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保民:毛坪品茶

毛坪有个茶博馆,陕西第三,商洛第一。馆面积不大,二百来个平方,陈列茶器,讲述茶史,展现着茶的文化。风格简约,富有禅意。没事到毛坪品茶走,在袅袅的古乐声中,观看茶艺表演。如能汲取一筒龙台观的山泉水,煮几片秦鼎毛尖,哪才有韵致呢。

屈保民:毛坪品茶

今年这个春天很特别,如同一杯青茶,热了,凉了,凉了,又热,气温一直起不来,品味的时间有些漫长。

三月下旬的那天,能休一个礼拜日,带上妻女踏春,把她们从网课中解放出来,走进春天,拥抱春风。天,无边无沿的蓝,整块冲洗干净的幕布似的,挂在泛绿的山头上晾晒,平展展得没有一点儿皱折,没有一丝儿白云。风,柔柔地呵吹着,婴幼儿手似的,亲昵地在脸颊上挖抓,没有方向,也没有目的,感觉里只有暖暖的、贴心贴肺的爱意。

武关河随山赋形,弯弯绕绕,那是大自然天斧神工的曲线,那是上帝赐予河流最美好的身材。河水清澈,哗啦啦啦的,唱着欢快的歌子,向着心中的诗和远方,悠悠而去。

屈保民:毛坪品茶

迎着山头“茶乡毛坪”四个大字,跨过武关河大桥,依山而行,就拐进了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毛坪村。黑色的柏油路面,茶色的防护栏杆,红白相间的警示桩,相互守望的小品,黄铜色的雕像,无一不体现着茶的元素,顿时让人赏心悦目,停步不前。横竖成行的茶园一片葱茏,鲜嫩黄亮的新叶呼之欲出。田野铺绿,满山滴翠。薄薄的雾气萦绕着茶园,明媚的阳光照着茶树,那娇嫩的叶芽儿泛着光,透着亮,好像一瓣瓣晶莹的翡翠。

丹凤秦鼎茶业有限公司座落在茶山的坡跟,风格别致的茶博馆建立在茶园边。迎面走进去,高朋满座,听着舒缓的音乐,品着春天的味道,寻觅中国茶史,讲述商洛故事。一壶清茶品人生,半卷闲书观古今。原来,茶饮始于神农时代。陕西南部的巴蜀地区是中华古代茶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作为茶叶种植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南茶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拼图。

屈保民:毛坪品茶

“没有张淑珍,就没有商南茶!”1961年也是一个春天,20来岁的张淑珍从西农毕业后,与爱人焦永才放弃了分配省城工作机会,抱着“到艰苦地方干一番事业”的崇高理想,申请到商洛深山工作。扛着一箱书本和笔记,带着简单的行李,搭乘大卡车、拖拉机,几经辗转到达商南县林业站,开始了她的“茶味人生”。在时任县委领导的鼎力支持下,她大胆进行试种,经历移栽、死亡,直播、收茶,毁茶种粮,联建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创建品牌……历经45载,使“商南泉茗”荣获全国“陆羽杯”奖,成为中国西部名茶,陕西著名商标。她一生致力于“南茶北移”,在地处北纬33°44′的商南种出了好茶叶,将茶产地向北推移了300多公里,改写了茶叶生态学的历史。

毛坪茶是从商南引进的。未曾修建武关河大桥之前,每逢汛期下雨,安静的武关河汹涌咆哮,一发大水就把勤劳的毛坪人阻挡在了河对岸,十天半月到不了镇上、县上,只能从一梁之隔的清泉村向东,到清油河、商南县补给日常生活用品。看到邻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种植茶树致了富、发了家就眼热,咱为啥不能行呢?几个村干部一琢磨,带回茶苗给户里分送,教他们栽种、管护、采摘、炒制、销售,组建专业合作社,引进外资企业,几经周折,终于在毛坪发展起了茶叶。

屈保民:毛坪品茶

“秦鼎茶”于总介绍说,毛坪北纬33°33′,又把茶往北推进了一步。光有好茶不行,还得一壶好水,还要配合适的茶器。好茶、好水、茶器都有了,还要会泡。一整套茶艺下来,在行云流水中,在鸿儒谈笑中,轻轻地嗅,细细地闻,慢慢地品。再配上一首古体诗,那茶情、茶趣、茶韵就出来了。毛坪茶基础好,要做大做强还要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新品种,延长产业链,做电商,加大网上销售,卖得远、卖得好,只有增加了群众收入,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才能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外面人声喧哗,又有游客到来,于总连忙起身去招呼,吩咐上新茶。前客让后客,来了就要体验农事,我陪妻女去采茶。戴上斗笠,挎上竹篓,上得茶山,在穿着花花绿绿农妇的示范下,寻着嫩叶的尖儿,芽儿,用拇指、食指轻轻地捏住,往上提,往上拽。

旁边两妇女眼尖手快,竹篓都快摘满了,我问她们给公司采茶怎么结算?一妇女说,这是她自己的茶园,亲戚来给帮忙摘茶。公司的茶园都在平处的石渣子地里,人家那是龙井,我这是毛尖儿,多年的老茶园。我又问,哪你们采回去了自己炒?她说不是的,公司收呢,一斤旺旺茶叶给五六十块钱,还要看等级呢。往年价钱高,一斤能卖到一百五六十块。今年春长,雨水也好,茶叶长得好,还多,就不值钱了。我担心惹麻烦,又问哪采了你们的茶叶咋办,都给你们算了?她说,你们那么远带孩子来玩儿,能摘多少茶叶啦。拿回去炒菜吃也行。要不就拿下去给到公司,叫客给换成干茶叶,回去了都尝尝嘛。自己的茶园,又不值啥子钱。

屈保民:毛坪品茶

游客来了一波又一波,于总前前后后地忙碌着,一看我们采回的茶叶就知道是山上的老茶,手艺都还不错,吩咐制茶师傅拿去炒青,烘干了给我们装袋拿走,“一般五斤干一斤。这些能干一两多,不到二两毛尖。坐到里头喝茶,等一会就好了。”

又来了几个老同学。笑谈中,有一同学揭于总的老底,说商洛茶叶发展不少,几个县区都有,镇安的“象园”,山阳的“天竺”,商南茶叶最早,这几年都发展快。也有不少茶园都办不下去了,或者转产给了别人,你一个建筑公司和灰(拌水泥)的,都当了总经理、董事长,竟然又把茶叶公司办得风生水起的?

屈保民:毛坪品茶

中等个、国字脸的于总笑了笑,说中专毕业回来分在建筑公司当技术员,是县城建局下属的一个企业,从修路、盖房、埋下水管道慢慢干起,后来企业改制才把公司接过来。山阳那谁要走了,才把“丹凤泉茗”专卖店盘来注册了600多万,新建茶叶基地4500亩,组建专业合作社,成立秦鼎茶业公司在网上销售,线上线下一起做。咱是把茶叶当事业来干,有些养猪厂、茶场之所以没有干成,主要是跟风跟得紧,光撵政策、靠国家补贴,办企业动机就不纯,国家一不支持马上就发展不下去了,建成之日也是关闭之时。毛坪都是石渣子地,烂石出好茶,质量好,这才是硬道理。商南茶清香味重,象园茶栗香浓郁,咱毛坪的茶味淡,耐泡,后味长,各有各的市场前景。新进了一套茶叶加工设备,正在安装调试,将极大地提高生产能力。

屈保民:毛坪品茶

就这一个采茶,都要不断地调整思路,去年论斤收青叶子,大小叶子茶农齐摘,一摘回来就不好分级,毛尖都摘糟蹋了。今年按天计算工钱,采一天给多少钱,哪怕你磨洋工呢,一天采半斤毛尖回来都行,大大地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咱要对消费者负责。

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一个小时,制茶师傅送来烘干的新茶,说是称过了,刚好90克。品相还不错,都出了白毫,叮咛拿回去放两天再喝。走在返程的途中,我感动着张淑珍创业的故事,感慨着毛坪茶发展的历史,还有秦鼎公司未来的前景,突然想起两句话来,走时都没写进茶博馆的留言薄里,下次再去了,我一定一定要给写上,那就是:

“品茶叶之尖,处世秦之鼎。”

愿与所有干事创业的奋斗者们共勉!

屈保民:毛坪品茶

作者简介:屈宝民,网名丹江太公、冠山方士,陕西省丹凤县人,商洛市作协会员。1970年3月出生,现在某机关上班。自幼爱好读书写作,业余撰写散文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山阳   商洛   丹凤   商南县   竹篓   商南   毛尖   渣子   妻女   茶树   陕西   茶园   美文   茶叶   春天   公司   屈保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