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佰安:情系岩峪沟

金佰安:情系岩峪沟

我离开老家岩峪沟已经40多年了。这些年来我虽然身处外地,然而一旦闲下心来,自己就会不由自主地梦游故里:一会儿站在南岭顶的草丛中翘首远望,一会儿坐在堡子梁地塄上俯视山沟,一会儿站在风垭梁那片空着的沙岩上环顾四野,一会儿又回到张嘴头的大柿树旁翘望四周那古老而熟悉的山庄。什么前坡里、鳖盖梁、阳坡里、鞍子梁等,没有我思绪到达不了的地方……

我就生长在这秦岭南麓夜村镇对面的岩峪沟,在这远离城镇的偏远山沟里由婴儿长成了一个24年的小伙子。虽然在此期间曾流过伤心的眼泪,也曾被不怀好意的人整过,还有过令人黯然伤神、不堪回首的往事,但这里毕竟是我的故乡,我是吃着这里的五谷杂粮长大的。在我的记忆中,岩峪沟确实贫穷、落后,甚至于能超出人们的想象,但它对我来说可以用刻骨铭心来形容,也是我永远难以忘怀的。

金佰安:情系岩峪沟

岩峪沟的山并不很高,但那时的山总是光秃秃的,山上大都是沙沙土,薄薄的那么一层,就连草也不好好长,一般也只长一些黄麦箭、烂枣刺之类只能用来烧火的东西,这些附着物十分矮小,充其量也就算是“鸡肋”吧!岩峪沟的坡地倒是不少的,但这些坡地都是薄地,只能种一些杂粮类的作物,至于收成要看老天的心情好坏了,尽管不算广种,但薄收倒是肯定的。至于河道里有好点的地能种成麦子,那也寥寥无几,没有多大面积,所以那时候的岩峪沟人视白面馍为最好吃的食物,看着别人吃都难免有点眼馋。

在我的记忆中,岩峪沟人烧的柴禾是各家各户重点考虑的问题,甚而至于给孩子找媳妇时也要让人家看看自家的柴摞子,似乎柴摞子也成了家庭富裕的一个考核指标。我们家房后的涧上有一座很高的柴摞子,那是我们弟兄几个去后山砍倒柴禾挑了很远的路才慢慢垒起来的,那里边有泪、有汗,甚至有血呀,别人谁知其中的滋味?参加工作后的多少年来,每当我看到环卫工人将街道两旁护理的树枝拉走处理时,看到栈桥修理人员拆下旧的方木扔掉的场景,看到垃圾堆旁扔的旧家具时,看到河道旁长得比人还高的蒿草无人要时,我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起在老家割柴时的艰辛,同时也自然为白白浪费掉这些东西惋惜。

金佰安:情系岩峪沟

在老家的那些年,队上的的苞米杆是用称称着分给各养牛户的,没养牛的人家想都别想。至于遗失在地里的苞米茬,队上的地里倒可以随便去挖,但很少。而自留地的苞米茬又都归各家所有,你想去别人家地里去挖那得征得人家同意才行。那时,我们捡回苞米茬弹掉上面的土后当柴禾烧,尽管很不耐烧,那毕竟要比跑好远路拾的柴禾要合适多了。后来我定居于渭南的华阴桃下镇时,外出活动经常会看到平坦的地埂旁堆积的大坨大坨的苞米杆无人要,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被人点燃烧毁,看到这些我心里说不出的难受,我真的好心痛呀。最最可惜的是他们把花生蔓子都全扔掉了,这更让我想不通,这花生蔓子不但是喂牛的好饲料,有时间还可以喂猪的,看着他们一把火都烧掉了,想着我的老家与人家的差距,我能不心痛吗?当时,我特别惋惜,这地方距我们岩峪沟太远了,否则的话,我会借辆架子车把他们要烧的苞米杆和花生蔓子都全拉回老家去,这样,人们不但可以少起早贪黑地去后山砍柴,喂猪也不缺饲料了。

我当然不能忘记小时候给猪寻草时的辛苦。那时候寻草的孩子很多,几乎岩峪沟的沟沟凹凹都被人“搜索”多少遍了,有的猪草像“将宝宝”、“苦曲子”等刚冒芽不久就会被铲除掉。每年秋季,我和同伴的眼睛总会紧紧地盯上我们邻居王场里路伯家的构树,那构树就长在场下碾子场公房的后檐涧上,一长排好几棵,每年夏天绿树成荫,除了结有红红的“构蛋子”外,叶子是理想的喂猪饲料,那构叶宽大、厚实,一掐断叶柄就会有白糊糊的粘液流出,看着都感到有营养。那时想要偷掐几把这些树上的构叶还真要经历侦察、偷袭、迅速撤离等几道步骤,就这样还保不准能成功呢?参加工作之后,我看到随处都有构树在茂密地生长着,那诱人而硕大的构叶竟然无人问津,任由能流出很多白色“乳汁”的尤物自生自灭,我心中当然不是滋味,也必然要想起老家的境况,然而,除了深深的惋惜又能如何呢?

金佰安:情系岩峪沟

当年在岩峪沟,人们穿补丁衣服是司空见惯的,大部分人只是在走亲戚或者过节时才有新衣服穿的。我是因为母亲会做缝纫机活,所以我穿的补丁衣服一般是将补丁补在里面的,只不过外面看起来不明显罢了。那时我们上山砍柴都是自己打草鞋穿,在石条旁奶奶住的屋子内,只要下雨我们就都聚集在那里打起折藤草鞋来,不管好看还是难看,只要结实就行。当然,偶尔也买一、两双龙驹草编的偏耳鞋,这种草鞋很好看,所以总舍不得穿,因为穿不上几次就再也见不着了。那时候没有袜子穿,即使有也舍不得上山砍柴时穿,自己编的草鞋大部分都不合脚,经常把脚趾、脚面或者脚后跟磨得血长流,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泰然处之,只是在流血的部位撒些“面面土”就算是治疗了。那时候要是能有双烂布鞋蹬踏上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但那机会真是太少了。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所穿的鞋烂的不好意思出门穿了才让上坡砍柴时穿,而穿上几次就更烂的不行了,我就想办法用绳子撸几圈绑住它,倘若实在没有绑的价值了,最后才会狠心地扔掉,这样自然就有半道上扔了鞋光脚板走回家的经历了。

在老家时,吃白面馍那可是有数的,一般家庭只有过节时才能吃到。而米饭大概只有大年三十中午、初一中午和中秋节才能吃到。经常吃到的主食大都是苞米糊汤加酸菜,另外还有黑乎乎的红薯面拌汤,其中经常煮红薯、煮红薯片子、煮土豆等。也吃过红薯面饸络,那对我们来说是奢侈品,一年能吃两、三次就很不错了。春节前后还能吃到黑乎乎的豆渣馍,那种蒸好后切成方块的豆渣馍相当瓷实、耐嚼,风味独特很好吃,但一年中只有那10多天能吃到。也就因为习惯了过去那苦日子,参加工作之后,我很多年仍用细粮1斤换来2斤粗粮吃,这在贫穷的岩峪沟长期养成的节俭习惯一时还是难以改掉。

金佰安:情系岩峪沟

我在老家时交通很不方便,去哪里都只有弯弯曲曲的小路,特别是晚间去邻村看戏、看电影的路上经常有人走上“邪路”或者踩在水中。要将自行车推回村是十分困难的,几乎有三分之一的路程要自己扛着才行,所以父亲从单位回来只能将自行车寄存在夜村街的姐家。想不到的是改革开放后的几年的时间里岩峪沟竟然修好了“通村公路”,水泥路虽然弯弯曲曲但还是通到了各个村落,记得我第一次开车回岩峪沟时,真像在梦中,眼眶都一直潮湿着……。

小时候我们一直用煤油灯照明,我离开村子前几年沟里才开始用柴油机发电,晚上的电灯就亮两、三个小时,电灯灭了后还要继续点煤油灯,要想让延长一个、两个钟头,那简直就是一种奢望。我参加工作后发现外面的电随时都有,还真为沟里的落后而伤心呢。好在几年后岩峪沟通电了,开始是临时的,后来沟里自己有了变压器,竟然通上了和外面一样的三相电。前几年,想都不敢想的“太阳能路灯”竟然出现在岩峪沟,这彻底颠覆了我对那个贫穷、落后的岩峪沟的认识。

过去,我还将旧的衣服和旧鞋拿回老家去让别人挑着穿,那时还真有人要的,因为当时沟里人的生活确实困难。有一次我给了三婆和长莲妈妈各20元钱,她们说啥都不接,最后虽然接住了,但说出感谢的话能装一“背笼”。改革开放后这些年岩峪沟确实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沟里人也瞧不上旧的衣服了,可笑的是下一辈人竟然都不知道啥叫补丁。我们退下来的衣服、鞋子再也不好意思往回退了,唯一的办法只能忍心扔掉,免得拿回老家落个“瞧不起人”的嫌疑。至于孩子退下来的皮鞋我实在不忍心扔,就让洗得干干净净拿回去,但为了洗脱“瞧不起人”的嫌疑,还必须附带说明“能穿就穿,不能穿就扔掉”。

金佰安:情系岩峪沟

现如今,过去那种贫穷、落后的岩峪沟已经彻底消失了,那个吃糠咽菜的年代更是一去不复返了。我的老家岩峪沟和全国贫困山区一样已经彻底地摆脱了贫困,吃和穿已经不再成为大家议论的话题了。岩峪沟的巨变还有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不需要再去后山砍柴禾了,原来那光秃秃的山沟里现在已经绿树成荫,和原来跑几十里的后山已经没啥两样了,更让人欣喜的是有人家已经用上只有城市人才用得上的液化气……。

今天的岩峪沟,再也不是那个贫穷、落后的山沟了。村容村貌得到彻底改变,自来水通到各家各户,垃圾箱守候在村边,公路通到山卯,电力、通讯与城镇无二样,就连何塬村、夜村街的好多人都要前往岩峪沟这个“天然氧吧”晨练,至于将来要发展到何等地步还真是我们这样的人所难以预料的。唯一能预料到的是只会往好的更高的层次发展和变化。

老家岩峪沟的巨变,其实就是中国贫困山村的一个缩影。历史已经证明,这些贫困山村的巨大变化全都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的结果。毫无悬念,脱离了贫困、苦难的人们,将会坚定地紧跟中国共产党,精神焕发地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金佰安:情系岩峪沟

作者简介:金佰安,笔名尚舟。生于1954年3月,商州区夜村镇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商洛棣花古镇乡土文化研究院会员。历任教师、纪委办公室副主任、纪律检查科长、纪检监察部部长等职,二零一五年退休。喜欢交友,爱好文学。长期在中国第十冶金建设公司工作。有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国纪检监察报》,散文《南爪花煎饼》、《妻子爱唠叨》发表于《首钢日报》。先后在《二建通讯》《中国十冶》等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著有百万余字的散文集《走出岩峪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豆渣   柴禾   苞米   草鞋   山沟   红薯   美文   中国   会儿   贫穷   老家   贫困   补丁   落后   衣服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