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解剖

人类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每一个人都是有着独立意识,因而具有独立思想,独立行为,并存在独自生存需要的生命个体,这就是人的独立性。

但是,每个具有独立性的人,都必须依赖于他人,与他人相互协作,共同结合成社会,借社会的力量才能战胜自然,

求得各自生命需要,与生命的繁延。这就是人的社会性。

社会是人与人相互依赖构成相对统一的整体。是人共同与自然斗争的群体组织。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人的生存条件,生活需要的一切直接来自于社会,也必须来自于社会,人必须参入社会活动,为社会付出才能获得个人需要。换句话说就是,人的一切需要都必须从社会中索取。

但是,由人各自独立性所决定,人有着独立的意识,也就有着独立的认识运动,并由认识成果而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行为。社会要达成统一,就必须尊重人的意识和思想,使在认识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并与他人协作形成一致的行动。

同时社会是为每个个人需要的公共组织,社会还必须尊重和满足每个个人的合理需求。

人在社会中,一方面需要参入共同的社会活动,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强大与自然斗争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必然为着自己的需求与他人发生斗争。所以,人与人相互依赖与相互斗争的关系是社会的根本关系,是社会的结构。

社会由人的依赖关系而构成统一,因人的斗争关系而发生分化。社会要保持统一,就要控制与调节人与人的相互斗争关系使之不走向极端。

人的斗争关系若不控制与调节,分化到极端,就会出现,一部分人完全占有社会财富,包括生产资料和生产活动,而另一部分人则一无所有,最终丧失生活来源而消亡。

在政治上,一部分人成为社会思想意识的掌控者,而另一部分人则完全丧失自身思想意识的表现权属,逼迫一切行为受他人控制——奴隶。

这样,人类就有了阶级,有了压迫和剥削。

什么是人,人是一种高级动物,这是自达尔文后所得出的普遍认可的正确结论。人区别于动物就是有高度的意识性,人不但能够认识世界,同时还能够依据自己的需要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获得认识成果,根据认识成果把握自己的行为,进行改造世界的活动,这就是人类意识的全部功能。

认识世界,这是人的意识的重要内容,人是通过自己的认识运动才获知世界一切的,认识运动所获得的结果就是知识,知识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内容。

但人的认识运动是单个人独立进行的,语言与文字的产生,才使各个独立认识的人,获得的认识成果有了相互的交流。文字的作用,能将认识成果记录下来,进行流传,这样就丰富和壮大了认识成果的内容,有了今天的文化和文明。

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依据自己的需要改造世界,在认识的前提下,根据世界事物的实际情况及其运动规律,依据自己的需要和手段,预构改造世界的方法与策略,用意识去指挥行动,进行改造活动,这才叫实践。

系统的关于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认识成果就是理论,而依据认识成果,结合人类的目的需要及其自身手段,预构的理论性的行为方案就是思想。

实践是对认识成果的检测,认识符合实际,改造活动才能成功,认识不符实际,在实践中就得不断再认识,以达到最后成功。

实践活动常常不是单个人的行动,是多数人群体共同进行,群体活动就需要有一个共同认识,这就是共识,共识是通过认识成果的交流达成的,有了共识,有了统一的行动方案,才能具有和谐的统一行动,达到分工协作,整体一致。这就是思想统一,达到行动统一。

但是,人类的活动,许多并不是在认识运动完成以后,有把握的,有行动预构方案依理而行。而是在没有完成认识结果的条件下,由客观逼迫进行,这样,共识就达不到完全的水平,只有推举智人之人,去边行动,边认识,边指挥达成相对一致。

这样就有了管理和统治,管理和统治就是行动者并没有获得统一的对改造对象的认识,有的几乎完全无知,而是由管理者负责对改造对象的认识,并作出预构的行动方案,指挥,并强制行动者统一行动。这样,行动方案所依据的认识内容就不是大家的共识,而是管理与统治者的思想意志,需要也不一定是整个参入者共同的利益,而是管理者个人需要占主要,行动者集体的需要成了次要因素。

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复杂的共同进行实践活动的群体组织。按照正常的秩序,人必须先认识社会,懂得社会的结构组成,懂得社会统一运行的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并相互交流达成共识,确立社会统一活动的制度与策略,去进行共同的实践活动。但是,因为人类对于自然,社会和自身认识不足,所以,社会的认识达不到统一,社会只能以管理与统治的方式去完成思想与行为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始终代表的是管理与统治者这一部分人的思想意志,他们品尝到了骑在他人头上,享受他人供结,奉承,追颂的甜头,千方百计阻止人类对于自身社会和人夲身认识的进步,以维护其管理和统治的地位。

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是认识水平的提高,对自然认识的进步,就必然改变与自然斗争的方式,即生产方式,提高生产能力。对社会和人夲身认识的提高,就必然改变治理社会,统一社会的思想和方法。

社会制度是社会治理思想的表现,而社会治理思想来自于人类对社会认识和自身认识的水平,当着人类完全认识了自己,认识了自己的社会,就会形成稳定的治理社会的思想,就会有合理的正确的社会制度,社会通过认识交流达到对社会和自身认识的一致,并达到治理思想的统一,于是管理与统治那种只局限于部分执权者个人思想意志的治理方式将走向消亡,获得的是全社会的治理操作。

到那个时候,也只有到那个时候,社会才有真正的思想统一,行为一致。社会才有所有成员完全认可的政策,和法制。人类社会才进入以平等为依据的统一调节制形式。

中国古代有四种代表性的思想家,他们都建立在自身对社会认识的水平之上,都没有完全懂得社会,但也有着正确的见解。

儒家主张思想统一,达到行为一致。但思想的统一首先要有准确的认识成果为依据,人类对自身和社会认识没有彻底,认识就在不断进行,思想也随着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变动,认识成果达不成共识,怎能实现统一的思想呢?

道家主张社会受客观规律的约束,要求尊重客观规律,顺乎自然运动。要尊重客观规律,首先就要懂得客观规律,只有懂得了社会才能依据规律把握社会,任其自然,就达不到自己的需要。

墨家则要求人与人互相尊重,平等相爱。人类社会秩序不合理,那来的平等互爱,倒不如儒家那种等级秩序下的仁,义,礼,智,信。

法家则强调制度约束。法律和制度对社会约束,首先要有正确法律和制度,没有正确的法律和制度,法律不公,制度不理,人怎么能心甘情感遵纪守法呢?

综合而言,人类首先要认识社会,懂得社会的结构组成和运动发展规律,只有认识达到一定的准确性,思想才能获得统一,才能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制度,什么样的伦理道德,什么样的社会秩序,才能具有合理的法制。

认识的进步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内部相对稳定与统一的前提下与自然斗争的战胜。社会愈统一,就愈有能力战胜自然求得发展的条件。社会内部矛盾重重,必然发生分裂与战争,现有成果与财富都会受到毁灭,怎么能够发展呢?那种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因之说,是误人的谬论!

人类社会的统一,首先是人类思想的统一,才会具有社会行动的协调一致。而思想的统一依据于认识的进步,认识成果的准确。

社会制度是社会思想的表现。思想教育,制度约束都是为着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使社会保持正常的秩序。

唯心天命论,维护了几千年封建帝王制度下的社会秩序,随着唯物的发展而被推翻。

而人与人作为同等的高级动物,最终只有以平等为依据建立社会思想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与接受。那种口头民主,口头为民的党派天下必将有慌言被破的一天!

人类社会的解剖人类社会的解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美文   共识   秩序   客观   规律   意识   成果   正确   独立   人类   自然   思想   关系   制度   社会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