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大家都去做这件事,你不做就心里发慌

崔礼山

九月,一个孩子即将去大学读书,问我英语四级考试需要多少词汇量。他决定尽快通过四级考试,然后一门心思学习专业课程。

不要因为大家都去做这件事,你不做就心里发慌

还没开学,也不靠英语吃饭,却如此着急备考英语,这种做法我坚决反对。

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来。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课,难度并不大。只要踏踏实实学习,考试成绩应该不错。之所以着急,可能是觉得越早通过考试,越能让人羡慕。

上大学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被别人羡慕吗?

英语是应用课、技能课,边学边用,边用边学才能不断提高,不然,学得快,忘得也快。就算考试成绩很好,也难以在竞争中和实际工作中出类拔萃。

考试是检验学习的手段,不是目的。考试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代表现在和未来。

不要因为大家都去做这件事,你不做就心里发慌

另外一个孩子,特别讨厌我的教学方法,人在曹营心在汉,然而,却从不逃课。我问为什么不去图书馆自学,她说害怕影响平时成绩。就为了百分之十的平时成绩,逼迫自己坐在课堂上,而我教的东西一点都听不进去,这样做得不偿失。

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我不会因为不上我的课就故意降低学生的考试成绩。

不必为了讨好老师才上课,应该为了提升能力、积累知识而上课。

循规蹈矩难成大器。优秀的人通常是打破规则、特立独行的人。如果全红婵和别的孩子一样考大学,以她的文化课基础和智商天赋,肯定考不上985、211,甚至连普通大学也考不上。

不要因为大家都去做这件事,你不做就心里发慌

每个人都面临两个人生标准:主流标准和自我标准。谁都必须确定是做自己还是做别人。不要因为一个大学学历证书,就唯唯诺诺,战战兢兢,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在大学,学习知识需要,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选择目标。

首先是学习的能力: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大学毕业生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能力、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因为未来的世界会有很大的改变,所以熟悉旧知识不如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其次是练习与人相处的能力:第一次离开家门,会开始遇到很多人际间的矛盾,但是未来在社会里与人相处的能力会越来越重要。你必须培养与人相处的能力。培养的方法很多,打工、社团、交友都是方法。在学业上了正常轨道的前提下,你可以慢慢去培养。

不要因为大家都去做这件事,你不做就心里发慌

大学生应该找到自己的目标,不是说立刻,而是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在这里我给你们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们找到目标。

第一步:抛开所有阻碍,从专业出发,想想自己以后到底要做怎样的工作,或是怎样的事业。找一张白纸,把自己最终的决定记录下来,请不要犹豫不决。考研?考公务员?教师?技术员?业务员? 其他?

第二步:利用网络和人才市场招聘启事等渠道充分了解从事你定下的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其它技能。这些技能的理论知识大多数是从书本上学来的,你需要做的是按照从基础到精深的顺序给自己列出一个学习书录。这个也请你写在纸上。

第三步:按书录的先后给自己分配学习时间。当然,你能分配的大多数时间应该是自己的课余时间。并且将它落实到每一学期当中,让自己每学期都有一个学习计划,每个星期,甚至每天都有学习计划!

第四步:按照学习计划,脚踏实地去学习,并且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去实践。

不要因为大家都去做这件事,你不做就心里发慌

我相信,如果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目标,你们会过得很充实,会过得很忙碌,并且会得到很多。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

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

不要因为大家都去做这件事,你不做就心里发慌

吸取狄德罗的教训,不要让大学的统一要求胁迫你的整个人生幸福。不要因为大家都去做这件事,你不做就心里发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书录   狄德罗   睡袍   英语   美文   书房   技能   目标   能力   未来   孩子   时间   标准   知识   工作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