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备战那些年

当知青,讲知青,纪念知青。让我们一起倾听知青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我是1968年9月16日到内蒙古临河县上山下乡的北京知识青年,屈指算来已有四十六个年头。2012年为了纪念我们上山下乡四十五周年,我写过一些上山下乡的回忆文章,取名“我的知青岁月”。由于没有做系统的筹划,只是反映知青的生活片段,因此每篇都另加了小标题。现在贴在这里,只为留下一些纪念。

中国知青网作者老茶

备战那些年


1970年中苏关系异常紧张,苏联在我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中苏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我们内蒙古临河县地处北部边疆,距中蒙边境只有一百多公里,备战的形势也十分严峻。当时我们生产队成立了基干民兵连,全体知青都成了基干民兵,民兵连长是贫农青年徐松山。记得在备战最紧张的时候,公社武装部还给各生产队配发了一些枪支,只是没有弹药。我们初次摆弄枪支只觉得挺好玩、挺有意思,并没觉得备战形势已经多么紧张。但是其后公社武装部组织的一些与备战有关的活动,的确让人紧张了一回。

在初春的一个夜晚,突然接到公社武装部的命令,要求召集全体基干民兵,去执行一项紧急任务,究竟是什么任务,不得而知。根据当时国际形势判断,会不会是边境线上发生了什么战事,大家胡思乱想了半天,竟没有一个人说的清楚,现在只有执行命令。

春夜里还有一些寒意,天上星光惨淡,没有月亮,我们摸黑出发了。大家密切关注周围的动静,以为战争就要来到我们身边。从生产队到公社大约十里地,一路急行军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到达公社武装部。这时公社门前已经集结了不少的民兵,大家悄悄地打听着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都是人在云里雾里。接着武装部领导发布命令向狼山方向出发,要求路上不得喧哗、不得掉队。

漆黑的夜幕笼罩着前方的行军线路,使后面的行军更增加了神秘感。大家都是年轻人,心里希望真的有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发生,好满足自己追逐英雄的梦想。但走了一程又一程,却没有任何事件发生,这个过程顿时显得平淡无奇,再加上此时人困马乏,无聊和无奈占据了每个人的心里。人饿了、口渴了还可以忍耐,唯独屎尿盈门不能忍受。男的还好,到路边自行解决;女的却比较麻烦,因为没有厕所,只好在路边由几个女生围成一圈,一个一个蹲下来解决,情景十分狼狈。就这样,当东方已发鱼肚白色,拉练了一宿的人们,终于又回到丹达公社门前。公社武装部的领导未对拉练活动进行任何的说明,就宣布拉练结束,各自回队待命。

这时,不少民兵对拉练组织工作提出了意见,认为组织者不相信群众,拉练简直是溜猴……。但是那个年代的人还是尊重领导、遵守纪律的,有意见说完就完,没有什么过激行为,要是现在就麻烦大了。武装部领导也知道组织这种活动缺乏经验,活动中没有安排必要的拉练内容,使拉练成了单纯的跑路,失去了拉练的本来意义。当然,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这也成了备战时期我参加的唯一一次拉练活动。

结合备战,武装部组织还组织过一次试制土炸药的专业培训,记得是大可参加了培训活动。回来后,在生产队的支持下,大可就进行了土炸药的试制。记得大可先用柴油与锯末混合后微火翻炒,然后加入化肥硝酸铵搅拌均匀,土炸药就算制造成了。正式实验的那天,政治队长、生产队长、民兵连长和我们知青都来到现场观摩。为了检验土炸药的威力,事先在空旷的田地里选了一棵树墩。这棵树墩上面的树干早已伐倒,地面上只留下一截树墩,由于树墩很粗,一直没有人挖出,没想到这次竟成了土炸药的试验场所。在树根的一侧事先挖了一个坑,把土掏空,再把炸药和引信紧贴树根安放在洞里。炸药放好后,上面填埋泥土,并注意留出引信。为了见证威力,队长顺手把一块拖拉机链轨板放在树墩上。

试爆就要开始了,大家撤离到一百多米外的安全地带,由细心的大可负责检查现场、点燃引信等最后的工作。我们匍匐在高高的地堰子后面,看着大可点燃了引信,并立即开始计数,等到大可跑到安全地带,土炸药准时爆炸了。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大地也颤抖了一下,就像爆炸了一颗原子弹。只见被炸药崩开的树根分成一条一条的碎片,随着尘土飞上了天空,其情其境惊艳异常。但是就在大家欢呼胜利的时刻,半块链轨板飞了过来,它在空中划出一道不规则的轨迹,重重地砸落在我们隐蔽的地堰子前方不足三米的地方。链轨板已被炸成了两半,这是其中一半,另一半却不知去向。大家感叹土炸药巨大威力之余,也为这危险的现实感到一丝惊恐,实在是太惊险了。

土炸药试制成功,引爆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但是随着备战的缓解,在当时并没有发挥什么实际作用。只记得后来在冬季挖排干时,人们曾经把土炸药埋在冻土层下,炸开冻土以利冬季施工,的确发挥过一些有益的作用,后来就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可是其后有一些人为了抓鱼,又给土炸药找到了新的用场。他们把炸药装在酒瓶里投入海子中,利用炸药的威力将鱼炸晕,然后划着小船在海子上打捞和捡拾鱼儿。据说这样既改善了伙食,又丰富了业余生活,风行过一时。但是,土炸药的这种应用终于酿成了极坏的后果。那些年,每年都能听到用土炸药炸鱼,致使炸鱼者丧生的事件,这显然是用歪了地方。

这就是备战那些年发生的事,有的寥无情趣,有的惊心动魄,但这都是发生在四十多年前的真实故事。我们是和平年代出生并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时有过这样一段经历,也是弥足珍贵的,因此令人难以忘记。

正是:军令如山不可违,全民备战壮国威。

追昔更念人心力,万众同仇鬼域摧。

2012-7-7

知青往事:备战那些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知青   链轨   树墩   基干   引信   生产队   上山下乡   武装部   民兵   树根   威力   炸药   边境   美文   公社   往事   领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