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害死人”

当年,语言学家李行健先生主编了《成语大辞典》,请学界泰斗吕叔湘先生题词。吕先生笑着说:“我的题词是:成语害死人。”李先生也笑着说:“好啊!许多人都想看看,成语是怎么害死人的。”

成语“害死人”

上世纪二十年代,鲁迅先生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而章士钊先生则正好相反,为此,二人有过一番文化论战。章士钊先生在文章中引用了《庄子·知北游》中的成语,本应是“每下愈况”,却被他写成“每况愈下”。鲁迅先生辛辣地讽刺道,连古人的成语都不清楚,真是妄为古文家。结果,一个成语就把章士钊搞败了。

也是上世纪,李行健先生遇到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外国企业代表团来中国某地访问,交谈中出现了一个成语:胸有成竹。这让翻译作难了,不知道该如何翻译是好,但又没有过多的考虑时间,就鬼使神差地采用了直译:胸中有一根棍子。老外听得目瞪口呆,翻译简直要崩溃了。

每到夏天,时常在报纸上看见这样的词语:七月流火,酷热难耐。这里用到了成语“七月流火”,可是大错特错,意思完全反了。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原文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的意思是:农历七月,大火星向西移去,暑气消散,天气转凉了。即“七月流火”是天气转凉的信号,而无天气炎热的意思。这个成语,不知让多少人贻笑大方。

回过头来再说吕叔湘先生的题词。当然,他没有写“成语害死人”,但他反对滥用成语,一知半解,含含糊糊,宁肯不用;他尤其反对接二连三地使用成语,他认为,好文章不是用成语堆砌的,而是靠白描取胜的。所以,他的题词是:“成语之妙,在于运用。颊上三毫,龙睛一点,与其滥也宁啬。”

(作者:赵盛基)

(极品咖啡摘自《滨海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成语   每下愈况   滨海   火星   暑气   语言学家   白话文   贻笑大方   白描   流火   每况愈下   泰斗   胸有成竹   文言文   美文   天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