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痴”尹臣

尹臣当然不是真名,其实我都不知道他们村是不是有这个姓。只不过读音没错,就算是音译吧。

尹臣没上过几年学,他们那个年代本来就没几所学校,再说那时的主要工作是“抓革命促生产”呢,上不上学的都在其次。

但是没怎么上学不代表没怎么读书,尹臣超级爱读书,走到哪儿都能扽出一本书来。当然有时候也不一定是书,也有可能是几张报纸。反正那个时候农村里纸张就不算多,带字儿的就更少,稀罕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上厕所都没人舍得用纸!你还别笑,手纸大约是八十年代以后才出现在农村的娇贵玩意儿,再往前用报纸、书本纸揩屁股都是奢侈,你们可能猜想不到,农村里完成这个程序用的啥,土坷垃!

所以尹臣总能手捧带字儿的书或者纸本身就相当不容易了,村里人都叫他“书生”。

尹臣也并不辜负“书生”这个称号,慢慢地他嘴里出来的话就很具有书生味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众人愕然木立间,尹臣甩下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扭头而去。

慢慢地,尹臣成人,到了该下地出工的年纪,队长怜惜他“饱读诗书”,到他家做工作,看看是否有什么轻省点儿活计能帮衬到他,尹臣一甩手:“君子岂能为五斗米折腰?”

不折腰的尹臣于是手不释卷,不管是吃饭睡觉逛大街,书总在他眼皮子底下一尺之内。

也许是自己一个人看腻了,总找不到伴儿,一肚子学问无处释放,于是逢人就问:“你说武大郎和武二郎一个娘养的,为什么天差地别?”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如来佛的手掌要多大才能连翻三五个筋斗出不去?”

“诸葛亮借东风摆得八卦阵阵眼朝在哪个方向?”

“宝玉要是娶了黛玉,你说黛玉的病能好吗?”

嗯,没错,尹臣不仅仅之乎者也,跟一般人聊天儿他也会,至少说的你能听得懂,尽管也许你并不知道黛玉是不是有病,武大郎武二郎有没有可能同父异母。听懂归听懂,解答不了尹臣的问题,结局往往是尹臣一个人自言自语地蹒跚着远去。

是的,有些古书能接触得到并非因为在那个年代有多普及,只是这些书可能早就有流传,怎么着都能寻摸到两本吧?

可惜尽管书能找得到,熟悉这些书的内容的人可不多,即便读过的人也大多是看个热闹,象尹臣这样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绝无仅有。所以这些问题只能在尹臣的脑子里反复纠缠,积聚成心病。

我认识尹臣的时候,他已经“神经”了。手里还是或书或报,踟蹰在村边的路旁喃喃自语。

终于有一天,仿佛忽然发现似的:“好多天没看见尹臣了”。

也许他家里人早已经习惯了他揣一本书、一份报溜溜达达闯世界的生活,据说也没怎么去找。

从那以后,就再也没见到“书痴”尹臣。

有人说他死了,有人说他隐了,有人说他寻师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书痴   如来佛   土坷垃   宝玉   手不释卷   借东风   打破沙锅问到底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字儿   筋斗   美文   书生   他家   君子   报纸   为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