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伟|高邮的生活美学

袁俊伟|高邮的生活美学

袁俊伟|高邮的生活美学

袁俊伟|高邮的生活美学

与已是热门旅游城市的扬州相比,相距仅几十公里的高邮低调、平实,仍是一座能够从容过日子的小城。它在历史与当下、艺术与现实之间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并不刻意渲染什么,祠堂、衙门、老街也好,古今名人轶事也好,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高邮的生活美学

袁俊伟|高邮的生活美学

袁俊伟|高邮的生活美学

01

● 水气与文脉

高邮是一座江北水城,周身带着一层水雾之气。高邮湖并不是高邮唯一的水源,还有京杭大运河自北向南流过小城的西侧,运河的西堤也就是高邮湖的东堤,二者自古就是悬湖和悬河,是治理淮河流域水灾的一个重点。

袁俊伟|高邮的生活美学

高邮作家汪曾祺说,自己作品里“水味儿”,来自于家乡的湖河。据他回忆,当年运河的河底和城墙垛子一般高,他幼时常到运河堤上去玩,可以俯瞰堤下人家的屋顶;县境内有很多河道,出城到乡镇去大都是坐船,村子里几乎家家都有船。汪曾琪的老乡——宋朝诗人秦观,在《送孙诚之尉北海》中写道:“吾乡如覆盂,地据提楚脊。环以万顷湖,粘天四无壁。”

秦始皇灭亡楚国后,在此地筑了一个高台,设了一个邮亭,这就是高邮名称的由来,亦称秦邮。汉高祖时期,高邮置县,一直延续至今。位于高邮南门大街的盂城驿,建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京杭大运河开通之后,高邮驿站的地位更加显著,往来的官员、商人、文人骚客都会在此停留,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使得高邮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孕育出一条至今仍然鲜活的文脉。

袁俊伟|高邮的生活美学

从盂城驿所在的南门大街往西走上几步,就到了大运河的堤岸边,当年的古运河航道上,仍有很多百吨货轮穿梭往来。当年,位于运河边的高邮逐渐发展成为颇有规模的商贸中心,商贾云集,沿街市场林立,河中跑船,河边办会赶集,南门大街的青石路面上留有很多独轮车的轱辘印,讲述着昔日的繁华。

除了带来经济的繁荣,这段运河也见证过不少历史兴衰。南宋时期,文天祥曾两次过高邮,第一次是德佑二年(1276年),元军压境,他奉旨去和谈,被元军扣押在镇江,后来设法逃亡,经扬州到高邮,再辗转经泰州、南通等地,逃回温州;第二次是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灭亡后,文天祥沿大运河被押解回北京,再次途径高邮,感怀身世浮沉,写下了《高沙道中》明志:“夫人生于世,致命各有权。慷慨为烈士,从容为圣贤。稽首望南拜,著此泣血篇。百年尚哀痛,敢谓事已遄。”高沙也是高邮的别称。如今在高邮还有一个以文天祥命名的广场。

袁俊伟|高邮的生活美学

花两块钱,就能从南门渡口坐船前往运河中间的河心岛。岛上的镇国寺唐代曾是皇家寺庙,庙里的镇国寺塔也被称为“南方的大雁塔”。

清乾隆时期的《高邮州志》记载:“镇国禅寺,在州城西南隅,寺外有断塔。唐举直禅师建,国朝顺治丙申寺毁于火,雍正二年邑人贾国维重修。”举直禅师便是唐僖宗那位当了和尚的弟弟,方志上说:“唐举直禅师,懿宗子僖宗弟也,行脚至高邮,得太平仓基地,亟请于朝。诏以其地为镇国禅院,居之,仍赐号举直禅师。”

袁俊伟|高邮的生活美学

镇国寺塔是一座方形七层楼阁式砖塔,高35.36米,顶端塔刹有一尊青铜铸的葫芦,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1956年大运河拓宽时,宝塔险被拆毁,周恩来总理下令“让道保塔”,使它得以继续矗立在大运河中,护佑两岸百姓。

袁俊伟|高邮的生活美学

高邮城东有一座文游台,曾是苏门学士秦观读书的地方。如今提起高邮,文学青年们会立即想起汪曾祺,而古时文人们到了高邮,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秦少游,他的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就是写于高邮。

文游台上还有一座四贤祠,《高邮州志》记载:“宋苏轼过高邮,与寓贤王巩、郡人孙觉、秦观载酒论文于此。时郡守以群贤毕集,颜日文游台。”四贤祠就是为纪念这四个人而建。文游台也是高邮地势最高的地方,如果没有现代城市建筑的遮挡,从台阁上的“山抹微云”楼往西望去,能看到碧波浩渺的高邮湖,切实感受古人眼中“环以万顷湖,粘天四无壁”的宏大景象。

袁俊伟|高邮的生活美学

袁俊伟|高邮的生活美学

02

● 东大街的文学地图

高邮这座小城到处都有汪曾祺的印记,反过来也可以说,汪曾祺的小说里全是高邮的味道。

袁俊伟|高邮的生活美学

东大街是高邮最有烟火气的地方,人民路沿线的众多小巷极为热闹,沿街的店铺依旧是旧时光景,让人想起《受戒》里的描述:“肉铺里挂着成边的猪,一个驴子在磨芝麻,满街都是小磨香油的香味,布店,卖茉莉粉、梳头油的什么斋,卖绒花的,卖丝线的,打把式卖膏药的,吹糖人的,耍蛇的,叫人什么都想看看。”

在这里经常能发现汪曾琪小说中出现过的地名,让人在文学和现实之间有些恍惚。比如大淖巷。汪曾祺曾写道:“这地方的地名很奇怪,叫做大淖。全县没有几个人认得这个淖字。县境之内,也再没有别的叫做什么淖的地方。据说这是蒙古话。那么这地名大概是元朝留下的。”其实淖就是一片大水,说是湖泊,似是不够,比一个池塘大得多,每至春夏水盛,颇为浩淼。沿着大淖巷走进去,尽头处果真有一片大水,叫作‘大淖河’。”

大淖巷西边是草巷口,可通到大淖河,汪曾祺说,这里当年是高邮北乡人给城里人送芦草时经过的,淘气的孩子会趁挑草人不注意去耙上一把草,所以当地人把不听话的小孩叫作“耙柴鬼子”,汪曾祺小时候也没少淘气。巷子里铺着青石板,两侧开有米行、草行、蛋行、八鲜行、水炉子铺、剃头店……大多是经营了几十年的老店。

袁俊伟|高邮的生活美学

当地人把大淖巷和草堂口所在的这条大街叫“东头街上”,当年是高邮的闹市区,沿街各种店铺、小摊覆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一应俱全,连万顺酱园店、诸家棉花店、保全堂药店等算是大商号,其中保全堂药店就是汪曾祺家的产业。

一早一晚,常有老人把炭火炉子拉到街边来,端一张板凳,摇一把芭蕉扇,一边生炉火,一边跟街坊领居聊天,街头巷尾烟雾弥漫,人们走过时好似腾云驾雾一般。不一会儿,卖小菜的、卖咸鸭蛋的也都加入了聊天的队伍,散场的时候,还给每人送上几枚鸭蛋回家尝尝鲜。

高邮的咸鸭蛋极为出名,汪曾琪那篇《端午的鸭蛋》功不可没。“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在东大街的很多巷子口都能看到这样的经典场景:一个身穿老头衫的大爷,支起一张小桌,放一个白瓷盘,上有两枚四瓣切好的咸鸭蛋,双黄,蛋白膏红,红油从蛋黄里淌出来,流到蛋白、淡青色的蛋壳上,在白瓷盘上聚成一汪;大爷在小酒杯里倒上一杯洋河大曲,用筷子蘸一点蛋黄油放在嘴里,然后砸吧一口酒,脸上洋溢着一种给个神仙也不做的得意之情;桌上的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放着京剧《沙家浜》,那是汪曾祺参与改编的。

袁俊伟|高邮的生活美学

袁俊伟|高邮的生活美学

03

● 去汪曾祺家做客

我到了高邮,直奔东大街。路口的大泡桐树下有一个小吃摊儿,两个老人支起两口锅,一口是沸油炸臭豆腐,一口是浓汤煨豆腐,豆腐很便宜,一块钱三块,也连带着卖些高邮鸭蛋。排队的人很多,还有人大老远地开着电瓶车赶过来,人还没到跟前,声音先飘来了:“师傅啊,要个三块钱的炸豆腐。”摊主点点头,晓得这是要当下酒菜,顺便在打包好的豆腐里扔进一小袋花生米。高邮方言不像别处的江淮官话那么硬气,带着一点诙谐和韵律。

袁俊伟|高邮的生活美学

摊主问我:“外乡人,你来干嘛啊?”我说:“来看汪曾祺。”他点点头:“沿着这条老街走,前面那条巷子口就是了。这老头儿,找他的人可真多啊。”我不禁笑了起来,一个人去世20年之后,还能真切地活在故乡人的生活里,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那条巷子就是竺家巷,巷子口的那幢二层小楼,门口挂着“汪曾祺故居”的牌子。侧楼的房门开着,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大爷坐在藤椅上,同汪曾祺长得极像,他是汪曾祺同父异母的弟弟汪曾庆,今年八十多岁了。

屋子里摆着一张黑色方桌,上面有一个老式钟表、一副台历、一包香烟,桌下有一沓报纸,藤椅后面的地上堆着不少酒瓶。汪大爷笑着说:“小伙子看到这两间破房子,是不是很失望啊。”他告诉我,汪家祖上曾有两千多亩田产、近百房屋,后来连同那几家药铺都没有了。

袁俊伟|高邮的生活美学

汪曾祺离开高邮前往昆明上大学时,汪曾庆才两岁,一别就是40载。20世纪50年代末,他作为社会青年下了乡,汪曾祺则作为后补右派下放到张家口,都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后来,汪曾庆回到县城,在疾控中心工作,他的胞妹也在医院工作,等于又做起了祖传的旧业。妹妹一家就住在隔壁。

谈起哥哥,大爷语气平静。我同他开玩笑:别人会不会拿你和汪曾祺比啊?他说:“这有什么好比的嘛,他是他,我是我,我现在不是活得比他长了嘛。”说着自己也笑了。

汪曾祺一家都喜欢做菜,汪曾庆也不例外,如今他依然喜欢自己去巷子口买菜,然后亲自下厨。他家平台上有一间阁楼,“闲来可上去坐一坐,听听风声,喝点儿小酒。”阁楼上有哥哥汪曾祺为他写的一副对联:“金罂蜜贮封缸酒,玉树双开迟桂花。”

离开时,大爷把我送到门口,握着我的手说:“怠慢了哦,有空再过来玩啊。”我又回头望了一眼大门上的对联:“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这两句出自宋朝理学家程颢的《秋日》:“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我想,理学家口中安于本心的从容,应该就是汪曾祺的人生意境吧,同时,也应和着这个苏北小城的生活美学。

● 撰文 袁俊伟 ● 编辑 张琳

● 图片 清溪 龙博士 袁俊伟

已刊《中国国家旅游》杂志

2018年8月刊

图文经《中国国家旅游》授权使用

其他任何平台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使用

违规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公众号:邮城女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高邮   老街   咸鸭蛋   大运河   禅师   沿街   鸭蛋   巷子   南门   运河   美学   美文   大爷   小城   豆腐   当年   地方   袁俊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