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古有《史记》,今有《北纬四十度》(文化大散文集)


读书:古有《史记》,今有《北纬四十度》(文化大散文集)

这是当前很火的一本书!《北纬四十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本近30万字的文化大散文集,作者陈福民。

有多久没有读纸质的书了?说不清楚,好像自己有了带“G”的手机后,就不读纸质的书了。在手机上看,看新闻,看视频,看些乌七八糟的东西,自己都觉得自己的阅读素质降低了。记得上大学时喜欢读《基督山伯爵》,大学毕业后自己还买了一套,五本,闲暇之余就读,有时晚上不睡觉也要读。有了手机,也读过,是在手机上读的。只是最近,我认认真真地读了一本纸质的书,就是陈福民的《北纬四十度》,带着历史的沧桑,裹着北方的豪情……

读福民的《北纬四十度》,我读出了漫长、冷静和尊重,“40”度带着我访古阅史……

我读出了漫长。这是第一部围绕北纬四十度进行探究的文化大散文,说其漫长,以漫长的华夏历史为经,以北纬四十度地理带为纬,绘制了一幅别样的千古江山图,可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阅读的过程。我佩服福民“漫长”的耐力和韧劲,没有这种精神是很难完成这部书的。

我读出了冷静。 “40”度的选材,历史范围跨度很大,从公元前300年的赵武灵王直至十七世纪尾声的康熙皇帝,每 一个具体的话题都牵涉到繁巨的历史容量。著述以历史学者的一种严谨冷静的态度处理材料,为我们“打开一种被遮蔽的历史面相”。

我还读出了尊重。“40”度毕竟是散文,著述语言生动、笔法细腻,适当的人物心理分析,文学手法的调动与历史学的严谨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调整历史故事的讲述,重新塑造历史人物,这和福民厚实的文学功底是分不开的。福民在运用文学手法的同时严格尊重历史的真实,这种尊重历史真实的治学态度更令人尊重。

用福民的话说:我不是在做历史研究,我的写作始终属于文学,对此我很清醒自知。

这正是我喜欢读的地方。古有《史记》,今有《北纬四十度》。


读书:古有《史记》,今有《北纬四十度》(文化大散文集)

我读书还是喜欢读文学性的东西,读人物,读故事。福民的书虽说是历史散文,但在写人物讲故事上很有心得。在写刘邦驾崩不久,冒顿单于给吕后写了一封信,吕后回了一封信,福民还原当时情景巧妙地做了翻译:“劳您大驾惦记我们这个破国,还亲自写信来,我们都很惶恐。但我仔细想了,我已经上了年纪,脱发掉牙,走路不稳,您实在没必要为了我而辱没了自己。我国并没有得罪您的地方,请放过我们吧。我这儿有豪车两架,骏马八匹,望您笑纳。”

读到这里我忍俊不禁,福民揣摩透了吕后的心理,把吕后既能卑躬屈膝,低声下气,又能做到临辱不惊,审时度势,能屈能伸的一流人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读书:古有《史记》,今有《北纬四十度》(文化大散文集)

福民描写刻画人物有不凡的手法,在评价人物时也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味道,他在评价卫青时写道:

励志金典最喜欢重复“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卫青的态度正相反,等于不想封侯的奴隶是个好奴隶。他的这个笑听起来有些惨然,也可能是淡然,但历史记住了卫青的“笑”。逆来顺受,宠辱不惊,这时候的卫青已经表现出了不同于一般人的禀赋。经历并了解了人生最凄惶最黑暗的真相,卫青变得坚忍果敢冷静柔和,这种性格让他在后来的战场与政坛都受惠很多。借用今天一句鸡汤来说:面对困苦仍能微笑的人,命运总不会太差。

这段评价,既有“经典名言”,又有“心灵鸡汤”;既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又挖掘了人物存在的意义;既有形象性,又有理性思考。评述之高明,实在令人赞叹不已!

福民说,卫青、霍去病是专为北纬40度而生的军事天才,卫霍的历史贡献还在于,他们使北纬40度的这条生命线的南迁延缓了四百年,两个青年的形象呼之欲出,他们的人生意义读之彰显,可见在评价人物时的确是高屋建瓴。


读书:古有《史记》,今有《北纬四十度》(文化大散文集)

福民在谈历史,讲故事的时候,总能把故事中的人物不同凡响的意义点得恰到好处。《在战争的另一边》里,“昭君出塞”的故事应该是中国历史以及民间最著名的故事了,但令人特别遗憾的是,她被归入“四大美女”之列,与西施、貂蝉、杨贵妃混淆在一起,享受着含义不明的赞美乃至如当今“大众情人”一般的历史待遇。福民尽力把王昭君从湮灭在“美女”如云的文学想象与通俗的“红颜薄命”的民间信仰当中“捞”了出来,突出强调她的特别,她的独到,她的勇气,她的果敢与决绝,以及她的伟大贡献,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欣赏她非同凡响的美。

总之,福民的散文,总能把我们带进一个新鲜的境界:《从幽州到兰亭》,把我们从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怅寥廓的境界带进了天朗气清,文人雅聚,畅叙幽情的天地;《那么,让我们去洛阳吧》,又把我们带到了南迁了的繁华古都,还有其他的篇章,《渔阳鼙鼓何处来》《燕台一去客心惊》巜遥想右北平》都能把我们带进新的境界,通过“曲径”,带我们走进“通幽”的更深刻更美妙的境界,这正是“福民笔法”的高明之处。出色的文化散文,出色的文采,绝非呆板的考据式随笔,而是古今相映、南北通观、内外兼修、书剑合一的美文。读后篇篇有水落石出之满足,章章有情理之中之舒坦。掩卷想来,更加佩服福民的精神和意志、智慧和才华。

在拿到福民的书后,打开阅读前,我先查找“北纬40度”这个地理概念,因为我的地理知识极差。北纬四十度穿过许多省份和重要地理物事。过去,这些在我的概念里就是北方。

什么“大漠孤烟直”的“大漠”,什么“瀚海阑干百丈冰”的“瀚海”,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甚至“古道西风瘦马”的“古道”,我都认为在大北方,也就是所谓的“边塞”。什么金人,胡人、匈奴,反正就在大北方。那些历史人物也是在“北方”的概念里存在。说来可笑,就是对王昭君印象还深些,因为原来的高中课本上有一篇翦伯赞的文章《内蒙访古》,后来这篇课文删了,我只影影绰绰记的内蒙有很多王昭君的“冢”……福民的《北纬四十度》让我涨了知识,开了眼界。

福民说,这些年来从北京到临河的北纬40°上的这条直线,自驾走了很多次,这条直线上的很多城市——定居点,以及这条线段左右两侧不甚知名的旗镇,我都停留甚至居住过。经常是去了便流连忘返,回来不久又想再去。每次沿着连绵的阴山山脉向西行驶或者停顿,心中充塞已久又无法释放的怀想如约而至。……就这样经年累月,反反复复乐此不疲,竟使人忘却身在何处,也不去追究所欲何为。

听来轻松,想来经历了多少艰苦酸辛,单调寂寞,恐怕是非常人所能想象到的。福民的著书精神,实在让人佩服!

读陈福民的《北纬四十度》,只是走马观花,远没有读尽书的精髓深旨,我的理解或许谬之千里,但我喜欢读是不言而喻的。


读书:古有《史记》,今有《北纬四十度》(文化大散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北纬   史记   大漠   内蒙   瀚海   散文集   纸质   美文   手法   散文   冷静   漫长   境界   评价   人物   喜欢   文化   历史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