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冬阳心学专注于生活,把生活中的经历感悟结合阳明心学和佛学的智慧创作成文字。希望冬阳心学的文章能成为你找到心灵港湾的助力】

导读

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悟

人生充满烦恼,这是事实,看似悲观消极,实则不然,若人遇到困难,就此放弃希望,被困难击败,未免太愚蠢。对因困难而产生的烦恼痛苦进行观察和思考,这才是人生的意义,只有通过观察和思考烦恼痛苦的来源,我们才能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转烦恼为菩提,从而更好地生活。


阳明心学的“事上磨”就是这个道理,以生活中的烦恼痛苦为契机去领悟事物的本质,转烦恼为菩提,烦恼就是我们的解脱的机缘。

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阳明心学三大核心

生活即修行,修行即修心。阳明心学核心之一: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万事万物都受自己心的掌控。运用到生活中就能做到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每临大事有静气、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得之坦然、失之泰然、宠辱不惊、从容豁达。


那要如何才能出离烦恼,获得当下的解脱呢?以下两则故事也许可以给你启示:找到心的本来面目,还原事物的本质。

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荷花

1.《楞严经》真心是常住不动的

佛说:“我初成道时,在鹿野苑为阿若多等五比丘及四众弟子说法:“一切众生所以不能成就菩提及证得阿罗汉果,都是由于妙明真心为客尘烦恼覆盖所误。你们当时因什么而开悟,证得了圣果?”

这时桥陈那站起来对佛说:“我现在作为长老,在大众中独得‘解本际’之名,是因为悟了‘客尘’二字而证得圣果。世尊,劈如路上行客,投宿旅舍,或食或宿,食宿完毕,又整装前行,不会常住下来;若是旅舍的主人,自然不会行往他方。我这样思考,不能常住的称为客人,能够常住的称为主人,因此凡是不能常住的就称为‘客’的含义。”

“又如两后初晴,太阳照耀天空,阳光照入缝隙中,可以看到虚空中尘埃飞扬的景象,微尘摇动不停,虚空则寂然不动。我这样想,澄明寂静的称为虚空,摇动不止的称为‘微尘’,因此凡是摇动不止的就称为‘尘’的含义。”

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佛初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

把身比喻成客栈,心比喻成客栈的主人,外物都是客,客来客去,主人何曾离开过。


我们的心都被外物所欺骗,被身体上的感觉所欺骗,心本是不动、常住的,不能常住、摇动不止的外物牵着我们的心在动,外物是“客尘”,心才是主宰。

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荷花

2.《传习录》心是君主

陆澄问:“心要追逐外物,怎么办才好?”

王阳明说:“国君端身拱手,庄重肃穆,而六卿各司其职,天下才能大治。人心统领五宫,也需要如此。如今眼睛看的时候,心就追逐在色上;耳朵听的时候,心就追逐在声上。如果君王选拔官吏的时候,要亲自去吏部;调动大军的时候,要亲自去兵部。像这样的话,哪里只是君王的身份丧失,官员们也不能好好履行自己的取责了。”

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阳明心学

心是国君是主宰,但被身体上的感官所欺骗,认为这就是“我”,所以认贼作子。心被欺骗了,把看到的事物当成真实,这就是“我执”,因为有执着,才会有痛苦烦恼。外事外物只是“客尘”,是不能常住、摇动不止的,只有我们的心才是主人,是不动、常住的。


出离对外事外物的执着,就能出离烦恼,出离痛苦。


结语

外事外物上本没有理,所以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理在我们的心中,即:“心即理。”

【冬阳心学专注于生活,以生活中的烦恼为契机去领悟人生智慧,转烦恼为菩提,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如果你被生活中的烦恼困扰着,关注冬阳心学,这里会是你心灵归宿的一处港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国君   无事   旅舍   微尘   常住   君王   外事   无理   菩提   美文   事物   主人   烦恼   痛苦   核心   心灵   心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