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读了这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源是什么?

我是小猪八,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个人成长干货,一起进步。


明明读了这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源是什么?

如何正确阅读 | 3个关键点

(建议收藏)

[微风]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谚语也流传至今。

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明明读了这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源是什么?

基于种种原因,不少人都想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或改变命运。可结果却并不如意,很多时候,我们明明读了不少书,但是收效甚微,自己还是曾经的自己,生活和命运并没有因为读的书而发生什么巨大的改变。


既然都说读书是有用的,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为什么到了自己这,就算读了不少书,还是没有看到预期的效果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明明读了这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源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揭开“明明读了这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源”的真正根源。


经过自身的实践与反思,我发现,以下三个因素是将我们困在读书中却无法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


1)阅读内容与当前的自己不匹配,过于困难

2)阅读时从不思考,只停留于表面享受文字

3)阅读后没有进行实践,难以发生实质改变


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细细讲述。


1)首先:阅读内容与当前的自己不匹配,过于困难


其实不管是读书,学习,还是运动,养成习惯等,有效达成这些目标的共同方法是:既不是一成不变地呆在舒适区,也不是高估自己的能力想着一步就位跳到恐慌区(困难区),而是选择在训练区(舒适区)边缘进行活动。安德斯·艾利克森也在《刻意练习》一书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清晰的解读。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去了解。

明明读了这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源是什么?

所以,对于书中出现的暂时无法理解的观点、概念或无法运用的原理,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可能阅读的内容与当前自身的学识还不够匹配,所以学习起来觉得过于吃力。在自身经验不足,层级不够高的情况下,我们是无法一下子就越过中间的过渡区,直接跳到困难区的。这也验证了那句古话,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


好在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吸收更多知识来不断扩大自己的认知圈,当认知圈慢慢往外扩大时,也就是在不断往困难区靠近。这样对于一开始无法掌握的新知识,到后面也能慢慢有所领悟。


所以,最有效的方式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阅读那些努努力也能够读懂的书籍中。简单来说,就是尽量阅读那些原先并不了解但很感兴趣,或只了解一部分知识点的内容中,这一既不会很费劲,也不会过于简单,通过付出一点汗水仍然能够有所收获。


比如,我自己在早些时候阅读瑞·达利欧的著作《原则》一书时, 自己却无法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虽然这本书被奉为经典且浓缩了作者为人处世的精华。现在看来是当初的我知识积累不够丰富,能力有限,认知圈太小,所以才觉得苦涩,读不懂。

明明读了这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源是什么?

但近期再次阅读时,发现自己对书中提到的原则与理念,也能够自然而然地理解并产生自己家新的想法。有一种新的感受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在与作者进行一场思想上的交流。虽然这么说听起来有些夸张,但真正读进书的时候,不少人应该会有同样的体会吧。


另外,对于任何一本书,我们并不需要掌握所有知识点,更何况我们也无法做到将所有知识点都收入囊中,只要摘取其中让自己触动的点即可,或者从中习得某一理念,进而转化成自己的认知,促使自身发生实际改变,那这就是读书带来的有效价值。



2)其次:阅读时从不思考,只停留于表面享受文字


一种最常见的现象:只阅读不思考。


如果对于阅读的内容,我们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也从来不质疑作者的观点是否存在漏洞与不合理之处,更不曾将书中的内容与自身实际相联系,而只是一味地跟随作者的思路,看过一遍他写的语言而已,那这样停留在表面的肤浅阅读是无法起到效果的。就像夏天洗澡时只用喷头淋了一次水,将身体打湿而已,并没有搓一搓,洗了和没洗相差不大。


明明读了这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源是什么?

这样一来,不管读了多少书,也都只是在做机械化的表面动作,泛泛地翻阅了一遍便放在一旁或匆匆拿起下一本书如此循环也就习以为常了。


当然,在阅读过程中,不排除我们会捕捉到令人醍醐灌顶的真理,或是让人惊叹的深刻见解等。如果对于这些有所触动的点不进行梳理和再次分析,对这些观点背后的深层逻辑不进行探究与思考,那就会出现沉浸在阅读的享受中,流于形式的现象,并没有充分调动大脑的作用。久而久之,容易形成,阅读——感受——继续阅读——继续感受这样无效循环的阅读方式。


另外,即使是再经典的书,也存在作者只讲述了某一个方面的知识的情况,可能这一方面的知识还可以从其他的维度进行解读,还能够运用类似但更加合理的案例解释原理等等,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多维度去审视其中的内容,不被作者本身的光环效应所影响,那就可以发现新的大陆——新的知识和启发。

明明读了这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源是什么?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认知都有自身的局限,受环境、教育、家庭、社会等影响,作者表达的是在他认知范围内,从他个人的角度解释的原理。但如果我们从自身出发,在某一方面或许会有不同的、全新的视角与看法,即使与作者内容相悖,这也是是弥足珍贵且难得的。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何况一本书中提及的新鲜知识点如此之多呢?


所以,只有当我们敢于质疑书中任何观点,愿意通过多维度的视角,而不只依赖于单一视角,充分利用破束缚思维,不被专家头衔、常规说法、已有经验、固定原则等束缚,对书中的知识进行探索,形成自己的见解,才能避免停留在文字表面的现象。

明明读了这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源是什么?


3)最后:阅读后没有进行实践,难以发生改变


做到了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阅读,并且积极地思考书中的知识敢于提出新见解,这算是完成了前期大部分工作,但还不是最终点。


阅读后最困难的收尾工程就是实践了。都说实践出真知。


明明读了这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源是什么?


想到(阅读)-知道(知识)-做到(用知识)只有形成一个闭环,才能说明一项活动(阅读)得以圆满完成,否则也属于半途而废。


现在我们通过阅读,做到了“知道”这一层,但从“知道”到“做到”中间,是最核心也是最困难的,之所以说它困难是因为这一步需要我们去克服大脑的本身的缺陷,大脑的进化结果是我们会本能地倾向于做简单容易的事(即最小阻力的事),能够不思考,不发力就坚决不思考,不发力。


如果不克服这一阻力,我们将一直停留在原地,无法跨出舒适区,做出行之有效的改变。

明明读了这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源是什么?

反观我们阅读或学习,最终想要达成的效果无非是能够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又或者说,其实我们在进行阅读前就已经在心中默认树立了一个目标,类似我希望通过阅读来让自己变得更专业、更聪明、更有内涵、能够提升自我等等。


那么在阅读完以后,我们最好尽早采取行动:

比如可以利用新的思维模式重新解读一个问题,采取与以往不同的解决策略;

比如根据书中的观点和建议,改进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习惯和不良嗜好;

比如将学到的原理或概念,用到自己实际生活中,验证它的可行性与实用性等等。

这些看得见的结果才是真实且有效的读书反馈,因为它不是原模原样停留在大脑里,而是被灵活运用了。


明明读了这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源是什么?

而随着知识被越来越频繁地使用,我们的潜意识也会将学以致用作为自动反应。即一旦学到新的知识,我们的大脑会主动且自动地想要通过做点什么来将其内化,融入自己的血液中。 这时候,我们也会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变化与惊喜。于是,也就会再说“读了这么多书,仍然过不好这一生”了。


总之,只要自己的生活、工作、行为、思想通过阅读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更新迭代,那这样的读书都是值得且有效的。


最后,总结一下,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处在舒适区边缘的书籍进行阅读,边读边思考与质疑,最后将知识用于实际生活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这样才会让自己的一生真正越来越好。


明明读了这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根源是什么?

「如果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有所触动,欢迎点赞评论

我会努力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微风]

关于作者:


我是小猪八,一个95后女孩,从0开始学习写作,每日阅读,反思,在这里记录我的所学所思,努力提供有价值的成长干货。


欢迎关注我,见证小白的写作和成长之路,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维度   知识点   美文   根源   见解   认知   视角   大脑   舒适   表面   困难   原理   不好   观点   发生   作者   知识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