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热血、震撼、感人、致敬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

  “中国人民志愿军,没有让敌人踏入祖国山河半步!”

  国庆期间,有幸走进电影院观看了期待已久的《长津湖》,3个小时的观影结束后,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两句台词。寥寥数字,就交代了打这场仗的原因和结果。

  我带着哭红的双眼和厚重的鼻音走出影院,内心却久久无法平静。想来,这是迄今为止看过时长最长的电影,可每一秒都没有觉得多余,随着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战事的紧张推进,我也跟着握紧了拳头揪起了心。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让观众觉得意犹未尽是褒奖,可对于现实中的战争来说,多一分钟都将是伤亡和惨痛。

  “热血、震撼、感人、致敬”,我想,这八个字大抵能体现我对这部电影的总结和喜爱吧,人物饱满,剧情紧凑,场面宏大,情感细腻……

  没错,随着电影《长津湖》的热映,国人的目光和思绪又被拉回到了那个年代。当时,新中国刚刚诞生一年,正是百废待兴,重建美好家园的时刻。可美国政府强硬实行霸权主义,不顾我国严正警告,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国家安全受到严重损害和挑战,应朝鲜政府请求,党中央毅然作出抗美援朝的伟大决策。电影《长津湖》则讲述了在此背景下,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赶赴朝鲜战场,反抗侵略、保家卫国。全片以弟弟伍万里偷偷跟随哥哥伍千里上战场为引线,刻画了在极寒严酷环境下,第九军团与美军在长津湖狭路相逢,展开殊死较量,凭着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也奠定了最后胜利的基础。

  主人公伍千里刚刚回家探亲就被叫回战场而和父母拜别时的场面,母亲眼含泪光的不舍,弟弟期盼上战场的眼神……仅仅几秒钟的镜头,没有一句送别的话,却像是诉说了千言万语。

  朱亚文饰演的梅生是个有文化又幽默风趣的指导员,原本要退役的他果断归队,在通往前线的列车上,他随身携带一个小木箱,美军轰炸机袭来时,为了轻装前进,他只带走了女儿的一张照片,因为那不仅是牵挂,更是希望。

  领袖之子毛岸英那句“几十万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战场,我有什么理由不去?”也让人钦佩和动容。他化名刘秘书奔赴战场,牺牲在敌机的轰炸中,时年28岁。时至今日,在朝鲜还流传这样一首歌:“湘水之岸,英木苍苍,身在异域,魂归故乡……”

  炮排排长“雷爹”用生命引开敌人的标识弹,牺牲前说的那句“疼,疼死了”“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儿”让人瞬间泪崩。主人公伍千里靠在角落,拿出记满连队所有战士姓名的本子,颤巍巍地在“雷爹”的名字上勾出一个方框,此时这个硬汉再也抑制不住泪水。是啊,他是带出伍家三兄弟的师傅,更是说出“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气”的老兵,可在牺牲的最后一刻,他也忍不住疼痛,他也害怕孤独,更不想埋骨他乡!

  新中国第一个特等战斗英雄杨根思率领一个连的部队,硬生生阻挡了美军大半个特战师一天一夜,最后选择和敌人同归于尽。“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杨根思用生命守护着他的信仰。

  影片最后,美军发现前方有埋伏,谨慎上前,才发现我军一个连竟一动不动,成为“冰雕”。战士们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和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姿态。“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战胜这样的军队!”美军将领脱帽致敬,有感而发。没错,“勇士与阵地同在,英雄和日月同辉!”志愿老兵李士瑜在央视《国家记忆》里流着泪说出的这句话就是最好的诠释。

  影片中有还有两个反差让人极为震撼。一个是开头主人公的家乡浙江湖州,那里碧波荡漾,风景如画,生活安逸;在奔赴前线的火车上,战士们眼中巍峨高耸的连绵山脉和摄人心魂的万里长城,是多么的和谐美好!可镜头一转,与美军飞机狂轰滥炸下的边境城市形成了强烈反差。另一个是在美军的轰炸和阻拦下,我军后勤供给无法保障,前线战士们身着单衣,吃着捂在胸口里仍然被冻硬甚至硌牙的土豆,艰难的隐蔽行军;而另一边美军头戴钢盔、身披大衣,啃着火鸡腿吃着罐头,坐在军车里行进……强烈的反差不禁让人心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万里长城   美国政府   严正   朝鲜   志愿军   我军   反差   阵地   美文   主人公   美军   前线   热血   战场   感人   敌人   牺牲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