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方程式

#情感#婚姻,对中国人而言,意味着什么?爱情瓜熟蒂落?性的合法需要?繁衍本能?男女双方人生重要的投资?男女双方家庭的重要的投资?婚姻对中国人而言包涵的东西了太多了。因为伦理上需要温情脉脉,所以把婚姻双方真实的目的都遮掩了。可是在中国人心理上对婚姻有着潜在的评估和理解。很多人感叹如今的婚姻像做生意一般。是的,剥开伦理的这层表皮,男女双方甚至男女家庭双方有一种类似于计算公司一样的评估。这就是文章标题所说的婚姻方程式。

所谓婚姻方程式,是指男女双方或者加上双方的家庭,在对各自的年龄、相貌、才能、性情、家世、财产、工作等其他因素进行评估后,达到心理状态上的平衡,因此结成婚姻。如果不能达成平衡,则不能结成婚姻。也即如下:

年龄+相貌+才能+性情+家世+财产+工作+其他(男方)= 年龄+相貌+才能+性情+家世+财产+工作+其他(女方)。

然男女双方对各种因素的权重看得不一样,比如男方,家世、财产所占的比重甚大,女方年龄、相貌、性情所占的比重甚大。当然,自愿卖身为奴或妾,或被选如宫中,或做了别人的小三,或别先去做了压寨夫人、或被迫做了面首,不在此次讨论之列。

我们来说一个典型的例子,即所谓的和亲。自以为泱泱大国的中原王朝不胜北方游牧部落的骚扰。双方谈判,和亲已成秦晋之好,岁币是少不了的,嫁妆也是丰厚的。来往文书的口号呢,做女婿的总要温和一点,恭敬一点。好了,公主嫁过去了。至于这个单于太老了,太丑了,而且膻味也太重了一点。又是苦寒之地,饮食语言都不习惯。公主年纪轻轻的….如何渡过?公主有的挑了吗?如果幸运碰上一个对自己还不错的,比如突厥的钵略托可汗之于千金公主,原本爱惜的,可使公主自己娘家没势力了,后周的宇文宗室已经被隋文帝杨坚杀得精光了。可汗后来也只能迫于隋朝的压力把她杀了。**公主则就硬气多了,甭管颂赞干布后宫纳了多少个国家的公主,后宫还是以她为尊的。政治婚姻里面年龄、相貌、才能、性情、财产、工作都不重要,政治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在魏晋南北朝,门第之风盛行的时候,在婚姻上更显突出。士族和寒门基本不通婚,假如哪个高第之家破了此限,将会被视为士族的耻辱。梁武帝时,北齐的侯景纳降,要求娶王谢家千金;梁武帝好言安慰说:“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侯景大为恼火,发下毒誓:“会将吴儿女以配奴!”后来他率兵攻下健康,要娶哪家的千金娶哪家的千金。生杀予夺的大权掌握在他的手里,王谢之家便没有什么可以矜持的了。

唐高宗时的权臣许敬宗嫁女于岭南酋长的儿子及皇家奴仆之子,时人不解,于是,政敌弹劾他,说他为图钱财不惜将女儿远嫁酋长之子。他被降为郑州刺史,可见当时对门第的看重。

历代都有不少有权有钱的太监在宫外像正常男人一样成家立业,三妻四妾,作为男性本身的因素的权重几乎为零,他的财产工作(权势)当然也就占据了绝对的比重,至少在女方和她家庭的心理方面达成了平衡。至于女人后来可能偷了府里的小厮之后,把女人本性的需求看作比物欲更为重要,而这是太监是万万给不了的,方程式不能平衡了,那就预示着婚姻要出问题了。

过去的读书人编了很多才子佳人的故事,有情人终成眷属。难道不可信吗?

红楼梦中贾母对此做了深刻的批判:

“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 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

科举盛行的两宋,到时经常有富贵之家在红榜之下招募女婿,不顾身份公开为之广告。看起来确实才子佳人,可实际上科举及第本身就意味着丰厚的财产和优渥的工作。也就是现在说的绩优股。

那位说,你婆婆妈妈的说了这么多,究竟要说什么,

婚姻,对男女双方或双方的家长本质而言,说破了,确确实实是一桩生意,不过基于中国人特有的心理结构,用感情包裹一下,大家都舒服一点,安心一点。

假如有女士圆睁杏眼,真该死,呸呸呸,诋毁我们心中纯洁的爱情。爱情大约是有得的吧,只是稀少,所以才会打动人心。我们看过不少这样的新闻,某单身富翁,委托某机构公开征婚,诸如要求年纪,是否处女,三围比例,才能,性情等等均有详细要求,应者云集云云,又如,京城的很多老头老太太拿着子女的相片聚集在公园,替子女相亲,事先进行条件设定,比如年纪、户籍、学历、房车等进行过滤,有符合条件的面进行商议,如同集市做买卖一般。又比如说农村相亲,男女双方家长议定结婚条件,比如房屋几间、车子品牌、礼金多寡等等,从心理上的估算转换成纸面上的计算。这难道不是这个社会风俗的集中反映吗?

有人反驳,按照你的理论,那结婚后男女双方的生活状态又怎么用方程式解释。

我这方程式妙就妙在这里,能把双方包括双方家庭在漫长的婚后的状态也能解释清楚。

这里面有两个变化,其一婚前评估,对这些因素评估的肯定会出现偏差,如果偏差太大,等号就不能成立。比如单身富翁征来了一个符合要求的女子,可是结婚后发现他原来也徒有其表,负债累累,在女方和她家属中占重要位置的财产的权重陡然下降,婚姻的肯定难以继续。其二,这些因素本身就在不断的变化中,比如说,富翁是货真价实的富翁,美人也是货真价实的美人,可是过节几年美人突然发起福来,身材走了样,人老珠黄了,而且性情开始不温柔起来,富翁便心里开始觉得买卖做的太亏了,又不愿离婚发她一半财产,一部电视剧便可以开始了。

不说富贵豪门,拿普通人家来说,比如结婚后的工作收入开始严重失衡,女方竟然高出男方许多时,于是男人心里难保不紧张,而丈母娘心里明显有会有吃亏的感觉。这便是失衡的开始,如果男人的性情很好,懂得讨妻子和丈母娘的欢心,那么因为工作的权重损失通过性情补回来,重新形成一种平衡。再比如孩子出生,把公式中的其他换成孩子,如爷爷奶奶照看小孩,外公外婆不能不出力,则又可能形成平衡。诸如其他因此多率类似。

有人说,照你这般冷冰冰的解剖,夫妻感情何在?这就看性情了,情性占权重高,感情自然会融洽一些,若要追问家庭责任、道德诸如冠冕堂皇的,这就成了中国人婚姻的悲哀的内在原因。明明失衡了,同床异梦,难以为继了,却要因为财产、子女等因素张苦苦纠缠。所以,你看中国人的离婚跟做生意散伙一样,和平分手的少,反目成仇的多。

总之,方程式这些因素的动态变化通常会造成婚姻双方心理结构的变动。婚姻牵动的不仅仅是男女双方和孩子,背后是双方的家庭,如何处理婚姻过程中的心理失衡问题,世道人心一目了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方程式   婚姻   家世   权重   女方   美文   千金   相貌   性情   财产   富翁   年龄   因素   公主   家庭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