事《种梨》

《聊斋志异》卷一有一则文章《种梨》,《种梨》所讲的故事只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小品,说的是一个乡人在集市上卖梨,一个褴褛破衲道人苦苦哀求乞讨而乡人吝啬不舍。此时有一个伙计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买了一个梨子送给了道人,没想到的是道人吃完梨竟然用一种玄幻术,把梨核种在地下,霎时间使其生芽、开花、结梨,于是道人遍送观者。等道人走后卖梨乡人发现自己的一车梨已经没有了,才恍然大悟。蒲松龄老先生在评价中对吝啬者之愤慨,可见一斑。

说其吝啬,其实更重一点说是没有同情心。乡人卖梨,吝啬不肯给予褴褛破衲道士一颗梨,是没有善心的表现,铁公鸡一只,毫无同情心。同情,是一个褒义词,指同情一个人,给予帮助,对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发生共鸣。同情,人性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人类爱的组合的重要音符。


读书★作文:种梨买菜卖鞋垫——读《聊斋志异》故事《种梨》

读《卖梨》使我想到教学生的事情,我在教育学生时,把富有同情心常常与道德情操教育融在一起,放在第一位,并且施教于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


读书★作文:种梨买菜卖鞋垫——读《聊斋志异》故事《种梨》

有一次写作文,我让学生在作文前陪家长去买一次菜。我告诉学生,买菜时,不要买大车上的,要买小摊上的;不要买年轻人的,要买那些老人的;不要买大个儿新鲜的菜,要买小点儿蔫巴的菜。有了这些条件限制,他们只能买那些农村老大爷老太太的菜。我要学生注意观察那些卖菜的老人的音容笑貌,作文题目是“买菜”,写成作文之后,一定议论抒情,发表自己的感慨之情,这种感情就是怜悯之情,同情之心,这种对陌生人的同情就直接升华了文章的主旨,也从小培养了学生关心弱者,同情弱者的情怀。


读书★作文:种梨买菜卖鞋垫——读《聊斋志异》故事《种梨》

还有一次我辅导几个学生作文,让学生到每天放学路过的路口去看看,那儿有一个卖鞋垫的老太太。鞋垫都是老人自己一针一线亲手缝做的,我过去曾观察过,老太太每天在那儿卖鞋垫儿,却很少见人去买。

我让这几个学生先去看一看,学生问我,老师我们要不要买呀。我说,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几个学生按照我说的做了。回来以后,我让他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卖鞋垫儿的老太太”。

我要求学生写作文既要有对老太太的描写,更要有自己的行动,自己的感悟。学生在作文中几乎都写到了当他们看到卖鞋垫的老太太时,顿生怜悯同情之心,买了鞋垫,一双、两双或几双。同时,他们在作文中抒发了自己对老太太的同情之心和关爱之情。文章有记叙,有描写,有议论,有抒情。记叙描写是基础,议论抒情是升华。这次作文既教育了学生,又提高了学生同情弱者,关爱他人的情怀。

所以,我在教学中始终贯穿着把培养学生的同情之心放在首位。因为你有了同情之心,怜悯之心,你才会有爱心,才会有感恩之心。

话又说回来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的《种梨》不只是讽刺吝啬之人,更深刻的意义在于让人们富有同情之心,我的理解是,就像种梨一样,那个梨核就是同情之心,梨树叶就是感恩之心,长出的梨子就是爱心。


读书★作文:种梨买菜卖鞋垫——读《聊斋志异》故事《种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聊斋志异   鞋垫   褴褛   梨子   道人   同情心   弱者   美文   抒情   老太太   吝啬   文中   议论   乡人   老人   故事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