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政工——河南地矿局地矿一院野外分队记忆之十一

老 政 工

——河南地矿局地矿一院野外分队记忆之十一

文 | 宋宏建

老政工——河南地矿局地矿一院野外分队记忆之十一

庙岭建矿的先驱们 感谢作者提供本图

上图为庙岭建矿的先驱们:原河南省地矿厅地调一队队长孙喜成(居中)、副队长王秉仁(左六)、第一任矿长武根让(左五)、第一任支部书记刘志高(左二)等。

如果从部队当兵算起,刘志高任支部书记已有30多个春秋,在政工岗位上称得上是一位“老兵”。加之他已年近六十,仍坚持在野外分队任支部书记,因此人们都爱称他为“老政工”。

他时常告诫自己:不关心群众冷暖的领导,一点儿群众基础也没有,就做不好群众工作。

在河南地矿厅地调一队十一分队,职工群众们评价说,刘志高像慈母一样关心大家。为了让分队职工吃饱吃好,他亲自为大伙擀面条,包包子;职工突击任务回来晚了,他亲自为大伙烧开水,泡方便面,直到看着他们吃完才放心。每逢节假日改善生活,他都为每个职工都端上一杯酒,敬上一支烟,表示节日问候。野外青年职工找对象难,他都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恋爱机会,曾使一对出现了“危机”的恋人和好如初。职工住院,他都亲自到医院探望,对待重病号,他还要自己花钱买东西慰问。有个职工家里遭受不幸,他安排车辆忙送其回家处理。班子成员之间,他尽量为别人腾出时间,让其回家临时料理一些家务,而自己宁愿数月守在矿区。职工有了长途电话,工作再忙,他也要找到本人通话。有人要求加入党、团组织,连申请书怎样写他都乐于手把手或当面指教。分队分散在大山皱褶里的十五个工作点上,他对每个点都了如指掌,隔个三两天,他都要跑上一遍,拉拉家常,给职工送去一份温暖……

以上这些看似细微末节的小事,他都替职工想到了,做到了。他认为这是无声的思想工作,并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分队职工众口一词评价说:“刘书记是个大好人!”

老政工——河南地矿局地矿一院野外分队记忆之十一


分队年年评他为先进,他却年年压住不报。对待荣誉,他尽量推让;对待责任,他从不推脱。

“老”,往往是人生修炼的一种境界。刘志高就很有一些“老政工”的风范。在对待名利方面,从1993年从机关下到野外分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但他从未向大队上报过。之前,他在十二分队任支部书记时,同其他领导一起,努力摘掉了亏损帽子,使分队一跃变成人均上交万元的全队先进标兵单位,而功劳却记在分队全体干群头上。再如1995年,他就职的十一分队,创效益在全队名列前茅,他仍然把功劳归于分队其它领导和全体职工。对待荣誉,他一贯是能让尽量让,从不计较。去年9月份以前,是庙岭金矿选矿建设最关键阶段 ,他主动承担了车辆调度和部分基建施工、试车顶班等本该是行政领导负责的工作。在他看来 ,这是他为行政领导“补台”的应尽职责。

地调一队十一分队,是个拥有155名职工的大分队,副分队长就有3位。为了使年轻干部大胆工作,他时常出主意想办法,帮他们理顺头绪,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消除畏难情绪。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他总是主动承担责任,并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其总结经验教训。几位副分队长都这样说:“老板不在时,刘书记就是我们的总后台、大靠山、坚强后盾。有了难处,经他一开导,一切都迎刃而解。”分队长武根让说:“刘书记一来,我省心多了。好多事情,只用一个电话、一封信,事情就办了。”在分队长与支部书记之间,关系密切,配合默契,从不分谁大谁小,谁高谁低。讲风格,讲团结,讲纪律,讲贡献,使分队党支部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

老政工——河南地矿局地矿一院野外分队记忆之十一

多年的政工生涯,练就了他过硬的本领。有人说,只要是刘书记讲话,便从头记到尾,一句也舍不得漏掉。

俗话说得好,姜还是老的辣。有着30多年政工生涯的刘志高,做起政治工作来得心应手,经验丰富。同样是开会,他能把上级的“红头文件”水乳交融般地与分队工作和职工思想实际结合起来,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让人听起来够味,接地气,带劲儿,爱听,受鼓舞,很有一点宣传、鼓动家的风度。十一分队会多,诸如战前动员会、战后总结会、岗位练兵会、党员会、骨干会等等,名堂虽多,职工却不嫌烦。有人这样说:只要是刘书记讲话,(我)便从头记(笔 记)到尾,一句也舍不得漏掉。他是洛阳偃师人,儿话音多。他有一句名言,就是用儿话音区分的,大伙都会说。那就是:“我们搞地质的,一生就得想着为国家找大矿,卖大钱儿(e音)。要向前看,可不能向钱儿(e音)看!”

同样做思想工作,他却独有一套,并写日记概括为十种方法:一靠深情感动人;二靠表率带动人;三靠教育引导人;四靠谈心劝导人;五靠帮助取信人;六靠政策调动人;七靠纪律规范人;八靠人格影响人;九靠群众相信人;十靠活动振奋人。他总结出的这个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十做法”,得到了职工群众认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俗话说,人过五十万事休。刘志高不信这一套,别人都是年轻轻的就削尖脑袋从野外往机关里调,而他却在52岁那年,从机关里主动“请缨上山”。打这以后,他与野外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人作过粗略统计,四年来,他每年在野外工作都平均九个月以上。他说,只有这样做,才能为分队行政领导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大事,搞好生产经营。1995年,十一分队建成了全队首座正规化百吨金矿选厂,建设和试产期间工作格外繁忙。每到紧要关头,他总是身不离选厂,有时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到值班室打个盹儿,整个试车期间,就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破碎工段房,吸附车间里,尾矿坝返水改造工地,到处都有他挥汗如雨、忘我劳动的身影。论干劲,论作风,就像是当年的老八路,连年轻人也啧啧叹服。选厂试车以来,他原来的“将军肚”明显收缩了许多,上秤一称,体重整整下降了4.5公斤……

职工们评价刘志高说:这才是一位真真正正的、地地道道的老政工。

老政工——河南地矿局地矿一院野外分队记忆之十一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ㅡ END ㅡ

作者简介:宋宏建 河南地矿局文学老年。

关注头条号“等你FM”,更多精彩每天等你来。

本文为"等你FM"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地矿   河南   分队   野外   分队长   政工   全队   美文   书记   职工   主动   群众   机关   记忆   评价   领导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