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香色输菊下


一秋香色输菊下

“一秋香色输菊下,三九寒天到春边。”,这是史河无我居士今天在今日平台里,与好友的《菊联》对句,现已将此楹联记录在本人的杂感文集《我的青花我的瓷》中。华夏国人喜爱菊花,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们钦佩它,赞吟它,描绘它…。“季秋之月,菊有黄花。”亦是“蟹肥菊黄”时候到了!


一秋香色输菊下

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是非常风雅的一回。这一回里,大家吃螃蟹,赏菊,写诗。这一回的回目里有“林潇湘魁夺菊花诗”。在这一回里,林黛玉的三首诗被李纨评为前三。这三首诗分别诗《咏菊》、《问菊》、《菊梦》。我们来再次欣赏一下吧!

《咏菊》。

“无奈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林黛玉是一个满腹才情的女子,从上述三首诗里,我们看到她借菊花咏诗而表达寄托出了她傲世的情怀,刻画了她凄迷感伤的心绪,同时也表现出了她坚贞不屈的性格!

林黛玉《咏菊》诗里所云“陶令”,指的就是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啊!


一秋香色输菊下

据《晋书陶潜传》记载,陶渊明终身唯一一次出仕,在上任第八十一天,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视察,就是上级派人视察。也许不仅仅只是东晋那个时候啊!当时东晋官场的惯例是地方官要贿赂、巴结督邮,还得穿戴整齐恭候在城门外。当时,有个下属提醒陶县令,应该送一些财物给督邮,并举行欢迎仪式。

陶渊明叹息一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耻于巴结权贵,说完之后,陶渊明就取出自己的官印,并且写了一封辞职信,离开了彭泽,而彭泽县令这个官职陶渊明只做了短短八十多天。

陶渊明特别爱菊,也是爱咏诗赞美菊花的诗人。

在《陶渊明集》里记录了他的咏菊诗《和郭主簿二首》,从诗中的描述,可以了解到诗人的闲适生活,充分展示了闲适自足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恬淡自甘的心境。诗中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古代幽人的企慕,既表现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也衬托出诗人芳洁贞秀的品格与节操。

《和郭主簿二首》

其一

蔼蔼堂前林 ,中夏贮清阴 。

凯风因时来 ,回飙开我襟 。

息交游闲业 ,卧起弄书琴 。

园蔬有余滋 ,旧谷犹储今 。

营己良有极 ,过足非所钦 。

舂秫作美酒 ,酒熟吾自斟 。

弱子戏我侧 ,学语未成音 。

此事真复乐 ,聊用忘华簪 。

遥遥望白云 ,怀古一何深 !

其二

和泽周三春 ,清凉素秋节 。

露凝无游氛 ,天高肃景澈 。

陵岑耸逸峰 ,遥瞻皆奇绝 。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

衔觞念幽人 ,千载抚尔诀 。

检素不获展 ,厌厌竟良月 。

陶渊明在隐居柴桑后,他常常“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怡然自乐。传说有一年的重阳节,先生坐在屋旁的菊花丛中,摘菊盈握,久久欣赏着,不愿离去。恰在先生陶然忘情之际,有友人送来了美酒,先生便在花丛中就地痛饮一场而大醉归去…。自从陶渊明如此赞赏而钟情菊花之后,人们也就把菊花称为“花中隐士”,视之为隐逸高雅的化身啊!


一秋香色输菊下

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写道:“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这一说法最早就是应该出自于陶渊明啊!菊花不仅被誉为“花中君子”,还被誉为“花中隐士”。据史河无我居士认为,这最主要源于“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先生对菊花的偏爱呀!

华夏之菊花,据考据已经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记录。《礼记》、《山海经》等古籍中,都有关于菊花的记载。屈原在《离骚》里,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令史河无我居士心驰神往啊!


一秋香色输菊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周敦颐   晋书   秋菊   山林隐逸   彭泽   隐逸   县令   华夏   东晋   隐士   闲适   居士   美酒   美文   菊花   诗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