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影重温:远山的呼唤

旧影重温:远山的呼唤

上周周末,机缘巧合和孩子看了一遍老电影《远山的呼唤》。这部电影本来和我没什么交集,因为它生我未生,所以我没看过。孩子距离它更是跨越了世纪、万分遥远。但美好的东西,不分时代,就像好葡萄酿酒,也不必过分纠结年份,品质是关键,真情永不过时。

这部电影很多场景明明很冷,北海道著名的雪,嗖嗖的风,人们红着的鼻头,但不知道为何,我却从头到尾能感受到小桥流水涓涓细流一般的温情,温暖着苦难里的人们。

看着包着头巾的明子麻利勤劳的身影,我总是会不自觉想起妈妈那代人年轻时候的样子,多少母亲如明子一样,起早贪黑,家里家外,像男人一样负重前行,力所能及给孩子最好的照顾和教育。

旧影重温:远山的呼唤

看到高仓健骑马耍帅那段,我乐了。时代距离太遥远了,现在看真是土帅土帅的,就好像看到曾经骑着28大飞鸽,带着白手套的去相亲的我爹。那种感觉又温暖亲切,又喜感幽默。

那时候普遍不富有,却有着最淳朴的善良与美好心地,有着滑坡前的高尚道德,邻里和睦,偶尔拌嘴那也是生活调剂,不伤元气与和气。不像现在高楼里的很多人,住了一辈子,老死不相往来一辈子。

但不是说冷淡就不好,像我这样的不喜欢过多社交的人,很享受人潮人潮里的独来独往,也很喜欢不被打扰的车水马龙。每天上下班走过热闹的皇后街,宛如曾经走在西安的小寨十字,身边过去多少人熙熙攘攘,但你走你的路,愿意看风景看风景,目不斜视放空眼前也可以,都随你,不必在意任何人的注意。相反在小地方的街头,人们大多熟悉,走一路招呼一路,偶尔眼神不好分心没看见谁,没主动打招呼,可能就落下“这娃sa大”(陕西话意思是这人自大)。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叔本华

而且太过热络或者喜欢,会形成潜移默化的依赖,而一旦依赖,注定迟早是一种伤害,习惯了拥有,就会不习惯失去。站在时空的维度去俯瞰所有的拥有,不过是昙花一现弹指一挥,是意外是机缘,失去才是旷古的永恒,犹如宇宙星系里永恒和永不尽头的黑暗一样。

春风会化雨,心会患伤寒,这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恒久远的梦,曾出现在钻石的广告里,出现在婚礼的誓言里,也在三毛的文字里和我们的梦里。很多人做着梦长大,被现实一步步叫醒,修正改进,成长也好成熟也罢,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以正如尼采所说的:对待生命不妨大胆冒险一点,因为你终究会失去它。

旧影重温:远山的呼唤

经历的过程未必就是痛苦,而是进步,花要向阳开,人也要向前看。如果要向钱看,只要合法也没什么错,至少80%的日常部分也不会太差,尤其是对精神世界需求简单,对物质饱含深情的人,更为合适。

我们同情草履虫的单细胞低下,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不必烂施同情,也不必顾影自怜,生来世间,各有天地。当然很多对精神世界要求很高的人,是值得敬佩的,毕竟攀登高峰的路上,总有艰辛与苦难,但也有美景在等候。

少数人生而不凡,人杰鬼雄,高山仰止,大多数人生而平凡,就着朴树那一首《平凡之路》过完一生,各有各的好,无论哪种生活,无论多少成就或所得,幸福不过是心满意足。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那句:幸福的生活存在于心绪的宁静之中。

深以为然。

旧影重温:远山的呼唤

远山的呼唤很久远,却依然朴实动人,平凡人为了美好生活所付出的努力,依然值得尊敬。珍惜眼前的所有,过好眼前的每一天,问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朝着那里前行,要么总有一天抵达,要么在路上。两者状态,都是最好的,窃以为后者更佳。没有什么比心有希望更喜悦的事情。

新的一天,努力吧。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伊甸山梧桐雨,一位暂居新西兰的80后妈妈,热爱极简生活且持续分享中,下篇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北海道   尼采   古罗马   朴树   草履虫   新西兰   机缘   人潮   美文   苦难   眼前   平凡   温暖   不好   努力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