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心理学》:同情弱者,是人的本能;放低身段,则是一种策略

↑↑关注我们

每天看书摘


《博弈心理学》:同情弱者,是人的本能;放低身段,则是一种策略


《博弈心理学》作者:陈玮

陈玮,知名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专注于情绪、人格与人际交往等心理学领域研究数十年,以透彻直白的语言风格,帮助读者解决人际互动中的心理建构问题。


博弈心理学 这本书用了很多案例,从生活中的情景到心理学上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也非常的通俗好读,也算比较有趣的一本书 。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但是人们有时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要是我们受制于人,那错处并不在我们的命运,而在我们自己,一个不够“强大”的自己。而学习心理学就是不断了解并重塑“强大”自我的一个过程,但其带来的诸多好处无法与你言说,唯有自己去书中找寻。


精选书摘

1.最高明的博弈并非单纯的竞争,而是在相互制约中寻找依存关系,开启一种互惠双赢的模式。

2.双赢其实就是一种依存与制约关系的综合体,是一种相互的妥协,也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3.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不能直接端给他人一盆“热水”时,不妨端给他人一盆“冷水”,再端给他人一盆“温水”,这样的话,这人的这盆“温水”就会以迂回的方式和强烈的对比而获得“热水”的效果。

4.当一个人主观意识认为一旦错失某个机会就会造成遗憾时,那么即使是非常优柔寡断的人,也会果断做出决断,这就是人类的共性,在心理学研究领域被称为倾向性效应。

5.不管你是谁,不管你做了什么,不管对象是谁,总会有三成的人会喜欢,三成的人会讨厌,三成的人不会在乎。选择爱你的人,不要再多花一秒钟在其他人身上,生命这样就会过得比较好。

6.重复,这是暗示的主要法则。重复说同样的话语能导致人们相信,一旦相信变成了确信,信念就开始产生了。如果不仅说出声,而且形成一个视觉形象,效果则更佳。潜意识偏于执行有一定时间长度、反复出现、有视觉形象的暗示。

7.很多时候,操纵者对我们思维的侵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大多是从很小的事情开始,不动声色地压抑我们的理性,禁锢我们的感觉。

8.当人遭遇到与生存相关的经历时,其以往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均会变得不适用于当时的情况,所以这时候就会诱发人的逆转反应。人原本相信的东西被彻底粉碎时,行为也会彻底改变得像另一个人。

9.只有站在博弈层的最高点,客观看待、冷静分析心理博弈的规律,并塑造一颗强大的内心,培养一种缜密的思维方式,才能察觉他人对我们的操纵,用最有效的策略克敌制胜。

10.在任何关系中,要判断自己所接触到的人是不是一个操纵者,从而避免成为别人手中的“玩偶”,一个很重要的法则就是:你是否在接触中丧失了“自我”?你是否在面对对方时,已经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只能被他的意志所左右?

11.同情弱者,是人的本能;放低身段,则是一种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斯坦福   心理学   学习心理学   错处   策略   操纵者   温水   身段   心理学家   弱者   美文   法则   本能   暗示   热水   强大   视觉   命运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