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2岁女生查出癌症,这项检查太重要

癌症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又很近。


很多人仗着自己年轻,胡吃海喝、熬夜打怪、刷剧、无视体检……却不知道病魔已经悄悄缠上了自己脆弱的身体。最近,浙大二院大肠外科就为一位22岁年轻女孩做了一次结肠癌手术。

浙江22岁女生查出癌症,这项检查太重要

麻醉药效消失后,晓蕊(化名)从一个长长的睡梦中醒来。

过去的几小时里,浙大二院大肠外科的专家团队用一种全新的术式为她切除了结肠癌病灶,但她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阑尾手术。

今年6月,年仅22岁的浙江女生晓蕊肠镜检查后确诊为结肠癌。爱女心切的父母担心她承受不了打击,对她隐瞒了病情,并“骗”她做了手术。

浙大二院副院长、大肠外科学科带头人丁克峰教授表示,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的中位年龄是58~60岁,但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像晓蕊这样的年轻病人并非个例。


晓蕊是省内某大学的一名学生,原计划今年毕业参加工作,却在忙碌的毕业季意外查出了结肠癌。

近一年来,她经常腹胀腹痛,但吃点药就能缓解,就一直没有到医院看看。临近毕业季时,她的腹痛明显加剧,吃药也没用,每天大便的次数从规律的1次变成3、4次,腹泻严重。

父母得知后,带着她来到当地医院做了一个无痛肠镜。但结果出来后,他们偷偷藏起了检查报告。女儿年纪轻轻,生活规律,不抽烟不喝酒,连外卖都很少吃,为什么会得结肠癌?

父母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又不得不打起精神四处打听,最后找到了浙大二院丁克峰教授团队。

丁克峰教授表示,约10-15%的结肠癌患者存在BRAF基因突变,其中低分化腺癌患者BRAF基因突变更高一点。除了特殊基因突变导致肠癌的病因外,现代人高热量的饮食结构、生活压力大、睡眠不规律、缺乏运动以及不重视体检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造成了我国结肠癌发病率逐年增高的主要原因。


浙大二院为滨江区近1000人做了胃肠镜,发现肠癌33例,结肠息肉达7成。

“上周末内镜中心加班工作,一天内发现4例直肠癌!”最近,浙大二院大肠外科一名医生发了一条朋友圈,提醒身边的亲友重视结直肠癌筛查。

根据浙江省疾控中心数据,2019年浙江省结直肠癌死亡病例数为9000,占所有癌症死亡数的9.54%,位居癌症死亡数第4位。并且在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增长特别迅速。
丁克峰教授表示,近几年他接诊手术治疗过不少年轻患者,其中一个大学生刚入学就查出结肠癌,术后一直在浙大二院随访。见证过太多深受疾病折磨的年轻生命,和他们父母绝望的眼神,他呼吁全社会重视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由丁克峰教授牵头编撰的我国首部《中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中建议,我国40~74岁的一般人群,应每5-10年行结肠镜检查。

若抗拒结肠镜检查,可先行粪便隐血等检测,其中阳性者强烈推荐行结肠镜检查。


下列人群为高危人群

一、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

二、本人有癌症史

三、本人有肠道息肉史

四、同时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

1、慢性便秘(近2年来便秘每年在2个月以上)

2、慢性腹泻(近2年来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

3、黏液血便

4、不良生活事件史(发生在近20年内,并在事件发生后对调查对象造成较大精神创伤或痛苦)

5、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6、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


*文章部分内容资料来源:钱江晚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癌症   直肠癌   息肉   肠癌   发病率   大肠   浙江   美文   外科   浙大   患者   人群   教授   父母   结肠癌   女生   发现   年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