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茄盒金黄璀璨,蒸茄子汁肉饱满,满满的童年味道:茄之味

茄之味

作者: 刘慧凝

暑气蒸腾,庄稼也顺势疯长,新鲜的农家蔬菜,便在我的期盼中纷纷亮相。走进早市,橙黄的玉米,葱翠的黄瓜,红瓤的西瓜,这些鲜亮的瓜果扑面而来。顺着人流往前走,一堆堆紫色的泛着光泽的茄子,和我撞个满怀。瞬间,那些带着紫色的回忆便从光阴深处款款而来。

炸茄盒金黄璀璨,蒸茄子汁肉饱满,满满的童年味道:茄之味

(一)

记忆里,姥姥炸茄盒很厉害。

茄子、肉馅、蛋液、淀粉,摆放在黑色土砌灶台固定位置,准备各司其职。盐沫、味精、花椒粉,老老实实待在圆形玻璃罐子里,如晨露般闪亮。有时热锅里蒸汽上窜,我跳完皮筋的功夫进屋,来不及擦汗,就被气定神闲的姥姥吸引过去。笼罩在蒸汽里的姥姥就像古拙的年画一般,总是笑眯眯地,若隐在泛黄的土灶旁。她细心挑选肥嫩的茄子,快刀切片,迅速入馅,再裹上蛋液和淀粉,以免氧化发黑,然后将粗壮的大手在藏蓝色围裙上擦擦,将裹完的茄盒们细细检阅,确定好没露馅,试油温、按序入锅、等待出锅,毫不拖泥带水。

炸茄盒金黄璀璨,蒸茄子汁肉饱满,满满的童年味道:茄之味

金黄璀璨,就着茄子的热乎劲儿,咬上一口,蕴藏在茄盒内部那股黯然销魂的风情,唤醒了沉睡许久的味蕾。那味道不仅仅是茄子与肉通力合作的咸鲜,还有蛋液与淀粉搭配出的香酥脆软、迂回多变。不知可爱的刘姥姥尝过大观园里的茄子后,可会在布衣蔬食之余炸顿茄盒给小孙子佐餐?清人袁枚《随园食谱》里做茄子“猪油炙之”或“入油灼微黄,加秋油炮炒”。与这道炸茄盒一样,道出了茄子味美的秘密:多油充分组合。

炸茄盒金黄璀璨,蒸茄子汁肉饱满,满满的童年味道:茄之味

食材搭配,切忌贪多。唯有适合,才是最佳。茄盒将肉腥与茄涩收敛到极致,又将其各自的美味发挥到极致!收敛缺点,发扬优点,何尝不是做人之道?

嘻!茄子诚不我欺。

(二)

乡村的夜风吹来倦鸟归巢的声音,就像爷爷在春日的夜晚劳作时的歌声,劳累又惬意。

暮色笼罩下的菜园,茄子静静地悬挂在粗壮的秧苗上,雨后的清新空气,弥漫在菜园,茄子在雨后更加努力地生长。

从淡紫色的一朵小花,到不声不响长成茄子,每一步都默默无闻,每一步都脚踏实地,每一步都无比坦然,每一步都努力成长。

炸茄盒金黄璀璨,蒸茄子汁肉饱满,满满的童年味道:茄之味

这个季节和爷爷在一起的晚餐也常常是蒸茄子,起火、上屉,茄子受热体积慢慢变大,内在汁肉饱满,筷子挑上一根茄条,蘸上蒜泥,入口即是心满意足,千回百转,欲罢不能。

平凡滋味长!

伴着茄子,爷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

爷爷于孙辈的爱,就如这茄子一般朴素无华。慢慢等待、耐心浇灌,从生机蓬勃的清晨,到犬鸣深吠的夜晚,日日夜夜,生生不息,任凭时光流转,任凭沧海桑田 。

那个秋夜的黄昏之际,屋外的茄子秧在秋霜里枯瘦委顿,在风里呼吸艰难。秋霜里的爷爷最终还是听从了大地的召唤。

时间是一张单程票,无论怎样饱满的生命到了一定阶段,总要回归大地,以另一种形式延续。这么多年过去,茄子一直是我最爱。看到鲜嫩的茄子,就想起爷爷的菜园。

炸茄盒金黄璀璨,蒸茄子汁肉饱满,满满的童年味道:茄之味

(三)

因受长辈的熏染,我对茄子情有独钟。这些年从未改变。

我喜欢茄子,从它是一枚纤细的秧苗开始,到绽开一朵淡紫色的小花,最后结出饱满的果实,它既不张扬,也不卖弄,只爱在风中轻轻舞蹈。既不去孤芳自赏,也不与百花争艳,它只是默默地享受着生命的每个过程。

物与人何其相似:年轻的时候,默默生长,静待花开,不负生命赐予的使命。而在生命成熟的季节,不断蓄力,厚积薄发,努力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后来,我渐渐发现,生活中其实还有另外一种人,他们从不刻意显扬,却拥有着非常饱满的人生体验:工作之余,或穿梭古籍,对话智者,雪夜窗前踌躇满志;或跨界发展,突破之前的思维局限,做出了自己之前不敢想过的成绩;或在不惑之年,节制欲望健身塑形,让自己拥有更加饱满的生命状态。

茄之味,便是生命之味。每个生命个体都是平凡而又伟大的,努力成长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刘姥姥   茄子   布衣蔬食   饱满   秧苗   秋霜   淡紫色   菜园   粗壮   姥姥   淀粉   金黄   蒸汽   美文   璀璨   爷爷   童年   味道   努力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