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不争,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智慧

老子:不争,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智慧


“上善若水”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名言。


他认为水有七善,其中 一善“动善时”,就是把握时机、顺势而为。


年轻时觉得,“顺势而为”哪有“逆天改命”来得荡气回肠,积极向上?


等年纪渐长才醒悟,真正积极的人生,就是一种可持续的“顺势而为”。



老子:不争,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智慧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在老子的眼里,水是万物中最能适应环境的存在,遇山川就成小溪,遇平地就成江湖,看似随地赋形,实则无坚不摧。


人也应该学习水的精神,无论何时都能从缺陷与困境中突围出来。


相传老子的母亲怀胎81载才生下的他,所以他“生而白首”。


后人据此推断老子应该是一个白化病患者,一只眼睛还看不见,再加上一对又大又软的耳朵(“聃者,耳曼无轮也”)。


这种长相不仅算不上英俊,甚至还有些“惊悚” 。


外貌上的缺陷注定了他的孤独。


但他并没有因此空虚、愤懑,而是选择接纳,即使后来声名远播,他也依然享受“隐君子”一般的生活;


不喜社交,也没有广收门徒,更多的时候是独自一人与天地间进行精神往来,这份孤独正是他创作《道德经》的基础。


老子:不争,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智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接纳远比愤懑来得勇敢,顺势而为远比无效抗争来得高明。


大文豪苏东坡曾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意思是我能居庙堂之高,也能处江湖之远,高洁的地方我能呆,泥沙俱下的地方我也能呆,跟任何人都能相处愉快。


苏东坡62岁时被流放到海南,当时的海南可不是现在的旅游胜地,而是蛮荒僻远的“天涯海角”,毒虫栉比、缺衣少药。


面对这样的环境,再想起归乡无望的事实,被贬谪到这的读书人都终日郁郁。


但苏东坡却能一边啃着大芋头,一边要求百姓给他讲当地的鬼故事,吃饱喝足还能面朝大海咏叹一番: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扬花似雪花。


单看这首词的意象,旁人很难想象出苏东坡正处于一个前途未卜的恶劣环境中。


他不是没做最坏的打算,只是依然想过好眼前的生活,所以每贬谪到一处,必留下一些佳作、一段佳话。


像“东坡羮”、“东坡豆腐”、“东坡肉”这些美食,都是他被贬黄州时创下的。


这种“随缘自适”的乐观,就是一种对环境的顺势而为。


不纠结于那些无法改变的,好好把握那些能改变的。


顺势而为,就是一个先接纳、再面对、最后有所作为的过程。


老子:不争,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智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老子:不争,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智慧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很多人批评老子消极,既没有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积极地推销自己的思想主张;


更没做一个乱世名臣,去匡扶衰微的周王室。


这么说真有些冤枉老子,以上两项工作他可能都干不好。


想想这位大神,能在周守藏室之史的职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相当于半辈子都泡在了图书馆。


他博览群书,融通百家,最后像武学小说中开宗立派的宗师一样捧出了一部《道德经》,影响了后世无数人。


这比硬着头皮去不擅长的领域,强行发挥有意义得多。


一个顺势而为的人,会找到并放大自己的优势,而不是非要跟自己的短板死磕。


老子:不争,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智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曾读到过一篇名为《好猫与烂虎》的文章,讲的是著名漫画家朱德庸的故事。


因为天生对文字迟钝,朱德庸的学习成绩特别不好,无论他如何努力也不见起色。


从小学到中学,作为差等生的他不得不频繁转学,受了不少嘲笑。


每天放学回家,他都会把这一天的经历和一肚子的委屈用漫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他爸爸看到这些画作后欣喜不已,带着朱德庸去了趟动物园,指着园里的老虎说:


老虎看上去比猫厉害吧,但猫有很多本领是老虎没有的。


只可惜,人人都想成为老虎,而其中有很多本来是猫,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一批烂虎。


与其做烂虎,不如做好猫。


朱德庸豁然开朗,开始集中精力学漫画,25岁那年就成为了漫画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2002年根据他的畅销漫画《涩女郎》改编的电视剧《粉红女郎》风靡全国,陈好饰演的“万人迷”至今还是一代人心中的白月光。


人生既然没有完美,何不让自己的某一点闪光?


老子:不争,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智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老子:不争,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智慧


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 《老子韩非列传》


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


如果这个问题交给老子,他应该会选前者。


他曾告诫孔子,“得其时而驾,不得其时蓬累而行。”


意思是有机会的时候要倾尽全力地发挥,没有机会的时候就随波而去,不问西东。


如果凡事先问结果,连开始的勇气都会失去。


一个顺势而为的人,更看重努力的过程。


中国历史上有半个圣人之称的曾国藩,天赋不高,梁启超就曾评价他是并时诸贤中最钝拙的一个。


考进士考了七次才成功,领兵多年没打过一个漂亮仗,还被敌人逼得跳了几次江,一生失败的次数远多于成功。


如果他是一个事事问结果的人,那么他早就中途放弃了。


所幸曾国藩的宗旨是“只问耕耘,莫问收获”。


一边埋头苦干一边等待时机,最后用四场胜仗彻底平定了太平天国。


功成后不用慈禧太后提醒,他就自我裁军、主动申请退休,完美诠释了“得其时而驾,不得其时而隐”。


既成全了自己一生的政治理想,又赢了“功成身退”的美名。


老子:不争,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智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作家今何在在《悟空传》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西游路,且没办法选择、没办法回头。


所以最好在这一路上能多经历一些、多想一些、多看一些。


尽量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最后你就能说,“这个世界我来过、我爱过、我战斗过,我不后悔。”


这不就是一种向水一样,向前奔腾、依势而兴、最后无问西东的姿态吗?


或许老子的积极中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成份,他的一生就像自己崇拜的水那样,顺着人生的脉络向前流淌。


放下了多余的骄傲与贪恋,放下了没必要的架子与虚妄的志向。


不滞留原地、不惧怕孤独、也不执着于完美,既安心当下,又一路向前。


这也是我们普通人能拥有的积极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习水   道德经   东坡   老子   孔子   愤懑   海南   最高级   美文   老虎   孤独   智慧   过程   漫画   环境   人生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