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惆怅客听曲感怀,是词人多情还是曲调动人?

伯牙绝弦的故事,告诉我们知音的力量,而琴就是知音间的桥梁,音乐是相知相惜的媒介。

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喜怒哀乐在跳动的音符流淌,流到每个欣赏者的心底,能产生共鸣者必是知音,而共鸣必是有相同的心境。

人间惆怅客听曲感怀,是词人多情还是曲调动人?

夜半三更,一曲幽怨的笛声传来。夜悄悄,月朦胧,失眠的词人纳兰性德听着曲调,不禁泪雨涟涟。他辗转难眠,起身来到书案前,挥泪写下一首小词。

浣溪沙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

更无人处月朦胧。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人间惆怅客听曲感怀,是词人多情还是曲调动人?

残雪所折射的月光使缤纷的屏风也开始变得冰冷,在这寒气袭人的夜里,夜半三更时分,失眠的词人纳兰性德,忽然听到笛声《落梅花》从远处传来,曲声幽怨悱恻,如泣如诉,词人也随着曲调想起了自己的平生不如意。

纳兰性德虽身在富贵之家,父亲是朝廷重臣纳兰明珠,他自己又是康熙皇帝的御前侍卫,表面看他是占尽荣光。可他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他希望过山野闲居,恬淡平静的日子,与相爱之人“一生一代一双人”举案齐眉,双宿双栖。

人间惆怅客听曲感怀,是词人多情还是曲调动人?

可这简单的愿望却难以实现,他必须承担整个家族的荣辱,鞍前马后地去侍奉帝王。他一心渴望真挚的爱情,但所爱之人又总是离他而去,层层的矛盾和痛苦,在听到这笛声时,不由地喷涌而出。

词人的情感突然爆发出来,留下这首词中最亮眼的词句“我是人间惆怅客”,这句蕴含无限悲凉,也是他“到底意难平”的写照。一个人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整天面对的是自己厌倦的生活,是多么痛苦,更何况,红袖添香的佳人也离他而去,生活真是毫无乐趣,果真是人间惆怅客呀。

人间惆怅客听曲感怀,是词人多情还是曲调动人?

正因为词人是人间的“惆怅客”,所以他才能听懂吹笛人的心声,“知君何事泪纵横”。这笛声引起了词人与吹笛人情感的共鸣,所以才有了尾句“断肠声里忆平生”这痛彻心扉的表述。

哀怨的笛声在夜色中飘荡,一幕幕的往事浮现眼前,求不得,爱别离,违心地恭维,想避也避不开的红尘喧嚣,只能让词人痛苦。在这寂静的夜里,这种痛无限放大,吞噬了词人的心,词人也如这窗外的残雪,满是寒意。

人间惆怅客听曲感怀,是词人多情还是曲调动人?

听一首曲子,就如此动情,到底是词人太多情还是曲调太动人呢?应该是兼而有之吧。哀怨的曲调,遇到多情的词人,留下了不朽的传世佳作。

表面的繁华,是做给外人看的,繁华里未必是真快乐;内心的愉悦,才是自己的享受,才是应该追求的生活。

人间惆怅客听曲感怀,是词人多情还是曲调动人?

纳兰性德的人生有很多无奈,他的出身和当时的社会导致他无法做出选择,他的人生只能如此。能够做选择的我们,一定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与自己相爱的人共度一生。

人间惆怅客听曲感怀,是词人多情还是曲调动人?

纳兰性德是故事,我们从他的诗词中欣赏那份缠绵缱绻的情,那痛彻心扉的爱,还有那优美的词句和不同寻常的人生。但希望当代不要再有纳兰性德,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徜徉古诗词,愿我们一路同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词人   曲调   惆怅   人间   残雪   笛声   词句   幽怨   夜半   哀怨   知音   美文   共鸣   三更   多情   动人   痛苦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