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的天赋》:劳神费力的社交生活可能使生物演化出更高的智力

↑↑关注我们

每天看书摘


《鸟类的天赋》:劳神费力的社交生活可能使生物演化出更高的智力


《鸟类的天赋》作者:珍妮弗·阿克曼

乌鸦真的能将石子投进瓶中取水吗?麻雀为何成为街头巷尾常见的小鸟?信鸽凭借什么样的导航能力飞越千里?《鸟类的天赋》以一趟寻找聪明鸟儿的环球之旅,为我们逐一解开了这些谜题。


鸟类大脑重量和体重的比例和人类差不多。虽然关于鸟类的认知、大脑还有很多未解谜题,比如鸽子究竟如何导航,但大量的证据已经可以勾勒出一个聪慧的种群:学习、模仿、沟通、使用工具。自然界还有多少秘密等着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人类呢?


精选书摘

1.从繁衍后代的角度来说,人类并非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毕竟物种演化比的从来不是谁进化得更高级,而是谁更能适应生存,谁更能应对周遭环境带来的挑战。

2.作为陆生脊椎动物中最大的类群,全球现存的鸟类超过1万种。如果每天认识一种鸟的话,你大约需要30年才能认全这个家族的全部成员。

3.地球上只有4个物种能够制作复杂工具以供自己使用,即人类、黑猩猩、红毛猩猩和新喀鸦。

4.一些鸟类的大脑含有大量的有效神经元,其密度接近灵长类的大脑,神经网络的连接方式也近乎人类。这也许对解释为何特定种类的鸟有如此高级的认知能力大有帮助。

5.创新和认知能力与大脑容量无关,而是和神经元的活跃程度有关。

6.山雀的记忆力也非常惊人。它们会把种子和其他食物藏在几千个不同的地点,以供来日享用,并且6个月之后,仍然清楚地记得什么食物放在哪里。

7.喜鹊(Pica pica)能认出镜子里的自己,而“自我”的意识曾被认为仅有人类、类人猿、大象和海豚这些有着高度发达社会关系的生物才具备。

8.在某种程度上,鸟类的智力更接近于灵长类动物,而不是它们的爬行类祖先。

9.通过分析DNA,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大约有90%的鸟类有“婚外情”。一个鸟巢中可能有高达70%的雏鸟,并非由照顾它们的雄鸟所生。

10.乌鸦和渡鸦如果发现同类做同样的工作时得到的报酬比它们多,就会拒绝工作。这显示它们知道什么叫作“不公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鸟类   天赋   渡鸦   山雀   类人猿   雏鸟   灵长类   神经元   物种   美文   乌鸦   社交   认知   智力   大脑   食物   人类   能力   生物   费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