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花开四季

当知青,讲知青,纪念知青。让我们一起倾听知青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作者:孙维真 原题:我的平桥三部曲

第二篇:花开红旗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来到了插队的第四个年头,也就是 1971年的夏季。落叶化春泥,高庄添生气。能否再为红旗大队争光添彩、绽放花朵,也是我们每一个知青梦寐以求的。就在这一年,农村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打三反”运动。公社组建的工作队进驻了我们红旗大队。我、另一男知青和街北队的两个女知青被推荐加入。由从省党校下放的干部w处长带队(据说此人后来落实政策回宁还当了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我们工作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大队和九个生产队进行查账,我暂时离开了高庄,和大家集中住在邹庄生产队,开展具体查账工作。


一. 调令遗失

“一打三反”运动有条不紊地在农村进行着。也许是红旗大队只有单纯的种植业,基本没有什么副业,大多数生产队又过于贫穷,因此没有发现什么重大经济问题。查来查去都是一些打白条、吃喝过多、以及一些签字手续不全的疑问,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事情。当然,这也给那些“土皇帝”敲了警钟,搞得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对我们这些毛手毛脚的知识青年,也不得不刮目相看并敬畏三分。


我们四个知青虽然男女分住在队部公房两端,但还是在一起烧火吃饭,采用分工轮流值日。数月下来沟通交流并不多,相互开始有朦朦胧胧的想法,也许都以查账工作为重,就是擦不出什么情感火花,更谈不上相见恨晚,所以也相安无事。


一晃又过了两个月,查账工作已接近尾声。外界也不断传来有知青上调徐州煤矿,还有投奔亲友另谋出路的消息,这对大家的情绪上产生了剧烈的冲击,扎根农村的意志上也发生了动摇。我也不例外,只能不断写信向父母求救。终于,远在北京的姨妈伸出了援助之手,她们在湖北十堰二汽项目可以内部招工,而且很快就将调令寄了出来。我真是喜出望外,兴奋得一夜都难入眠,但没有收到调令之前又不能向同伴讲,因为这是对别人很残酷的打击。盼望了多年跳出“农门”,终于有了新的期盼。


自从有了盼头,我是天天往大队部跑,看有没有信函。一周过去了,仍然是杳无音讯。我又想是不是应该跑公社邮局查一查,因为寄调令都是用挂号信呀,对!必须去!我就不顾路途远、时间长了。一连三天,我每天去一趟平桥邮局,都是紧张担心而去,失望沮丧而归。家里也跟我一样着急,每天与姨妈长途电话不断,就是不知其然。

眼见就过了招工期,我是彻底绝望了。愁眉苦脸地走在大运河的护堤上时,我真是要跳下去的想法都有。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位于二支堆顶端的公社农科站,我想进去散散心也好,真是满肚的委屈及苦恼无处诉啊!后来我才知道,因为姨妈的信里夹了十块买花生米的钱,被谁毁信取走就不得而知了。这是坏事还是好事?是当“湖北佬”还是成为“南京大萝卜”好,至今我都想不明白。


二.副业花开

农科站的院子并不大,但一进去就被那五颜六色、奇形怪状养菌菇的瓶瓶罐罐深深地吸引住了。我顿时豁然开朗,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条万一走不掉留下来的退路。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我连忙向Z站长连珠炮地请教起来,从成本投资、菌种繁殖、培育条件到销售渠道等方面,一直谈到了夕阳西下,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那里。


站长是公社Z领导的亲哥,苏北农学院毕业后,一直迷上了菌种培植。但在当时这个专业却被打入冷宫,不受领导重视。他有英雄寻觅用武之地的渴望,而我也有在农村东山再起的念头,两人是一拍即合,力争实现推广种植菌菇这朵鲜花的共同愿望。


1972 年的初春,“一打三反”工作队结束了红旗大队的查账,w 队长临结束前向大队领导班子提出:不能单一发展农业,还要多种经营搞副业的建议。我见时机成熟,就借机行事,提出了种蘑菇的具体方案。真是水到渠成、及时抓住了机会,大队支书听了当场表态:“小孙就不用回高庄了,抽调到大队搞副业、种蘑菇。”


随即,大队部腾出四间草房,按照我现学现卖的要求,开始进行封房门、开气窗,搭建五层种植床,架设拔风烟囱。接着,又从各队筹积了一百多担牛粪,与斩碎的稻草沤了起来。大队长对来干活的人交代:一切都听孙“技术员”的。我到农村四年,还没有被领导如此重视和称呼过,不禁有些飘飘然了。短短一周内,蘑菇房设施全部就位妥当,床层也都铺上了沤熟的粪泥,万事俱备就只欠东风了。


我又把Z站长特意请来检查指导,并带来了亲自培育的蘑菇菌种。他非常高兴,连连赞叹进展太快了,现在的条件完全符合种菇要求。他弟弟还是公社主抓副业的领导,都多年没有实现推广的愿望,我们居然十几天就搞定了,简直太不可思议啊!听了他的评价,大队领导和我都会心地笑了。


接着,大队长又紧锣密鼓地抽调四人上来,协助我的工作。两个五十多岁有点文化的老汉和两个分别从街北、桑庄派来的女知青。我的个人爱情故事也就自此慢慢地开始了。


三 .收获双花

又经过我们一周的辛勤劳动,在确保恒定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雪白的小蘑菇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密密麻麻地从床层钻了出来,真是可爱极了。大家的汗水终于有了回报,外人和领导看了也都赞叹不已。我们又赶紧策划销路,研究如何能及时送到远在80里外的淮阴罐头食品厂,去制成蘑菇罐头出口。


为了达到蘑菇雪白鲜嫩、大小一致的验收标准,大家也动足了脑筋:找来两只驴桶,横跨在自行车背包架两边,用白纱布袋存放精挑细选的达标蘑菇,保存于清水之中,再撒少许漂白粉,以保持鲜嫩洁白。每天凌晨四点半装货出发,要赶在八点前到厂排队验货。


两个老汉不会骑车,又不能让女生去,自然我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长途送货卖蘑菇的任务。


每天要背着两个五十斤重的带水木桶骑车,穿越平桥集镇,路过淮安县城、到达淮阴市郊,来回跋涉160里路。这又是一个艰巨的强体力活,无论风吹雨打都得咬牙坚持。因为骑车倒比挑担轻松一些,我也熬了下来。其实,我除了每天来回 80 公里,体力消耗大以外,真比两个女生舒服些。她们每天凌晨三点就得起床,一个去采蘑菇,一个为我烧饭,四点多再喊我起来,吃完饭就出发,必须骑行三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就这样,我们配合默契、像一家人一样,日复一日地干着这项红旗大队的副业,辛勤培育着蘑菇之花。


她们除了白天浇灌、夜间采菇,还主动承担了为我洗衣、缝补、做饭等许多杂事。每次出发以前,她们都为我准备得十分周全;每次送菇回来,总是我的碗里留有肉炖蘑菇,她们仅仅只吃蔬菜;而每次大队领导表扬夸奖的却都是我,她们是默默付出、做了毫无怨言的无名英雄。在农村第一次享受到了亲情、温暖和关怀,对于一个二十出头的男生来讲又怎能不暗生情愫呢?


面对两个既贤惠又真诚的女知青,我第一次夜晚失眠了,前几年的往事不堪回首,这些天的日子又难忘情怀。蘑菇开花的一天天,就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她俩对我的照顾和敬慕触动了我的心灵。同时,理智又在提醒我,必须要当机立断,在两个人的中间,尽快确定一个有更深层次的关系,才不至于让另一个……考虑比较再三,我果断选择了学校同班的F同学,大胆地向她表露了我的追求。没过几天,在我穷追不舍的努力下,爱情之花伴随着蘑菇之花终于先后绽放了。


四.花开四季

蘑菇种植成功后,我并没有因居功自傲而停滞不前,还想再开发栽培银耳项目,以进一步扩大副业收入。为此,约好Z站长一同去上海购买菌种。我俩风尘仆仆赶到了上海松江,又让我大开了眼见,满视野都是蘑菇房和银耳棚,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菌种培育站。我深深地感受到苏北和江南的巨大差距。

回到大队,我们就立即在收购来的数百根柳树段上冲孔,开始栽培银耳。种银耳不像蘑菇那样娇气,它需要三分光亮七分通风,保持充分的湿度和营养就能培育出高品质的银朵来。

终于,我们栽培出来的银耳又白又大,就像一朵朵宽叶的白菊花,依附在树段上争艳绽放,非常讨人喜爱。银耳的产量也很可观,更重要的是它又弥补了夏季天热蘑菇淡季的产量不足,使大队四季都有副业好收入。银耳是养颜润肺的滋补品,而蘑菇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味道鲜美。蘑菇烧豆腐成为我们招待客人的拿手菜,小公鸡炖蘑菇则是我们的看家绝活。同时,我和F俩绽放的情感之花,也被外界编成“蘑菇房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每逢大队开会聚餐,生产队长们都要吃我们种的蘑菇并赞不绝口。许多知青战友也都闻讯赶来,一边品尝蘑菇佳肴,一边目睹这蘑菇房、银耳棚里植物与情侣之花。


正当我们沉浸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时,公社发来调令:我追逐的对象F将调到公社知青办公室当会计。真是好事多磨啊。突然的调动把我们俩又强行拆开,可人总想往高处走呀,我们是依依不舍,但也是无可奈何。从此,我们将地隔两方。好容易才得到她的芳心、刚刚点燃的火花瞬间又将被扑灭。我心急如焚,顿时情绪低落到了极点。


我也无心再呆在蘑菇房里苦闷思索,也无意再为大队的副业出谋划策,去扩大再生产了。情侣之花是开在了红旗大队里,我怎么也不能够让它从此凋谢啊。爱情的力量驱使我想方设法要追到平桥去,寻觅应该属于我的追求,捍卫我的爱情果实。因此,我想无论如何,自己的第三段工作生活,一定是要到平桥去寻觅。

知青往事:花开四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知青   淮阴   苏北   队部   调令   工作队   菌种   生产队   副业   花开   银耳   蘑菇   美文   大队   公社   往事   两个   领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