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记忆 永恒的相思

父亲是二00八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六日凌晨四点四十八分,带着他的不舍与牵挂,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七十三岁。

岁月不居,日月如梭。父亲离开我们己经十二年了,这十几年当中我时时想起他,也经常梦到他,父亲仿佛就在我的身边没有离开一样,他的音容笑貌和威严时时刻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但现实就是现实,我成了一名没有父亲的儿子。

这么多年来,我曾多次想拿起笔写写父亲,想想又放下,放下又想起,父亲是儿子今生永远的怀念和记忆,又岂止是能用一支笔来描绘的。但儿子最终还是想把支离破碎的片片记忆写下来,权且当作一份超越时空和灵魂的交流与对白。

父亲一九三六年农历五月十五出生于贫苦人家,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种地务农为生。听父亲讲我的爷爷奶奶生下了他们兄弟姐妹四人,父亲在兄弟中排行老大,姊妹兄弟中排行老二。父亲在十五岁时,我的爷爷就因贫困和疾病早早地离开人世。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时候,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父亲跟着爷爷奶奶一路行船走路到江苏的苏南(现在的无锡)去讨饭,才勉强维持生计,在无奈与困苦中渡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岁月。

父亲是一名老兵,一九五六年参军,也是全国解放后实行义务兵役制后的第二批义务兵。父亲当兵在东北,在部队中刻苦训练,努力学习,军政兼优,曾被推荐到步兵学校学习深造,但因没上过学,文化基础差,遗憾地未能提干。父亲后就地转业到东北一林场工作,因奶奶家里需要照顾等原因,父亲义无反顾地复员回到了农村老家。

性格直率的父亲,脾气比较暴躁,对一些看不惯的人和事敢说敢言敢当,因此也得罪了一些人。但父亲心地善良,同情弱小,经常教育我们兄弟做人要多做好事善事,父亲虽讲不出大道理,但父亲却总能举一些生动鲜活的例子,让我们从小在潜移黙化中领悟做人要有原则,要有骨气,要有志气,要公道正直的朴实道理。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亲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更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他把希望寄托在我们兄弟三人身上,对我们三兄弟严格要求,从小培养。在上学上没钱借钱让我们上,学习上上不去了,就让我们学手艺。从贫苦走过来的父亲一生节俭朴素,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分钱恨不得掰开两半花的父亲,在培养我们兄弟身上从不吝啬。学习上争气的二哥在一九八六年考取了原盐城交通学校,父亲心里非常高兴。

一九八九年在我体检、政审合格后,父亲又东奔西跑,托关系求人把我送到部队培养锻炼。来往的书信和电话中,父亲教导和叮嘱我最多的是在部队要尊重领导,团结战友,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不要怕苦怕累,要勤快,要注意身体和安全,要把握住自己。父亲没有高深的文化说教和大道理,但循循善诱中带着满满的父爱之情。没有让父亲失望的是我通过努力,在部队入党立功提干进军校,并最终走上了团职领导岗位。

世事无常,二00五年夏天,父亲和母亲一起到我所在的部队探亲,在部队医院查体时,父亲被查岀了胃癌晚期,尤如晴天霹雳,我始终不敢想信这个结果,也不敢告诉他老人家。在与大哥二哥商量后,最后决定到上海手术,大哥联系好医院与医生后,我与在部队呆了不到半个月的父母到上海准备手术。如果没有这场突变,父亲曾跟我聊起,在他有生之年想去北京看看,再到东北他当兵的地方走走,然而竟然成为父亲的美好愿望,而成为我做儿子的心中永远的遗憾。

手术后的父亲整整延续了三年的生命。这三年中父亲经受了手术、化疗、药物反应等带来的痛苦可想而知,而生性坚强的父亲以顽强的毅力始终都没有表现岀来,给我们留下的是慈祥而带威严的微笑,直到他停止呼息,紧紧闭上眼晴,生命终止的那一刻。

写了以上既是对父亲的纪念,也是对自己心灵的慰籍,我深知就凭才疏学浅的儿子是怎么也写不出,写不尽,写不完父亲如山的大爱。

深为惋惜的是老天你是为何如此不公,为什么不让父亲再多活个十几年,让他老人家多享受一下如今的幸福生活和天伦之乐,让我们做子女的多尽一份孝心和陪伴。

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祈祷天堂里的父亲永远健康快乐幸福!

(2020年庚子鼠年初春于烟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苏南   义务兵役制   年庚   团职   贫苦   大道理   威严   美文   上海   农历   部队   难忘   父亲   手术   儿子   记忆   兄弟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