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达大度,辞旧迎新

辞旧迎新,牛年伊始。洗去昨日的征尘,今日轻装再出发。新的一年,唯有豁达大度,才能世事洞明,笑对人生。

豁达大度,辞旧迎新

01 不计得失,淡泊宁静

春节期间,新学一成语:“破甑不顾”,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其出处有一典故:

《后汉书•郭太传》:“孟敏字叔达,巨鹿杨氏人也。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这译文是:孟敏,字舒达,钜鹿郡杨氏县人,客居在太原。有一次,他挑的甑不小心掉在地上摔破了,孟敏看也不看就离去了。郭林宗见到后向他询问原因,回答说:“甑已经破了,看它又有什么用。”郭林宗因此很敬重他,劝他去游学。十年后孟敏出了名,三公一起辟召,都不屈从。

人生有时就如同这“荷甑堕地”,往往是不想出错却犯错不小,不想失去却损失不少,不想受伤却被人中伤,因此常常是耿耿于怀,懊丧不止,追悔莫及,犹如这藤蔓缠绕在大树上,难以排解,心里总是挥之不去、解脱不得。

殊不知,木已成舟,覆水难收,既然是这样,就不是别样,负面情绪,消极心里,又有何用?真不如“不顾而去”,放下计较,淡忘了却,省下心思、腾出精力,去做走出暗淡奔向光明的事,去做努力成才改变自己的事。只要再上一层楼,就有更美的景色在前头。

02 荣辱不惊,波澜不屑

豁达大度,辞旧迎新

元代姚燧诗云:“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人生在世,经荣辱见波澜是必然的事,只是不同的人对待这些事的态度与方式不同。面对誉毁,齐白石的态度是“一笑”:“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面对沉浮,马寅初的方式是“两噢”:1960年他遭到疯狂批斗后,被免去北大校长职务,儿子回家告诉他这个消息时,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噢”了一声,便继续看书,神态自若,仿佛这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1979年北大为马寅初平反,恢复名誉,并对他进行高度评价。当儿子回来告诉马寅初这一喜讯时,他心不在焉地“噢”了一声,仍在闭目养神,心如止水,好像这事与他没什么关系。《菜根谭》有一副名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这正是古往今来的圣贤们胸怀宽广、豁达大度的真实写照。相反,一些胸无沟壑,浮躁浅薄的人,一捧就飘,一骂就跳,是难成大器的,必被人耻笑。

因此,对待不如意事,要心里不惊,眼里不屑,嘴上不语,泰然自若。只管做爱护自己、努力成长的事,待冬去春来,春暖花开,必定有自己打拼出来的一片万紫千红的新天地。

03 读书学习,净化心灵

豁达大度,辞旧迎新

一个人要想心灵高洁、胸怀宽广,唯有读书。“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这首诗,看似写池塘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实则是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读书是心不染尘的“洗涤剂”,是心灵澄明的“源头活水”。读书不仅是净化心灵,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读书应该像我们生活中的一日三餐,一顿饭不吃肚里饿得慌,一日书不读心里空得慌。对于我们来说,粮食是汲取的“物质营养”,读书是汲取的“精神营养”,两者缺一不可。

读书还可以疗养心里创伤。心病难治,读书最有效。与书中圣贤对话,从书中找到答案,就像中医在对症下药、在调理改善,让伤口慢慢愈合,使机能渐渐恢复,教我们的心强大起来。

豁达大度,是人生的崇高境界,是干事成功的秘诀,更是做人的高尚品德。因此,在新的征程上,只要我们胸怀宽广,豁达大度,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豁达大度,辞旧迎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豁达大度   菜根谭   后汉书   巨鹿   澄明   齐白石   云影   源头活水   太原   辞旧迎新   圣贤   荣辱   美文   宽广   胸怀   心灵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