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者》:好评给演技,差评给剧情

文/梦里尘外

《叛逆者》讲的是潜伏工作,只是潜伏故事的精彩程度真的一般。

好评给演技,这方面确实没有什么好挑剔的。

差评给剧情,这才是这部剧高开低走的真正原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部剧事情的起因,军统上海站全站搜寻“邮差”,在寻找“邮差”的过程中,才出现了孙福安刺杀叛徒王志,林楠笙朱怡贞联手刺杀上村净,陈默群调离上海后来变汉奸,顾慎言之死,陈默群之死,纪中原之死,蓝心洁之死等等故事。

在这一大段故事里,全剧最高潮的地方,是纪中原和蓝心洁的死,尤其是蓝心洁的自杀。

在蓝心洁自杀之前,一直在想,这个人物的作用是什么?对于主线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对于主角人物有什么样的帮助?百思不得其解。

而当她自杀之后,这个疑问才豁然解开。

她的存在,真正意义上来讲,就是为了推动全剧的高潮,就是为了不断和主角林楠笙发生关联,无论是他们初见,还是她帮林楠笙窃取情报,或是假装和林楠笙结婚,还有最后的自杀,都是为了保全主角。

作为全剧最揪心最令人神经紧绷的片段,确实看点十足。

纪中原被捕而后死,蓝心洁自杀,一天时间里两个对林楠笙最重要的人,对林楠笙的打击特别大。

那个时候脑子里想的是,林楠笙千万不要哭。可以很悲痛,可以很崩溃,就是不能有任何表情上的反常。

回到家里,他安静地端起碗拿起筷,一边吃,一边默默流泪。

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这样一边吃一边流泪?是在心情极度沮丧的时候,是吃饭的时候脑子里还在想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却找不到答案的时候。

原来,人的生命里程里,还要去承受这般沉重的悲伤。

在得知纪中原的死讯后,朱怡贞那种特别难过却要故作镇定的感觉,在她给孟安南早餐的过程中,表情部分的细腻变化是很有代入感的。

故事,总要有令人记忆深刻的地方,不然走马观花,看了一遍,若干年以后想起来某个影视剧,却想不起来其中的一些印象深刻的片段,就算不上好。

再说蓝心洁自杀这段剧情,不去讨论她对主角人物的帮衬作用,就单讲这个事件。

先说朱怡贞,其实她的反侦察能力是比较弱的,虽然工作多年,但是和孟安南长久的接触中,一点都没有发现对方的异常,然后在他面前不断拨打电话,最后被孟安南发现破绽,导致纪中原被捕。

这个人物不应该这么弱,很多剧情上的设计,都是为了下一段的故事而提前设计。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本来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段故事,却显得不自然。

纪中原被捕,未经受过任何毒刑拷打,这是剧中剧情有交代的,是大人物是为了立功。然后开水泼副将,被林楠笙打晕送到医务室。

医生说十五分钟以后就能醒来,时间上的紧张,就不允许纪中原和林楠笙慢吞吞的说话,这里要长话短说,短话快说,快速记忆,感觉上真的说的有点慢,没有一点紧迫感。

林楠笙从重庆回上海站以后,王世安一直派人盯着,为什么在纪中原和林楠笙对话的这个医务室里,没有人盯着?就算没人盯着,在后来盯梢的人对王世安的报告中,也应该有提到这段空白,还是没有人提到。

蓝心洁在舞厅对面开枪准,卸枪出纰漏,在这之前应该会有反复练习装卸动作,以便节省时间及时脱身。就偏偏使蛮劲,还在屋檐边上弄,为什么不能去到他人视角看不到的地方卸枪?

再来,在实施这个计划之前,她有没有为自己的脱身想好路线?

纪中原的计划是这样给林楠笙说,没有说脱身路线;林楠笙也是同样的话说给蓝心洁,也是没有说脱身路线。

蓝心洁被发现后,那一刻很多人都冲了过去围堵她,镜头里给到的是上下楼就一个口,她是怎么下来的?楼梯里一个搜寻的特务都没有吗?就算是有好几个出口,不应该有很多人把守吗?

她下来以后,楼梯口又是没人,围堵的人都在十几米远的地方,然后走了两步不断转方向,被巡警质疑以后又跑上楼,还穿的高跟鞋,然后被追到无路可走最后自杀。

已经清晰明确了枪手的位置,这些追捕的人为什么不死守出口,到处乱跑?

蓝心洁之死既是全剧最具看点的地方,却也是最令人叹气的地方。

演员的演技是点赞的,剧情上还是差太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演技   毒刑   剧情   叛逆者   邮差   全剧   起因   美文   片段   好评   路线   主角   作用   人物   发现   时间   地方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