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元节”的传统内涵


浅论“中元节”的传统内涵

中元节,即为民间所谓之三大冥节之一,又称呼为七月半。中国三大冥节又称呼为三大鬼节,即清明、中元、寒衣。而华夏民族之农历七月,人们习俗上称它为鬼月,谓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众鬼可以出游人间。

浅论“中元节”的传统内涵

其实“中元节”,主要是个祭祖的节日,在逐步完善、流传的过程里,并且派生附会出不少关于此节日的神话传说。

浅论“中元节”的传统内涵

《道家大辞典》记载:“道家以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定为地官大帝诞辰。《修行记记》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日,日夜诵经济度,饿鬼囚魂亦得解脱。”

浅论“中元节”的传统内涵

可见中元节原是道教节日,为地官大帝圣诞。又道教《三官经》记录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浅论“中元节”的传统内涵

华夏之域,历代建有许多三官庙、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宫等,用以专门供奉三官大帝的庙宇。

浅论“中元节”的传统内涵

"三元"是"三官"的别称,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即元宵节),是天官大帝诞辰;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是地官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下元水官节",是水官大帝诞辰。

浅论“中元节”的传统内涵

现在在民众里,知晓率较高的“盂兰盆会”,也是关于该节日的著名的传说。“盂兰盆”原为天竺语言,其意为“解救倒悬”,传说释迦弟子目连见其母在地狱倒悬,求佛超度,释迦要他在七月十五日这天,备百味果食,供养十方僧众,使其母解脱。于是七月半又形成了“盂兰盆会”,且流传甚广…

浅论“中元节”的传统内涵

在七月十五日还有一项重要活动,那就是放河灯。在民间也常写为放“荷灯”,是华夏民族之传统习俗,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

浅论“中元节”的传统内涵

它流行于汉、蒙古、达斡尔、彝、白、纳西、苗、侗、布依、壮、土家族地区,各地在三月三、乞巧节、中秋节晚上水边,常放河灯。其实起初放河灯,大多由寺院兴起,后来传入民间。

浅论“中元节”的传统内涵

而道教、佛教在夏历(农历)七月十五(也称七月半,鬼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举行宗教节日时也常放河灯,因此一般人误认为放河灯是宗教活动了。

浅论“中元节”的传统内涵

在民间亦有很多形式别样的“荐新祭祖”的节庆活动,其意义与“中元节”的主旨是相同的,如“麻谷节”(河北)、“田了节”(广东)、“鲜果节”(布依族)、“抢猪节”(畲族)、“丰年祭”(高山族)、花衣节(广东)、施孤节(广西)……

浅论“中元节”的传统内涵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道教、佛教,还是民间的、各民族的这类节俗,都是围绕着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庆丰收、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相同的目的展开的。自魏晋以来,佛道融合,将神佛混为一体,已是民间普遍信仰。

浅论“中元节”的传统内涵

又因为这些活动基本都定于七月十五这个日子,所以它们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而逐渐形成了华夏民族的慎终追远、具有博爱精神的“中元普渡”之传统习俗。

浅论“中元节”的传统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中元节   达斡尔   高山族   布依   畲族   中元   释迦   道教   佛教   华夏   道家   诞辰   大帝   美文   内涵   节日   民间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