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根本就没说“爹妈穷”和“体制内”是你贫穷的原因

诺贝尔奖得主根本就没说“爹妈穷”和“体制内”是你贫穷的原因

2019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最近,2019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公布。

两位麻省理工大学和一位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获奖,三人平分900万瑞典克朗(约660万人民币)诺奖奖金。虽然诺贝尔经济学奖离我们大多数普通人都非常遥远,但是每年听到有一些为世界做出贡献的学者,能获得诺奖荣誉和奖金,应验着那句“好人有好报”,其实也是一件挺开心的事。

然而今年的经济学诺奖,除了照例的高额奖金,获奖者的研究内容和结论,也似乎格外受大家关注。

诺贝尔奖得主根本就没说“爹妈穷”和“体制内”是你贫穷的原因

诺贝尔奖章

你很可能已经看到了一些,关于今年经济学诺奖研究内容的,“奇怪的”总结。其中最“火热”的,大概就是这三条:“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穷人往往听从穷人的建议,例如他们的爸妈”,“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机会更少”,“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从事的工作,原本就不可能富有,例如体制内的工作”。

小编看到这些结论后,也是一阵惊愕,难道今年的诺奖得主如此刻薄?虽然被诺奖承认,但是这些结论怎么感觉水平这么差?又是说穷人应该怪爹妈,又是说体制内工作不好,这种冷冰冰的、似是而非的结论,真的能获得诺奖么?

诺贝尔奖得主根本就没说“爹妈穷”和“体制内”是你贫穷的原因

“为了最崇高的人类利益”——阿尔弗雷特 诺贝尔

于是小编跑去诺贝尔奖官网,边查边学地看完了三位诺奖得主的获奖原因:抗击贫困,发明更易于操作的实验方法来研究复杂的抗贫问题,改善世界上最贫困的人们的生活......他们的获奖原因的确是围绕着“贫困”这个关键词的,但只字未提“贫穷怪爹妈”、“机会更少”、“体制内工作”这类事情。

更何况,根据世界银行2015年的最新定义,国际贫困线标准是每日收入低于1.9美元。这在当时差不多是12元人民币,在今天约是13元人民币,用每个月30天计算,约是月收入390元人民币。

所以我们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在人家诺奖得主对“抗击贫困”的研究范围之内!哪来的对我们“如何致富”的结论可言?而且就算诺奖得主想要“接地气儿”一点,也不至于开始研究“体制内”和“体制外”这种事情吧?

再结合官网对今年三位经济学诺奖得主的评价去看,上面提到的三条“热火”的“诺奖研究成果”,应该很可能是一些“云诺奖得主”杜撰的了。

诺贝尔奖得主根本就没说“爹妈穷”和“体制内”是你贫穷的原因

那么是不是三位经济学诺奖得主的具体作品、或者在某些场合发表的言论,真的有提到这些看上去就不太可能获奖的“结论”呢?

至少小编没能在网上搜到来源比较可靠的报道,说明这些怪结论与诺奖得主有关。但介于这些结论广为流传,我们不妨再提些问题,去多几个角度,想想它们到底合不合理,有没有可能获奖,应不应该对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有一些参考、指导意义:

首先,穷人的穷,是因为总是听从穷人爸妈的意见么?

穷人的出身,的确有很多都一样贫寒。但这并不是说,“穷人的爸妈”就不如“富人的爸妈”善良、明事理、懂感恩、讲信用......能帮助一个人,从物质上“致富”的爸妈,是否更应该是那些品德高尚的爸妈呢?

诺贝尔奖得主根本就没说“爹妈穷”和“体制内”是你贫穷的原因

这样的爸妈,富贵人家有,贫寒人家里也一样有,因为德行清澈和物质富足,本来就没什么必然关系。所以让“穷人”不要听从“穷人爸妈”的指导,这种怪结论,别说是诺奖得主,就算是刚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生,似乎也未必会认可吧?

那么穷人面对的机会,相比富人来说更少么?

我们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像马云、王健林、马化腾这些富豪,出身也都很了不得。所以他们能够“把握”的机会,的确比普通人多。但我们往往忽略了,这并不影响我们把握那些,属于大多数人的,提升自我的“公开机会”。

诺贝尔奖得主根本就没说“爹妈穷”和“体制内”是你贫穷的原因

毕竟我们多数人并不是诺奖得主所研究的那些,每日收入低于13元人民币的“穷人”。

这意味着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改变命运的基础机会:高考进一所还不错的学校、优秀且易得的社会公开课程、丰富的免费阅读资源、通过自律可以获得的各种优势......这些我们多数普通人都有的机会,真的都已经被我们充分把握了么?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先把那些可以轻易获取的,相对公平的资源,都比较充分地利用了,再来抱怨“我们比马云的机会少”,会不会更有些说服力呢?而且那些能够把这些相对公平的资源充分利用的人,会不会自然也就明白了,其实自己根本就没必要抱怨什么呢?

诺贝尔奖得主根本就没说“爹妈穷”和“体制内”是你贫穷的原因

最后,“体制内”的工作的确常常有个收入瓶颈。同样的劳动强度在不同的职业、岗位下,获得的收入也的确会不一样。但不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我们是不是都有一大批优秀的,就在身边的,致富成功的例子呢?

限制我们物质富足的,究竟是“体制内外”这种网红话题,还是我们自己的能力和运气呢?相信我们仔细想想,都会有很不错的答案。而且我们大多数人,似乎并还没把能力提升到“只差运气”的程度,那我们究竟有多少埋怨运气不好的必要呢?

更重要的是,不论是什么样的工作,体制内或者体制外,都可以一样地敬业、踏实、奉献、快乐。“金钱并不是工作的全部”,这是从小就在你内心中的想法,并非别人告诉你的什么大道理。是什么让你把这个想法渐渐被淡忘了呢?

诺贝尔奖得主根本就没说“爹妈穷”和“体制内”是你贫穷的原因

况且那些宣扬工作等于金钱,金钱等于成功的理论,真的让相信它们的人,更加快乐了么呢?

或许无数的物质成功论,已经让我们很多人,对自我、对他人、对未来的判别标准,越来越不像我们曾经喜欢的样子。但是是否大家总会想起,我们调侃自己是“穷人”的时候,其实根本就不在乎谁钱多,谁钱少,反倒是只想和那几个看得上的朋友,聊聊看得上的生活呢?

今年,这三条热传的奇怪理论的确没能获得经济学诺奖,以后应该也不会。

但倘若真的有一天,怪事真的发生了,这些把人生和金钱勒得太紧的言论获奖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爹妈   诺贝尔奖   诺贝尔   体制   贫寒   得主   美文   贫穷   穷人   奖金   贫困   经济学   结论   物质   金钱   人民币   收入   原因   机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