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与民长不灭


盛德与民长不灭

盛德与民长不灭

1061年八九月份的一天,天上没有一丝云朵,晴空万里,两辆马车缓缓向西府大地驶来。走在前面的马车上坐着仆人和随从,后面紧跟的马车上,挂着窗帘和门帘,里面坐着一对年轻夫妇。女的黑发金簪,身着蓝色外套、红色裙子。她面容姣好,约莫20岁的年龄。男的头戴紫砂官帽,两翼平展。他身着朱色官服、曲领大袖,腰间配一束带,金银装饰的鱼袋随着车子的颠簸一晃一晃,格外的显眼。这男士二十五六岁的年龄,英气勃发,像是赴任的官员。

车在颠簸中行驶着,突然外面传来马车夫激动的喊声:“苏老爷,凤翔府到了!”“终于到凤翔了!”车里面的男子说着撩拨起窗帘,急不可耐地向外望去。半月来,他们一行数人出东京,跨黄河,入潼关,抵凤翔,跋涉了五六百公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回想起一路上的艰辛,年轻人脸上露出了微笑,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渴望……

这男的是苏轼,女的是苏轼的发妻王弗,她是随夫赴任来的。嘉佑六年八月,也就是1061年八月,苏轼考取“贤良方正能言直谏科”第三等,由于一、二等为虚设,所以第三等实际上是最高等级。考试完毕,苏轼被授大理评事,签判凤翔府。凤翔府是苏轼出仕的第一站。这一年苏轼二十五岁,正是年轻气盛的年龄,加上是初入仕途,苏轼大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气势。他首先改革衙前役制。以前衙前役负责押送货物,遇到盗贼造成的损失要衙役赔偿;东京建筑宫殿所用的木料从终南山取木,然后做成木筏,通过渭河到达三门峡时黄河水流湍急,一些木筏被洪水冲走的损失都要衙役自掏腰包负责赔偿。这一弊政加重了衙役的经济负担,导致一些衙役倾家荡产。苏轼对此进行了改革,规定水运木材时可以避开黄河汛期,这样大大增加了木材的运输安全,减少了衙役的经济损失,逃跑的衙役大部分又回来了。从此“衙前之害减半”。对衙前役制的改革,是苏轼在当地留下了千古美名的一大政绩!

苏轼爱憎分明,反对土地兼并。他到凤翔府出仕伊始,就身体力行,下乡查访民情。一次查访中,当看到唐代陕西节度使李茂贞遗留的一院富丽堂皇的庄园时,苏轼就想到了当朝的土地兼并的现象:地方的豪强地主在灾年把农户的土地低价兼并,结果导致农民无地无粮,流离失所,沿街乞讨。对这一现象苏轼赋诗一首――《李氏园》加以讥讽:“当时夺民田,失业安敢哭?谁家美园苗圃,籍没不容赎。此亭破千家,郁郁城之麓。”“民劳吏应羞”,一人之力难以扭转乾坤,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的宋朝,年轻的苏轼能为百姓呐喊一声,足以说明了苏轼为民请命的正义之心。苏轼对黎民百姓的好,凤翔的府吏和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苏轼皆以“苏贤良”呼之。

盛德与民长不灭


关中历来干旱少雨,苏轼到凤翔府的第二年就着手疏浚东湖。他指导当地人把北凤凰山的泉水引入东湖。在方便了农业灌溉的同时,他没有忘记人们的休闲娱乐。苏轼毕竟是一个大文人,吟诗作画、寄情山水是他的特长。因此,在疏浚的同时他不忘在东湖建造一些亭台楼榭、观景台、荷花池。宛在亭、喜雨亭、君子亭都是苏轼亲手创建的。

盛德与民长不灭


宛在亭取意《诗经·秦风》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苏轼取意“宛在”有怀古之意。

苏轼在凤翔期间作了好多诗词散文,其中最有名就是《喜雨亭记》。关于《喜雨亭记》有一段由来。苏轼在凤翔任期间,有一年天大旱,眼看着庄稼就要枯死,苏轼心急如焚,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四次赴终南山替太守去求雨。他看到朝廷把以前的“天宫王”降格为“天宫侯”,就上表朝廷,建议恢复以前的称谓。朝廷下诏同意。苏轼的诚意感动了上苍,在持续二十多天的干旱后,上天突降大雨,下了三天三夜。官民奔走呼告,喜不自胜。苏轼自然是高兴无比,挥毫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喜雨亭记》,令人刻碑记载。从“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的句子中我们仿佛看见了人们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场面。没有亲民爱民的思想不会写出这么欢快的句子!

盛德与民长不灭


东湖内与苏轼有关的还有一处古迹――凌墟台。这台是当年与苏轼共事的太守陈希亮所建。陈希亮是行伍出身,办事雷厉风行,对部下极为苛刻。好些部下见他是俯首帖耳,远而视之。但是年轻的苏轼血气方刚,不吃他那一套,经常和他对着干。陈念起和苏轼的妻子王弗是同乡,让着苏轼一些。凌墟台建成后,陈请苏撰写一篇文章对他的政绩歌功颂德一番,苏轼欣然允诺,拿起笔洋洋洒洒写了起来。他背了陈的意思而写了一通讽刺陈的话语,说什么关中是周秦汉唐的发源地,周文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建立了千秋功业,建造了许许多多的宫殿楼阁,到头来不也是灰飞烟灭了,你建的凌墟台迟早也要倒塌。陈看出了苏的心思,没有表露出来,令人一字不漏地把它刻在石碑上,供后人去评说。后来苏轼慢慢地觉得自己做的不对,在以后的共事中不再和陈希亮对着干了。为了赎回他的愧疚,在陈希亮死后他给其写了长长的墓志铭。这对苏轼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因为他一生只给两个人写过墓志铭,一个是他的伯乐恩师欧阳修,一个就是陈希亮。苏轼不光和陈希亮成了好朋友,还和其儿子陈造成了好朋友。陈造舞文弄墨,正好和苏轼志趣相投,久而久之两人竟成了朋友。后来在苏轼被贬黄州期间,陈造给予苏极大的帮助。这两件事足以体现了苏轼直爽、豁达、豪放的性格特点。

除了苏轼在任期间建造的亭台外,后来的继任者为了纪念苏轼也建了好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鸳鸯亭。它是纪念苏轼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弗的。他们夫妻恩爱、琴瑟和鸣。王弗在生活上不但是一个内贤助,在文学上更是苏轼的助手。苏轼每每伏案读书忘了细节时,王弗在旁就加以提醒。在工作中,王弗充当着参谋的角色。她告诫苏轼,那些短时间对你笑脸相迎的人不值得信赖;那些脾气不好,说话很冲的人才值得信赖。王弗是苏轼老师的女儿,王弗钦佩苏轼的才华,苏轼爱慕王弗的灵秀,俩人互相倾慕,情投意合,想结为夫妻,得到了苏轼父亲的首肯。这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足以说明了苏洵的开明和对儿媳的欣赏。所以在苏轼出仕凤翔时,阿公苏洵就叮咛王弗,为苏轼交往的人把一把关。王弗不负父望,她做到了!

王弗在十七岁的花季嫁给了十九岁的苏轼,真是美女配才子,郎才女貌,算是人生一大幸事;在丈夫事业飞黄腾达时,又随夫赴任,算是人生第二大幸事。虽然王弗在二十七岁就去世了,但是她的人生是无憾的。他们是封建时代夫妻的楷模,是鸳鸯,值得人们去纪念!

九月中旬,秋意渐浓,我们一行二人,从永寿出发,经麟游,来凤翔,一睹东湖的美丽。徜徉在古树参参的林荫道上,抚摸着树皮龟裂但仍然枝繁叶茂的千年榆树,我仿佛置身于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漫步在湖中一个个古色古香的亭子间,端详着亭内的文字和画像,我仿佛看见了苏轼的身影。登高望远,登临一览亭,东湖的水光树色尽收眼底:湖边柳随风起舞,形成了十里柳堤;湖中楼台水榭蜿蜒曲折,蛇行期间;一池荷叶碧绿一片,看不见水影;三五成群的鹅或在湖中嬉戏,或在湖中小岛上休憩……

盛德与民长不灭


这20公顷的东湖经苏轼的妙手这么一规划,俨然成了一处美景,一处名胜!“东湖揽胜”名不虚传!在关中平原独树一帜,一枝独秀!我去过关中平原的好多地方,逛过关中平原的好多园林,唯一使我折服的就是凤翔的东湖了。它独具匠心的设计、它保存完好的古色古香的楼台亭子给人以文化的熏陶!

东湖是苏轼活的纪念碑。我相信在苏轼后来工作的密州、杭州、徐州、湖州、黄州、惠州、儋州等地方都建有纪念苏轼的古迹。后人纪念他,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大文豪,不仅仅因为他的豪放、豁达的人格魅力,最主要的他为民请命的“盛德”。盛德于民常不灭!

(原创文/樊军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凤翔   太守   关中   东湖   为民请命   喜雨   衙役   木筏   黄河   亭台   东京   幸事   相与   朝廷   美文   平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