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家养出的纨绔子弟——中国家庭教育堪忧

国学热的一波潮似乎炙手可热了。由商业炒作催生出还是人们自发的热爱呢,明眼人一看便知。如今媒体似乎就不大鼓吹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热爱了。也不太鼓吹以国学为灵丹妙药决解当下各种社会问题。国学的商业之火烧得旺旺的时候,大人们争着把自家的黄口孺子送到各种国学班去学习,所为何故? 这似乎不像其他的科目,比如艺术类、体育类在择校和升学的时候可以体现出优势。且诵经的学费所费不菲? 为何天下做父母的突然就开始热爱国学了? 大约不见得,恐怕多惑于诵经的商业广告。孩子们由于诵经之故,从此就变得知书达理、懂得礼数、进而达到传统的儒家的做人境界:仁义礼智信。人格健全、精神健全。中国做父母的于孩子身上是最舍得投入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离广告效果可谓天壤之别,父母们未尝没有病急乱投医的心态。然而,究竟诵经有没有效果,这就如同老人吃了脑白金有没有效果,不能点明,否则靠着这个吃饭的人们估计要堵我在路途饱以老拳了。

商家为何能利用国学戳到家长的痛点。换句话说,家长们觉得他们的孩子缺少了什么,让他们可以毫不犹疑的掏钱。我的判断,家庭的伦理失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历 次运动对家庭的伦理冲击和破坏无疑是巨大的,夫妻、父子、母子可能划清界限,到敌对的阵营离去,这是前无古人的。这个层面有不少亲历者的文章反思,我就不抄书了。我想讨论的是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由于家庭教育的失重对家庭伦理失序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失重主要是由于父母教育的失位。这样说,很多父母就不服气了 ,说为孩子上学操了不少心,甚至重新去啃教材。我说的失位主要是指得是人格和精神上的影响。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实际上很多家庭把对孩子的养与教的问题直接推给上一辈人了。也就是说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实际在承担养与教的重任。不是做父母的愿意如此,是现实的情形不得不如此。说句好听的话吧,因为青壮年不仅是家庭的中坚,也是社会的中坚,他们的主要精力在于为家庭保证物质基础,往高尚拔高一下,也是为社会保障物质基础。

隔代抚养或者协助抚养的弊病和问题很快就显现出来了。众所周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过去的一二十年城市家庭普遍的呈现出倒三角形的结构,一般是四二一的配置,四个老人、二个青壮年、一个小孩。而农村的家庭结构则呈现工字形,农村是留守的老人儿童,城市则是打工的农村青壮年,由于受城市住房和上学等诸多因素限制,进城务工的青壮年很难把父母小孩带到城里一起生活,造成了这种奇特的家庭结构。两种不同的家庭结构对于小孩的教养呈现出两种绝然不同的趋势。前者则普遍的溺爱。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小孩在家里成了典型的小皇帝,说一不二。后者则任其野蛮生长,物质上倒未必溃泛,然精神上则无力照看,甚至延续一贯的粗暴态度,棒打出孝子。还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留守的老人年纪比较大了,风烛残年,即便想着教,心有余而力不足矣。

于是这两种家庭结构带来的伦理失序的问题便出现了。何谓伦理失序?就是正常家庭的长幼秩序有悖于正常。前一种结构的家庭,用有的老人自嘲的话来说,即是反过来给孙子当孙子。这当然不仅仅是指老人对于小孩吃喝拉撒的照顾和关怀,更要命的是由于在家庭树立了小孩唯我独尊的地位,这些小皇帝反倒像待奴仆一般驱使老人。缺乏了正常的伦理规则。很多小孩对老人缺乏必要的尊敬,至于呵斥咒骂。有些做父母的觉察出其中的问题来,想作必要的干预,而老人恰恰在这个时候给孩子撑腰。这种致命的溺爱导致这些小祖宗身上容易出现这几个毛病:娇、独、慢、脆、空。娇者,娇惯的不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的小孩十来岁的小孩吃喝拉撒还要人伺候。独:不愿与人分享,凡认为好吃的好玩的一定要自己独享,非的吃腻了玩腻了才肯给别人。有些大人见孩子爱吃某样菜,便把整个菜碗端给他独享,惯出了这种毛病。慢:以为家里人生来就该如此对他,容易以一种轻慢的态度对待家庭成员。脆:小孩一旦到外面去立马怂了,属于耗子扛枪窝里横。空:却反吃苦耐劳的精神,做任何事情都浮在表面,聪明有余而韧性不足。实际上,小孩的这些毛病全是惯出来的。真要去扳过来,说得容易做起来难。

我们再说说后一种小孩,按中国的正常伦理,长辈们对待小孩,严肃而不残暴,慈爱而不溺爱,可是在农村粗暴的养法随处可见,长辈缺乏足够的耐心对待小孩,经常是粗暴的喝骂和粗暴的罚打。小孩从小缺乏应有的关爱,在内心充满怨恨和叛逆的情绪中成长,不觉走向抽烟、赌博、打架、偷盗、混社会这样的歧途。而老人通常也无力规劝和监管。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小孩内心充满了自卑和暴戾。

有人说 ,不必杞人忧天,等孩子长大懂事了自然就会改掉这些毛病。表面上确实如此,随着年纪增长和对社会规则的了解,孩子某些行为会得到一些纠正。但是,就像中国老话说的那样,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年的成长环境对人的一生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表面的风平浪静不代表正的风平浪静,但有波折,隐藏的表面的真实就暴露无遗了。

我这样一说,似乎把小孩的教养问题归咎到老人身上。当然不是,假使做父母的回到自己的正常家庭位置,这个问题又能够解决么?恐怕也很难,我们想让小孩有健全的精神和人格,天下做父母的又有多少有健全的精神和人格?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做父母的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小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价值观、人生观。核心问题是很多父母不知该如何做父母。

家风对于中国人而言似乎是很久远的词汇了,也是个奢侈的话题。

一年百多年前梁任公在他的《少年中国说》里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想起媒体报道出我国小孩们跟日本小孩们在夏令营的表现评价差距之大,不由得让人有想起一百多年的情景,不知衮衮诸公在喊虽远必诛的时候想没有想到这一层。

家庭伦理失序,窃深以为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中国   青壮年   纨绔子弟   溺爱   粗暴   家庭教育   国学   美文   伦理   人格   毛病   小孩   老人   父母   少年   结构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