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版《聊斋志异》你读过吗?

胶东版《聊斋志异》你读过吗?

《废铎呓》是清朝荣成县文人林培玠所作。作者年少时就以文章著称,可直到年近七旬才得到了阳谷县掌管教育的一个小官职,可也仅仅做了八个月就离职归田。回乡后将之前所搜罗的“街谈纪闻”整理修订,取名《废铎呓》。

“铎”是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铃铛,此处代指官位,“废铎呓”即是作者自嘲本书是官场不得志之人的梦话。

书中多记载胶东地区狐魅鬼怪、奇闻异事,渗透着因果循环、善恶报应等价值观念,称得上是胶东版的《聊斋志异》。现撷取几则,情节不乏奇异,读罢却耐人寻味。

盲目跟风不可取

长岛是自鲁赴辽的海上通道,自古海运频繁,奇闻异事自然少不了。

乾隆某年冬月,有一艘大船从辽宁驶往登州,突遇风浪,被迫停泊在砣矶岛避风。不料夜晚风雪大作,持续数日,等到天晴,船上人惊讶发现海面结了琉璃瓦似的厚厚一层冰,船动弹不得。

船上搭载的都是闯关东到辽宁谋生的贫民,年末才返乡,被困船上免不了归心似箭,度日如年,盼着早日解冻。可天不遂愿,天气反而更冷。

一天早上,有一胆大的人顺船而下,背着行李,小心翼翼踩着冲冲作响的海冰,快步向南走,船上的人眼睁睁看着他到岸。

见此状,大家纷纷效法,一哄而下,拿上行囊踏冰南行,可没走几里,冰忽然开裂塌陷,百余人俱葬鱼腹。

故事讲完,作者林老夫子在文末有段评论:“一人力轻,百人势重;轻则易载,重则难胜。”意思是,一个人轻,一百人重,海冰能承载一人,却承载不了百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勇有谋,值得佩服,那百人一味跟风,蜂拥而上,只看利益,不重风险,结果令人叹息。盲目作为只能自食苦果,这一规谏同样适用于现代人。

莫为贪财误此身

又有一艘南下的船,已经转过长山岛,即将到达登州海岸时,忽然沉下去了。岸上的人看着干着急却也束手无策。

可不一会儿,有两个幸存之人从水底冒出来游到岸上,众人马上围上询问。

二人陈述说,船上有一百来人,都是去长白山采人参的,收获颇多,每个人都私藏了一些,因害怕主人发觉,逃到海滨,租了一条大船南下。而且说,人参都是用油布包着,一时半会儿进不去水,他俩愿意带人前去打捞。

众人一听,认为有利可图,就纠集了18名水手,乘着小船随二人而去,行至舟沉处,人们纷纷跳下水。可这次过了好长时间也没人出来,小船被风刮到岸边,这20人全部溺亡。

又过了一年,有渔船打此处过,海水忽然变清,海下沉船依稀可见。于是赶紧喊其他渔船过来,船上人都舍舟而跳入水中寻宝。可海水顿时变暗,黑不见底,这些人又葬身大海。

朱熹说“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爱财是人之常情,但超过了一定限度,到了贪财地步,则足以杀身,可执迷不悟重蹈覆辙的人不觉,这是最悲哀的事。

见利思义可以成人

古代故事,多重教化。刻意贪财逐利者,往往适得其反,反倒是淡泊心善之人,终得好报。

嘉庆年间黄县(今龙口)就有这么一件事。

有一年闹饥荒,当地的富户丁氏、逢氏就想联合起来煮粥赈饥。因花费不少,就想要再找一人,均摊费用。

当地有个贡生叫王玉阁,家境中等,却乐善好施。丁、逢二人想借此戏弄他一番,便找到他。王家共150亩良田,若参与此事,就得卖掉50亩地。没想到,王一口答应了。

三人从冬天一直坚持到来年4月。4月快过去了,可这时新麦子还没收获,穷人们就乞求能继续施粥。丁、逢二人认为花费过多,就没答应。王玉阁却继续卖地坚持下来,穷人都很感激他。

后来县令听说了这件事,送了一块匾表彰他的义举。丁、逢二人认为,自己提倡的事,又出钱出力,最后功劳却给了姓王的,愤愤不平,最后悲愤成疾。而王玉阁家却好事连连,庄稼丰收,儿子也中了乡试。

“见利思义”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意思是见到财物能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难勇于献出生命,长久处于困顿还不忘平日的誓言,这样也可以成为完美的人。


文 | 王尧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聊斋志异   胶东   阳谷县   长岛   嘉庆   贪财   大船   辽宁   渔船   岸上   人参   小船   奇闻   船上   美文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