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馈赠 | 作者:崔军委 / 诵读:韩秀丽

父亲的馈赠 | 作者:崔军委 / 诵读:韩秀丽

父亲的馈赠 | 作者:崔军委 / 诵读:韩秀丽


上个周末,我和弟弟随同父母一起驱车60公里,回了趟山区老家——大峪镇小横岭村。回家的目的简单明了:久居城里,思乡之情与日俱增,需要缓释一下;正值乡下春意盎然,踏青“旅游”必不可少,换个环境,远离城市的喧嚣;同时,还可以顺便搞点“小春收”,挖些蒲公英、捋点构蒲穗什么的。

一到家,我们便换上“工装”,开始“工作”。母亲擓着竹篮去山坡上捡拾地皮菜——母亲根据多年的山区生活经验判断,前一阵天气连阴,附近山坡上一般都会有地皮菜,而且这时候的地皮菜鲜嫩口感好;我和弟弟跟随父亲去附近的荒坡地头挖蒲公英、捋枸蒲穗。我们边干活边聊天,置身于大山之中,满眼的美景消解了我们的疲惫,劳动的果实充盈了我们的欣喜。此情此景,撩起了父亲的思绪,不觉聊起了他过去的生活。

父亲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候缺吃少穿,人们一心一意侍弄庄稼,但没有机械化,没有化肥,旱涝不均,靠天吃饭,粮食产量极低。由于害怕地边的杂草和树木吸收田地养分以及遮挡阳光,庄稼人就会认认真真将田地四周清理得干干净净、寸草不留,各种树木包括枸树、榆树都难以幸免。只有那些离庄稼地稍远一点的,才能够存活。物以稀为贵,难怪现在每到清明前后,人们见到枸蒲穗、榆钱儿、芨芨苗等野菜都如获至宝。

正因为缺衣少食,物力维艰,所以那个时候,村里有些老者,都练就出了自己独特的治家本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领着全家人精打细算,艰苦奋斗,共渡难关。他们与天地搏斗,与自然抗衡,极力摆脱厄运的束缚。那时流传下来的一些治家“名言”“格言”,父亲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

一曰:能买不值,不买吃食。“不值”,顾名思义,就是价格和价值不成比例,亏本甚或吃亏;“吃食”就是平时吃的食物食品。在生活困苦的年代,每花一分钱都会斟酌再三,人们哪怕买了自以为不值得的东西(实用物品),也不去买吃食。农家人朴素地认为,只要有一把粮食一把盐,就能过日子;买吃的,吃了也就没有了,不如买些能用的物品实惠长期。

二曰:仔细人常吃好饭,爱惜人常穿新衣。“仔细”一词在那个年代主要指勤俭节约、从长计议。何谓“好饭”?能凑合吃饱或大半饱的即为好饭。“新衣”,多指干净整洁少有补丁的衣服。仔细想来,确实很有道理。勤俭节约、会计划会打算的家庭,粗粮细粮合理搭配,日子过得要稍好一点,勉强能够填饱肚子,成为“能行户”。爱惜衣物、珍惜穿着的家庭,啥场合啥打发,大人和孩子们多能穿上干净整洁、没有补丁或者少有补丁的衣服,肯定会让别人羡慕,出门在外,自信排场有面子。这是身份的象征,也是治家有方的体现。正如父母常说的那样,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当一辈穷。

三曰:平时要俭,遇事要展。所谓“俭”,就是俭省节俭,平时生活要严于律己,节衣缩食,绝不浪费;所谓“展”,指的是展扬气派,遇到办事要慷慨大方,好钢用到刀刃上,有粉擦到脸蛋上,把事办好,办得排场,不叫别人笑话小瞧。这其中也体现了对客人尊重的成分。

四曰:遍地有黄金,单等有心人。父母所说的“黄金”,内容很宽泛,包括学问、粮食、财产等一切劳动报酬;“有心人”指的是有理想、能坚持、会谋划、肯吃苦、有准备的人。而父母总是用这句最浅显易懂的话语告诫我们,作为农家孩子,只有刻苦学习,多学知识,才能抓住机会成就完美人生;才能走出大山,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环境。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只要是供我们弟兄上学,父母总是不遗余力,让我们受益匪浅,感激不尽。

五曰:纵有家产万贯,不如一技在身。在农村生活大半辈子的父母,由于受当时条件的约束,农村生产力低下,学生时代正赶上靠挣工分吃饭,上学的机会难以保证。父母深受其害,更深知知识的重要和技能的可贵,总渴望孩子们好好学习,学点技能,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他们常说,财富是暂时的,本事是自己的,也是永远的。

父亲年近七旬,他喜欢读书看报,爱好记录摘抄,他会把平时听到看到的名言警句随手记录下来,既避免时间长了容易遗忘,也作为教子良方时常对我们提起。父亲已经记录了好几本,其中一本不知被哪位爱好读书之人,不打招呼拿去了。虽然略有遗憾,但也深感欣慰,说明摘抄的内容还算不错。父亲还说,他会将这种习惯一直延续下去。

父亲记忆中老家流传的那些俚言俗语还有很多,从书报中摘抄的名言警句也有很多,这些都是生活的提炼、智慧的结晶,内容涵盖励志、修身、处世、治家、为政、慈孝、婚恋、养生等方方面面,都蕴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变真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虽然时代不同了,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了,但有些哲理语句、传统美德永远不会过时。我们一定会像父辈那样,牢记在心,不断践行,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父亲的馈赠 | 作者:崔军委 / 诵读:韩秀丽

崔军委,河南济源人,现任教于济源职业技术学校。济源优秀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省市级优质课教师,有三十余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在《济源日报》发表文学作品多篇。

诵读者简介:



父亲的馈赠 | 作者:崔军委 / 诵读:韩秀丽

韩秀丽,德馨语言艺术培训中心指导教师,和兑.河南第一教师学院会员。2019年指导学生参加“中传花少”比赛获得全国金奖。


审核:文子 | 责编:王芳 远岫 若谷 | 编辑:陈丽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凌峰律师事务所崔素芳律师;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济源   父亲   勤俭节约   警句   地皮   排场   河南   蒲公英   田地   美文   名言   补丁   平时   仔细   父母   作者   内容   崔军   韩秀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