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很累,但也很甜

今天开始,和朋友们一起共读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欢迎大家围观,一起共同讨论。

生活很累,但也很甜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所写,他毕业剑桥大学,有二十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在亨利管理学院教授心理咨询课程。该书是根据他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再结合知识凝聚而成。他巧妙地借用了经典童话《柳林风声》中的动物形象,记录了蛤蟆先生的十次心理咨询活动,向读者展示了心理咨询的标准模板,书中的心理咨询师苍鹭其实就是作者的化身,而蛤蟆先生经过十次的心理咨询活动,逐步内化,认识自我、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从最初的“儿童型状态”成长到“成人状态”,得到了治愈。我们跟随蛤蟆先生,感受一次心灵的治愈之旅,审视自我,找回自信。

生活很累,但也很甜

心理学家荣格说:“没有一种觉醒是不带着痛苦的。”

你的不快乐是因为你还没有处于“成人状态”,而是处于“儿童的状态”或者是“父母的状态”。

书中告诉我们,我们的不快乐根源是我们常处于“儿童状态”或者“父母状态”,没有真正进入“成人状态”。

1.儿童状态

生活很累,但也很甜

苍鹭说:“我想,真正让人惊讶的是我们成年后有多少行为是从童年学来的。你只要想一想,就会发现这其实非常明显。童年体验到的是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觉。”

“儿童自我状态”包含了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哪怕我们长大后,在一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下,我们就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巴甫洛夫的著名实验:每次给狗送食物以前打开红灯、响起铃声。 这样,经过一段时候以后,铃声一响或者红灯一亮,狗就开始分泌唾液。这种习惯变成了一种自动反应。我们儿时的经历和感受也是如此。已经潜移默化在一个人的内在行为,成了一种条件反射的行为。儿童情感感受更多来自于顺从和依赖父母,这种感觉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他们永远都没有真正长大成人。

2.父母状态

生活很累,但也很甜

“‘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和评判标准。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处于这种状态通常是自我感觉良好,都是挑剔或者教育别人。如同一个法官一样,一直在控诉别人,有时候也在谴责自己。

蛤蟆先生拿几个要洗的领结去干洗店,柜台的女士看了一眼说:“你需要的不是干洗,是围兜。”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自觉地处于了“父母状态”,习惯性地对别人发号施令,用自己的行为指导他人的行为。

3.成人状态

生活很累,但也很甜

成人状态下,我们更多是得用理性思考问题,用理性的方式来行事,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为自己所用,能独立思考当下问题,评估自己的行为,有倾听能力,不再动不动就驳斥别人。处于成人状态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懂得让自己快乐。

在苍鹭的帮助下,蛤蟆先生慢慢学会了自主思考,自己做出决定,这是他得到治愈的关键所在。

以上三种状态是一体的,儿童、父母、成人状态,人格的结构,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分开。前两种都有情绪化的地方,后一种理性大于情绪。每一种状态都很重要,都有生存的价值。处于前两种状态的时候,我们无法学到任何新的东西,在“儿童状态”时,只能体验到童年的感受,好的坏的都有;在“父母状态”下,都是在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让别人接受。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所以人无法进入“成人状态”,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可以,“成人状态”是无法强迫进入的,只能靠自己或者别人的不断鼓励。蛤蟆先生的十次咨询活动就是苍鹭不停地鼓励他去思考去发现从而让他主动进入“成人状态”,蛤蟆先生的治愈其实就是一个走出“儿童状态”、“父母状态”,进入“成人状态”的一个过程。要怎么做呢?我们明天再继续。

生活很累,但也很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巴甫洛夫   柳林   苍鹭   不可避免   心理医生   蛤蟆   心理咨询   美文   成人   理性   童年   情绪   父母   状态   自我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