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游牧民族-《燕云台》观感(2)

重新认识游牧民族-《燕云台》观感(2)

  如果把《燕云台》当历史剧来看,我们还可以有另一个视角,从中可以重新认识游牧民族。从中学起,我们就开始学习中国历史,但少有中国历史提到辽、金…等少数民族统治的部分,多半只是作为外部入侵的北方游牧民族。从而有了大家熟悉的杨家将、岳家军等等民族英雄的故事。


重新认识游牧民族-《燕云台》观感(2)

可中国历史并不等同汉民族的历史,史上同时统治长城南北的朝代都不是汉族政权(连唐也是鲜卑混血)。汉人虽遭歧视,但骨子里认为自己比起北狄、西戎、东夷来,更有文化。即使为了和平通婚,往往也都是假公主。满清就不同了,他们是真的和蒙古贵族通婚,并借助宗教、人口政策、通商条件等约束其它游牧民族的发展。

重新认识游牧民族-《燕云台》观感(2)

  长城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相互塑造留下的痕迹。它与400毫米降雨线基本重叠,也就是它以北就不适合农耕,而草原生活看似浪漫,实则更加艰难。远离海岸线的大漠气候很差,灾年,这些强悍的牧人为生存,向南抢掠几乎是必然的。看看长城内外的人口密度就能理解了。

重新认识游牧民族-《燕云台》观感(2)

看这部片,还是有明显文化冲击的。比如,喜隐父亲因谋反被赐毒酒,他却可以被放出来。新上位的耶律贤明知他野心不死,还封他为王。长辈屋质大王在背后平衡着三支皇族的力量,罪不及子孙的传统与汉人政权的诛灭九族,实在差太远了。

重新认识游牧民族-《燕云台》观感(2)

  弯刀也是草原游牧民族的特色,更适合马上作战。受力时更不易折断。不仅有骑射和弯刀方面的优势,游牧民族的移动成本极低。部落就是准军事单位。

重新认识游牧民族-《燕云台》观感(2)

  此外,太平王之类的贵族都有孝忠于自己的军队。这与汉人帝国也非常不同。整个联盟更加松散,所以如屋质大卫所说,平衡对族群的整体和平很重要。这些都与汉制非常不同,推行汉制,就是想用基于儒文化的帝制改造部落传统。

重新认识游牧民族-《燕云台》观感(2)

  萧斯温是平衡政治的高手,三个女儿嫁给了三支皇族,可立于不败之地。松散的部落,懂政治就是“滚力量的雪球”。团结越多,就越容易团结更多。职场小白们是不是从中悟到了些什么?

重新认识游牧民族-《燕云台》观感(2)

  最后一个平衡是萧燕燕的。爱情与事业、契丹与汉、家庭与后位、族规与汉制,姐妹情与皇权…,仔细看,这部戏里有各种各样的平衡,它们并不完全等同于我们习惯的那个文化圈,“契丹文化”也是这部剧的看点之一,你同意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游牧民族   契丹   向南   大漠   汉族   弯刀   长城   农耕   皇族   观感   汉人   松散   美文   政权   贵族   部落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