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斤计较?

村里正在修下水道,初次听到这个消息是很令人欣喜的。农村现在居住环境也是越来越好了,除了公共配套,家里面与城里的区别最大的大约也就是上下水了。如今自来水已经接入,尽管水质还一言难尽,但相较以前只能吃井水还是多了个选择。下水问题不太好解决,流到街面上不仅仅脏,还影响他人通行、观瞻,即便自己挖坑,也有渗水污染问题,统一解决是终极手段。

很奇怪的是下水道的标线差不多在路中间,村里前两年刚刚做了水泥硬化,但是宽度只有四米,硬化的路面不偏不倚地骑在街道、胡同的正中间,两边不可避免地留下了泥土地。有些人家嫌秃出的一道泥土地难看,也不利于亮亮晒晒,干脆就自己出钱用水泥覆盖了,不愿意自己出钱的人家就还是秃着这么一溜儿。其实这一部分没有硬化的泥土路是最适合挖坑下管的,所以下水道偏偏选在硬化的路面中央,是很让人费解的。

不过接下来的一幕大概能让人理解施工队的苦心。

我们家门前的这一条街就是上述的硬化路况,中间四米水泥路,两边空出来的部分有的人家自己硬化了,有的人家还是保持着泥土地。原本规划在路中间的下水道在走到街尽头的水泥桥时遇到了困难,如果按照原来的走向,势必要把原来的水泥桥破拆,破拆后再恢复原状,实在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成本也势必大大增加。而路的其中一侧没有硬化,是泥土路,延伸的方向也恰好走到水泥桥的一侧,所以把原本已经施工挖开的位于路中间的下水道改道到泥土路的一侧就成了最优选。前一天晚上路两侧的人家也都知晓了改道的原因和策略,当场也均无异议。

第二天早上接着施工的时候出问题了,泥土路一侧的这一家挡在路上死活不让动工,扬言一草一木都损伤不得。一大家子老老少少聚在一起七嘴八舌,加上看热闹的乡亲,大早晨的好不热闹!

其实我大致也能猜到原因所在,刚得知消息时村里人都当是雨污一体化的排水工程,这应该谁都会表示欢迎,尤其是那些还没有自己硬化房子周围路面的人家。这些人家之所以不硬化周边,大多也是因为是老房子了,房子都还没顾得上修缮呢,哪里顾及得到周边路面?但是也恰恰是这部分屋主,最希望的就是能够把街上的雨水顺利排掉,否则暴雨倾盆时,街上的积水带来的威胁最大的就是这部分老房子。

但是等到听说这下水道只是为了家里日常生活污水,自然兴致就减了三分。这些老房子里多半住的都是老人,本来用水就不多,再说了指望这点儿水茁壮院子里的菜苗也未可知呢,至少这点儿水倒到哪里他们都不在乎。估计这也是对于这次下水道工程的失望所在。

一个项目如果对我大有裨益,自己当然也就可以做出适当的牺牲;可如果这工程本身对自己就没有吸引力,那我凭什么要配合?哪怕这埋下去的水管子暂时看不出什么来,谁知道几十年后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其实我挺能理解老乡们的这种"狭隘",毕竟日常他们眼里的东西也不过就是自己一亩三分地里的黄瓜茄子西红柿、鸡毛蒜皮,诸如此类吧。这点儿东西吃不了卖不掉烂在地里那是我的事情,可谁要是不经我同意偷瓜摸枣,不骂你个狗血喷头算我没能耐。很多时候,这些鸡毛蒜皮代表的就是他们自己的"主权意识",趁机找找碴儿既是维护权利的本能,也是闲得无聊找找兴头、练练武艺的好机会。

我相信事情到最后肯定还是可以解决,哪怕"你有句软和话呢",很多时候,村里人办事的逻辑也在于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菜苗   碴儿   兴头   鸡毛蒜皮   下水道   斤斤计较   美文   村里   路面   泥土   水泥   街上   家里   事情   房子   原因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