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传承-一文化血脉的流动

流动的河

文/禾水

上海回来两天了,樊老师的作业却没着落。

大都市的校园,小小的,寸土寸金,绝没有我们学校那么土豪;大都市的班级,也不大,三十个,是他们没生源?肯定不是。八年前去宁波惠贞书院,也是三十个的小班;大都市校园静静地,幽幽的名曲在校园里流淌。都市之中,三千红尘。围墙之内,却似静雅幽然,走在其间。文化的却从远远的地方流来,又向远远的地方流去。这是惠贞书院和这里给我的感觉。

《泊船瓜洲》,我上过,上过好多次,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感诗情,悟诗境,五步学诗法。一个套套套住所有诗,也似套住自己,套住学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知道。却不知何为吟。这次才知,吟可以比读更高,吟近于唱。能吟出情,吟出境,吟出古人的风韵;吟诵之中,诗人遥望江南,草长莺飞,柳绿桃红的境,一片思乡的情,从八百多年前宋缱绻而来,注入学生的心灵,然后从他们的口中,笔头,眼角,眉梢散发开来。那一刻,他们便似王安石。

教育之传承-一文化血脉的流动

我想,他们吟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来。"肯定是豪情满怀,吟"巍巍兮若泰山,娥娥兮若江河。"也必若山雄,若水绵,而钟子期和的知音之情之河流也跨过千年,流入了孩子们的心中……

每一个心灵都需要本民族这些经过千百载淘冼的传世名作中所包含精魂的淘洗,而长大。而我们的文明也这样远远流来,远远流去。

戴老师是用古诗文唤醒孩子心中的灵魂。

或许语文本身没那么重要,只有将语文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才重要罢。

但语文是重要的,他将文明的精华记下来,流淌下来,钟子期和伯牙的故事一代一代流传,流到民国,就变成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之间的故事,主题曲《知音》,一一山青青,水碧碧……青新秀丽,委婉绵长,伴着古筝的伴奏,古韵悠远,也曾注入我们的心灵,张赵之情,亦友亦爱,《知音》中的爱,也曾打开我的心灵,滋润了我。

教育之传承-一文化血脉的流动

爱能滋润一切的心灵。戴老师是极有爱心的,一个小姑娘,外地来的,母亲是个留美博士,在上海却是全职母亲了,博士的眼目自是高的,教她女儿的英语老师,她指导教英语的老师说:你连美式英语还是英式英语都分不清,怎么教?对教她女儿的科学老师,她指导说:这不是体验式教学,你不能这样灌输!对数学老师……

可她女儿每次到校,都是披散着头发,我实在想不出来,一个漂亮的少女,穿着漂亮的裙子,背着漂亮的书包,披头散发,一定如一株玉立的柳,风卷满树的柳枝吧。戴老师没有责怪孩子,也没有批评她的母亲。而是将小姑娘请到办公室,用梳子将孩子的头发梳得光光的,用缎带把头发扎得齐齐的。

我想,戴老师在做这个动作时,他心中肯定充满柔情,充满快乐,那孩子不似他的学生,而似他的女儿。

第二天,女博士女儿头发梳得光光的,还扎上蝴蝶结,戴老师这样说。

戴老师把爱传给孩子,孩子将爱传给母亲。博士做学问不错,爱孩子却不一定了。

每个大师,王燕骅,丁有宽,魏书生,支玉恒……都很爱学生。

每个教育家犹甚。

陶行知先生把四颗糖果先后放在那个打架男孩手中,和戴老师给这个小姑娘扎头发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想,在戴老师帮孩子扎头发发生之后,这个孩子,死心塌地地喜欢上了他,他的课。

以致于博士妈妈也和女儿一起,爱上吟诵。

教育之传承-一文化血脉的流动

文化流成一条河,文明流成一条河,爱流成一条河,人生也会在爱中流成一条河,流向自信,流后快乐,流向幸福满怀,流向大海,春暖花开。

而我从上海回来,坐在桌前,拿着手机,完成樊老师的作业。

教育之传承-一文化血脉的流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作业   头发   英语   血脉   大都市   流向   知音   美文   小姑娘   语文   博士   女儿   母亲   心灵   老师   孩子   文化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