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培养一个乖孩子,先从培养孩子学会聆听开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人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一个乖孩子养成的条件是多方面的,需要在父母的精心培育下,在良好的学校教育下,在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熏陶下,方可茁壮成长、成人成才。然而,教育孩子不是简单的说道,特别对年幼的孩子而言,他们还处在成长发育的懵懂期,尚不能很好地分辨是非。这时候,家长们的正确引导和悉心呵护,显得尤为重要。

想培养一个乖孩子,先从培养孩子学会聆听开始

一位小学老师---教育路上的追梦人

从家长坚持着向孩子说“不”开始

人常说,三岁看大,7岁看老。自家的孩子自家疼,你不心疼,谁来疼?但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溺子如杀子。”我的一位老领导曾经给说他和儿子之间的事,孩子叫了一声:“爸爸”,他应声之后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孩子接着说:“算了,不说了,说了也知道爸爸不给我卖。”我的老领导接着告诉我:“凡事都不能依着孩子,如果从小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等孩子稍大点,他向你要天上的星星,你够得着摘下来给他吗?孩子向你要你的脑袋,你有可能给他吗?”3~6岁是孩子一切愿望的满足期,孩子想要得到的,会想方设法要得到。甚至会趴在地上撒泼,以大哭大闹来要挟家长。此时,家长千万不能心软,要勇于向孩子说“不”。因为,当孩子3~6岁时候你不向他说“不”,等到孩子长到12岁的时候,你再向他说“不”就迟了,他有可能因负气而离家出走,也可能因负气而走向极端。所以,要想培养一个会聆听的乖孩子,要求父母从小向孩子说出合适的“不”做起。

想培养一个乖孩子,先从培养孩子学会聆听开始

要想培养一个会聆听的乖孩子,要求父母从小向孩子说出合适的“不”做起。

从家长的文明表达与沟通开始

乖孩子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而生活在这个环境里面的父母尤为重要,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一年的秋季新学期,新生报到结束,学校分班之后,正当家长配合班主任老师引导一年级的小朋友入教室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家长气势汹汹,光着膀子冲进了我的办公室,我抬眼望去,他的胸前纹着一条长长的龙,说话高声大嗓,脸色显得极为难看,态度极为冲动恶劣。他质问我:“为什么把我们家的某某某没有分到某某班?”经过德育处及时调查,他的孩子就在某某班,而一年级新生中和他的孩子同名同姓的还有一个人。这件事给我的思考是,家长对孩子的老师对孩,学校领导态度如此蛮横,他在家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会又是一种什么态度呢?文明就是给他人一个微笑,让他人的删除烦恼;给他人一个微笑,让自己的复制快乐;给他人一句善言,让自己沐浴春风;给他人一份理解,让自己收获爱心;给他人一份尊重,让自己展示教养;给他人一份关爱,让自己赢得修养。所以,培养一个会倾听的乖孩子,首先要从父母言行文明,举止文明的表达与沟通做起。

想培养一个乖孩子,先从培养孩子学会聆听开始

培养一个会倾听的乖孩子,首先要从父母言行文明,举止文明的表达与沟通做起。

从家长引领孩子抵制诱惑开始

让孩子学会抵制诱惑,就是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孩子自己能够承受的不用家长急着掺和。没有摔倒儿下的孩子学不会骑车,没有呛几口水的孩子学不会游泳。孩子说话待人没有礼貌,家长不能甩手不管;孩子生活做事没有责任感,家长不能视而不见;孩子总是好吃懒做,家长不能无动于衷;孩子平日里抵制不了诱惑,家长不能任其自然。要在“爱好”和“兴趣”中做出抉择,凡事有利于孩子兴趣培养的东西尽量满足,凡事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东西尽量满足。凡事与孩子学习、生活、运动、劳动等无关的东西,一定让孩子经得起诱惑。任何一个家长,不管自己家的房子多宽敞,不管自己家的经济实力多雄厚,也不可能把玩具店搬到自个家里吧?即使你做到了,也搬来了,对孩子有用吗?孩子对玩具的好奇心极强,同样也会喜新厌旧,玩着玩着就不喜欢了,就会扔到一边去了。而有些玩具的材料是劣质的,是有污染性的,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未必有好处。一些刀枪棍棒之类的玩具,让孩子从小学会了打打杀杀,更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身心健身。所以,培养一个会细听的乖孩子,一定要注重从小培养他们抵制诱惑的能力,而这一抵制诱惑的能力,首先要从父母做起。

想培养一个乖孩子,先从培养孩子学会聆听开始

培养一个会细听的乖孩子,一定要注重从小培养他们抵制诱惑的能力。

真正的教育,从来都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画龙点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静待花开的心路历程。与孩子结缘的教育路上,既要享受因孩子进步乖巧而带来的喜悦,也要承受因孩子不听话而带来的郁闷,更要承担因孩子造成的不良后果而带来的苦恼。乖孩子不是娘胎里生出来的,而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产物。培养一个乖孩子,先要让他学会听话,聆听是礼貌,更是对自己的谦虚;倾听是态度,更是对他人的尊重;细听是用心,更是对自己的负责。

想培养一个乖孩子,先从培养孩子学会聆听开始

乖孩子不是娘胎里生出来的,而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产物。

娑婆若水(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联系必删。)2021-06-1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乖孩子   娘胎   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   言行   美文   凡事   态度   家长   父母   玩具   东西   能力   老师   孩子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