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2021年6月13日,今天的行程,从当雄去一纳木错一安多,总行程400多公里。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昨天在海拨4300米高的当雄县城住了一宿,除不敢洗澡外,其他一切正常,没有高原反应,只是总想喝开水。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吃完早餐后,我们就来到了离当雄县城不远处的纳木错游客中心,因我们来得较早,通往纳木错的卡口还没放行,我们在此等了半个多小时。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这是当雄县城部分街景,当雄是整个羌塘草原的缩影。当雄县属拉萨市纯牧业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藏南与藏北的交界地带,拉萨市北部,北部与班戈县,那曲县接壤,南与林因县,堆龙德庆县交界,东部一偶与嘉黎相连,西南与尼木县毗邻。当雄县以高山草甸为主,全年无霜期只有60天,冰雪天数194天,全年8级大风在73天左右。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在写有“纳木错国家公园”牌坊前拍照留念。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这是个整块大石碑,写有“纳木错国家公园”。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早晨的当雄,气温只有零上几度,给人的感觉就是个阴冷,工作人员都穿棉大衣,或羽绒服。我们也都是全副武装,就怕感冒。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在当雄等车放行空闲时间,几位女士看见路边上有几朵花,在4300米的高原上看见花,都感到特别惊喜,拿起花拍个闻花的特写。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这种花,好像在黑龙江肇东四方山军马场的草原上见过,印象中当时叫火柴头花,在内蒙林西县也见过。学名不知叫什么花。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当雄到纳木错有70公里,基本上全是山路,大约走两个小时。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当雄县,是名符其实的高原县,全县没有乔木林,只有灌从的草场植被,是典型的高山草甸,羊八井地热归当雄县。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这是往山上走的盘山路,这样的路在西藏随处可见。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这是在海拨4000多米山上,在车里往下拍的道路状况和山中景色。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这是去纳木错翻越的“那根拉”山口,海拨5190米,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境内,是通往纳木错的必经之地,也是藏民心中的神圣之地。这个山口标志是一个巨大的玛尼堆,飘扬着五彩经蟠。藏族人有个传统就是把五彩经幡挂在最高处和最惊险处,这样才能得到上天的祝福。有时看到两个相近的山头上相连的五彩经幡令人赞叹,那需要多么强大的体力和智慧啊。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那根拉山囗,是跨过念青唐古拉山脉,去纳木错的山间通道,属于号称生命禁区的海拨5000米以上的山口。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这是纳木错景区的游客中心,在前几年,自驾游,或旅游大巴车可以直接开到纳木错边上的,现在是在湖的20公里处建了个游客中心,凡是外地车一律停在服务中心停车场内,然后坐游客中心大巴车前往纳木措。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是较大的,能停几百辆车,我们去时游客较少,可能不是旅游旺季的原因。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从景区游客中心,乘景区大巴车在平坦的草原上行驶,沿途都是靠在湖的北面向前走,虽然海拨4700米,但是草场上牛羊成群,草长的也较绿。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进入景区不远处就是一块石碑,上面写有纳木错,在此拍照留念。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纳木错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也是藏佛教的圣地。湖边连绵不绝的雪山是念青唐古拉山,风和日丽的时侯,巍巍的雪山倒映在湖水中,领略纳木错的祥和。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因为刚进入六月中旬,游客还不多,在这么大的景区内,游客显得冷冷清清。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纳木错,藏语纳木错,意为天湖,灵湖,或神湖,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相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位于拉萨市以北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距离拉萨市240公里。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纳木错,湖面海拨4718米,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陆湖,中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拨最高的咸水湖。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纳木错,蓄水量768亿立方米,周边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

纳木错,湖水最大深度33米。蒙古语为“腾格里海”两种名称都是“天湖”之意。

纳木错里有很多高原特有鱼种,相当于黑龙江的冷水鱼,储量巨大,因为是藏民不吃鱼。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团友们在拍倒影。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纳木错,之所以称为圣湖,是每当羊年时,很多藏民都来到湖边,进行转湖,转一圈纳木错,需10天,半个月,到20多天。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远处的念青唐古拉雪山依稀可见。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纳木错,有不少海鸥,有的称红嘴鸥,还有的称为別的鸥。其实这种鸟属迁移的一种水鸟,和云南滇池,洱海的鸟是一种鸟。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因为现在的人们环保意识都加强了,没人伤害鸟了,并且还投食喂,所以这些鸟都不怕人,这是人与鸟类和平相处的结果。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这位藏族女警官,买来几包食物,投放给红嘴鸥,并且和这些水鸟合拍。展现了青年人的特有活泼一面。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这是一个在半岛山下的一座寺院。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纳木错,白云厚时湖水显示为灰白色,当有蓝天时,显示湖面为蓝色。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这二块大石柱,被称为迎宾石,这是不少藏民用白哈达包住石块往上扔哈达,附近有藏民在卖哈达。藏民的虔诚信仰,真的很神秘。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这是个写有迎宾石几个字的石碑,走近看这两个迎宾石,用铁栅栏围起来,洁白的哈达,在地上堆起厚厚的一层。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这是位藏民正牵着一头白牦牛向景区走去,现在的藏民,商品意识也提高了不少,这头白牦牛,骑一次拍照收费都是在15一20元。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站在远处拍纳木错,蓝天,白云,雪山,游人,碧蓝的湖水,让人感到心情舒畅,西藏高原还有这么美好的景色,纳木错,我来了,我看见纳木错的独特的魅力了。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游完纳木错后,我们乘景区大巴,返回景区服务中心,又乘自己的大巴车回到当雄,在吃过午饭后,就又沿着109国道驶向安多。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这是纳木错,景区游客中心,所在的乡,部分场景。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这是个国道,铁路,高速公路并行的三路并进的场面。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大巴车有时在高架桥靠右行走,又不时穿过桥洞靠左行驶,一路上总是交替的并驱。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当雄县到安多县,共计302公里,途经那曲。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我们也正式走进了羌塘自然保护区,也称无人区,海拨在4000多米至5000多米。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羌塘高原,是藏北高原的藏语称呼,是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亦为高原最大的内流区(在羌塘盆地):中国第二大湖区,世界海拨最高的内陆湖区,“羌塘”藏语全称为“羌东门梅龙东”。即“北方高平地”之意。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这是附近牧民在草原上举行什么集会。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在车上随拍一个小山上的一个亭子,山那边有个村庄。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车到聚会场地近拍,现在的西藏年青人,穿着看都是现代化的衣服,因为在牧区,皮卡较实用,很多车都是皮卡。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六月中旬的羌塘高原,气温还是较低,草场上小草刚开始绿,这里的藏民,得类风湿,心脏病,白内障,青光眼的较多,因为在这4000多米高原上,棉衣服始终不离身,并且还严重缺氧。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羌塘高原,范围约指冈底斯山一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北,昆仑山脉以南,南北最宽760公里,东西长约1200公里,面积59万平方公里,占青藏高原面积的1/4,行政上属,西藏自治区的那曲,与阿里两地区管辖。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这是沿途中的一个小村庄,超市,诊所,饭店都有,不远处是一个小火车站。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这片高原平均海拨4000米以上,世代生息着逐水草而居的藏族游牧民。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我们的大巴车在西藏自治区地级市,那曲市城边而过,那曲曾名“黑河”,因怒江上游的那曲河流经境内而得名。2018年设立地级那曲市。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那曲市地处唐古拉山南坡,和念青唐古拉北麓,位于羌塘高原东端,全市国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占西藏自治区国土面积的1/3,辖一区10个县,114个乡镇。

那曲市海拨在4450米,总人口50多万,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35%,那曲市,市区人口才10万人。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那曲市是全国五大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面积6.32亿亩。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车内随拍,修建高速公路的临时建的房屋,现正在修拉萨市一安多的高速公路。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羌塘高原,这里有数不尽的神山圣湖,和奔流四方的大江大河,有浩瀚的草原和冰川,温泉,地热不胜枚举。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藏北高原,世界屋脊之屋脊。地处高寒地带的藏北高原,每平均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下,并且长年干燥,多风,缺氧。年均降雨量仅在100一200毫米之间,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藏北的干旱刮风期。藏北的黄金季节是6一9月,这期间温度可达7一12℃,风和日丽,牧草丰美,牛羊成群,景色尤其宜人。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这是在车上随拍一个小镇的场景。有高寒松树在这片高原上顽强的生长,不远处有火车站。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藏北高原的天是湛蓝绽蓝的。大地上的草只有一寸高。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下午6点左右我们来到了海拨4800米高的安多县,安多县隶属于西藏治自区的那曲市,地处西藏北部,著名的唐古拉山脉南北两侧,东与青海省杂多县为邻,南与那曲色尼区接壤,西与班戈县,双湖县搭界,北靠青海格尔木市,是西藏地区的北大门。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安多县,是世界上海拨最高的县城,在安多,有着这样一句话,一步三喘气,四季穿皮袄,冲锋衣,羽绒服常穿。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当晚我们入住安多县城最好的“三江源”大酒店,属于“三星级”的,带电梯的酒店,阿木老师说,在海拨这么高的地方住,一定住好的,房间内在床头,都有吸氧设备,扫码就有氧气供应,当时我们每个房间都配备了一个自带氧气瓶。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安多县是走青藏线上必经之路,县城所在地位于109国道3420至3430公里处,距那曲地区所在地那曲镇135公里,距自治区首府拉萨市464公里,离格尔木市703公里,交通发达,是西藏的北大门。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这是入住酒店外景。在安多一般没太大高反的都会在此休息的,青藏线上很少车走夜路的,白天车流量也较大,特别是加长大货车一辆接一辆的行走在109国道上。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安多县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海南岛那么大,比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还大。辖4镇9乡79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近4万人。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安多县“三江源”大酒店,设计成环方型的三层楼。楼房天井采用保温透明的设计方案,屋外寒气逼人,大厅内温暖如春,并且大厅内种植不少植物。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安多县主要人口是藏族,占99%,其他人为汉族,汉族人主要是开饭店,宾馆,汽修厂,超市之类的服务行业,还有少量的援藏干部。在这海拨这么高的地方,一般人別说工作了,连生存都是极大的考验。

冯延吉游记:川藏青环游之十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安多   唐古拉山   拉萨市   那曲   哈达   西藏自治区   延吉   安多县   当雄县   当雄   藏北   藏民   西藏   景区   美文   高原   游记   川藏   游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