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错在哪里

随着唯物哲学的不断传播,辩证法也在社会中流传,并被许多人吹虚,当成法宝,可人们却不知道,这个法宝理解上存在错误。

辩证法是西方哲学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从唯心哲学中引入唯物,马哲把辩证法概括为“对立统一”。意思从对立到统一。因此,也叫矛盾。

马哲认为,事物内部的对立,即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总结出三大定律,即对立统一,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

一,

要懂得辩证法,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事物,才能分清楚内部与外部,才能懂得什么是内部矛盾,什么是外部矛盾。分不清什么是一个事物,这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就无从说起。

可是,在现有的哲学中,对于什么是事物却找不到答案,对辩证法的理解也只是从矛盾到矛盾,到底哪个是主,哪个是次。哪个是内,哪个是外,说不清,道不明。于是,辩证法也成了迷糊之法。

不能区分出什么是事物,运用辩证法去研究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就是无的放矢。辩证法也成了中国的《易经》,自以为懂的人很多,真懂的却没有!!

第一,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原因,首先就要知道你要研究的是哪个事物,并对其进行解剖,了解其内部矛盾在哪里。

比如人,人的内部是人体内腑,其矛盾在哪里呢?又比如家庭,家庭矛盾又在哪里呢?

第二,什么是发展。西哲说,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是量变到质变,是否定再否定。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这句话夲身存在一个问题。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到底是新事物发展了,还是旧事物发展了,还是世界发展了呢?

如果说“事物”发展,这首先你就有个指代的事物,如牛,或羊,或张三的家庭,或中国,美国等等。

有了指代的事物,发展就是相对原有的状态而言的。比原有的状态扩大了,增强了,才叫发展。而比原有的状态缩小了,削弱了,就是倒退。

状态扩大肯定会产生和添加新事物,但旧事物灭亡又怎么去理解呢,难道一个人死了,儿子长成了这就是发展吗?

张三的家庭分了家,这是发展了,但并不是张三的旧家庭灭亡了。张三分家是分出了儿子的家,儿子的家是张三这个家的部分。如果张三有两个儿子,分成两不家,原有的家成了两个家,说发展,也必然是张三的家发展了,而不是他儿子的家发展了。

自然的发展,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有机物到生物,生物发展成植物,动物,动物再到人类,如果说发展,必然是说物质发展了。因为人还是物。

世界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存在,每一个存在如果是一个事物,这个事物与其它事物的不同就是这一事物的夲质。

夲质是事物与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概念的内核。夲质不存在了,这一事物就消失了。所以,事物的发展是夲质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了新的内容,产生了新的东西。新的东西产生伴随着有旧的东西消亡,或者说被否定,但事物的夲质不变。若夲质发生变化,这一事物就会削弱,分解,消失,即不存在。

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资夲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是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变化的只是社会制度,社会永远是人类社会,而不会变成非人的社会。而发展也是现在的社会相比原来的社会文明了才叫发展。

因此,事物的发展只是量的变化,而不是质的变化,是在夲质不变的前提下的变化。

事物夲质是事物存在的条件,夲质都没有了这一事物就不存在了,还怎样发展呢?

二,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内部的不统一

矛盾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不统一。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好,我们说这个人的身体有了问题,有了问题就是有了矛盾。一个国家,内部统治出现了派别,这也是有了矛盾。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利益不一致,这也是矛盾。

解决矛盾就是通过状态变化,将不统一达成统一。

一个家庭,两口子争吵,这是矛盾。两口子意见统一了矛盾就消除了,家庭就合谐团结了。如果两口子天天吵架,这个家庭就统一不起来,就会离婚,家庭消失。因此矛盾是事物内部改变的原因,有了矛盾,内部就需要改变,改变才能统一。如果改变也无法消除矛盾就会出现分化而使事物消亡。

有句话叫做,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因素。不错,内部矛盾必然引起内部发生改变,但改变是为了内部的统一。人的身体内部有了矛盾,你的身体内就失去了统一,你必须吃药,用药物对体内进行调节,使矛盾消除,阴阳平衡。

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内部统一的前提下对外斗争的战胜。任何事物需要发展就要对外争夺虚和实这两个内容,虚就是空间位置,实就是物质内容,争来了就发展了,争败了就不能发展。

从整个世界去看,矛盾的实质就是各种事物相互争夺发展而引起的对立斗争。事物的普遍联系性就是事物与事物运动的统一性,而相互作用就是运动的不统一性,各自的独立性。

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存在虚与实两个方面,如果从虚去看实,你看到的就只有实物。如果从实去看虚,你看到的就是实物的象。前者就叫唯物,后者就叫唯心。

世界是一个虚实统一的整体。虚与实对立于统一之中,因对立而产生分化,分化到一定程度受统一的控制和约束,虚与实相互转换,由虚生实,实便生虚,老虚老实消退,新虚新实发展,构成新的对立平衡。如此反复形成世界的运动。

事物是整体虚与实的存在形式,也是整体虚与实相互转换的运动形式。事物的产生发展是整体运动由虚向实,衰老消亡是整体运动由实到虚。世界的事物就是这样不断产生,发展,不断衰弱,消失。变化无穷。

世界不存在孤立运动着的事物,因而也不存在每个事物都有各自的运动原因。每个事物的运动都是世界在个整体的运动,随着整体运动产生发展,又随着整体运动衰退消失,来自于世界,消失于世界。

世界由一切事物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总和的运动,联系就是运动的配合。。各事物又因自身发展而具有独自的运动。运动的统一和运动的分别便形成了普遍联系“统一”和普遍对立“矛盾”。

我们看世界要从世界这个统一的整体去看,而不能从某个事物去看。解剖了几个鸡蛋就认为发现了世界规律,这是不可能!鸡生蛋,蛋成鸡,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相对于蛋长成的鸡是先有蛋。相对于产蛋的鸡是先有鸡。不论是鸡还是蛋都是生物到动物的进化,而生物又是有机物的进化,有机物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物质的运动便是世界的运动,而世界的运动就是虚与实在统一中的对立分化与转换。蛋和鸡是一个事物,蛋是鸡,鸡便是蛋。

每一个事物都是由许多小事物联系而构成。每个事物又与它事物联系成更大的事物。世界一切事物就这样联成一个整体的大事物。

如果说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事物内部,那么,每个事物都有一个内部,也就都有一个原因。一个事物内有无数小事物就必然存在无数原因,到底谁才是原因呢?

事物是世界这个整体的运动形式,其运动发展的原因是世界虚与实的转换,矛盾只能引起内部分化和状态改变,而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三,辩证法的表述。

如果把辩证法当成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则辩证法就是虚与实对立于世界这个整体中,因对立而分化,因受统一的控制和约束而相互不断转换的规律。世界这个整体内虚与实因对立而分化,因受统一的控制和约束而不断转换,这是世界运动的原因,也是世界运动的总的规律。世界一切事物的运动都具有这一规律。

因此,事物中的辩证法是世界这个总的辩证法的表现。完整地说,对立统一实际是统一中的对立。

首先对立的两个方面始终是相对的。其中一个方面增加,另一方面同时增加。其中一个方面递减,另一方面也跟着递减。于是双方永远势均力敌,数量相对。

第二,两个对立面始终不会完全统一,只是在统一中受统一的控制和约束,因对立而分化,分化只是比例变化,始终不会彻底分开。A中有B,B中有A。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当分化达到一定极限,在统一的控制下,双方会产生激烈的相互作用,通过对立作用消耗双方势力而达到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辩证法   有机物   两口子   唯物   美文   对立   新事物   事物   规律   矛盾   儿子   状态   原因   家庭   社会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